老中医谈中药详解:沙漠人参肉苁蓉的功效,作用,食用方
法
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 Cistanche
deserticolaY. C. Ma) 的干燥带鳞叶肉质茎,又名精笋、地精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并被历代医书古籍所收载。本品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效,可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等症在保健、养生、食疗中的应用 民间食用肉苁蓉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食用方法有: 炖肉、煲汤、熬粥、泡酒、泡茶等。最早文字记载肉苁蓉食疗养生,见于唐·《本草拾遗》中的肉苁蓉三钱,制热饮服之,阳物终生不衰。宋代记载了肉苁蓉的养生食疗方法,如《本草图经》中肉苁蓉与羊肉、山药合做,味美,食之胜服补药。到明代,食用方法更加丰富,有煲汤、熬粥、炖、炒,煮等,其配料多以羊肉为主。纵观历代食用肉苁蓉,除认为食之味美、益人、胜服补药外,其食疗目的还是温补肾阳,强精健髓,驻颜壮气。近代,随着人们对肉苁蓉的深入研究,证明了其在提高性功能、抗疲劳、调节 免 疫 功 能、保 肝、抗老年痴呆等方面有确切作用,且无毒副作用,服用安全可靠。肉苁蓉采制及药材质量的传统观点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门。五月五日采,阴干 五代后蜀·韩保升
等《蜀本草》 三、四月掘根,切取中央好者三四寸,绳穿阴干。八月始好 认为药材中段质量好 明·李中立《本草原始》 二月采阴干 肥大柔软者佳,干枯瘦小者劣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 端午采干 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 三月、五月五日取根,阴干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滋肾补精之首药,但须大至斤许 不腐者佳 明·郑宁《药性要略大全》 端午日取,阴干 肉苁蓉出西方,形广而扁,肉厚味美者佳 明·倪朱谟撰《本草汇言》 三、四月掘根,长尺余,切取中央者三四寸,绳穿阴干 皮有松子鳞甲。伪品: 草苁蓉四月中旬采,长五六寸,或一尺。茎圆,紫 色,以代肉苁蓉,切力稍劣,用者宜审。肉苁蓉罕得,今人以金莲花根 盐润充之,又以嫩松梢盐拌伪之,用者宜辨 明·许希周《药性单方》 三月掘采,绳穿,阴干,至八月方美 二、三月生苗,数寸许,皮如松子,有麟甲,苗下掘地有一细扁根,长尺 余,中有一段肥嫩者,三四寸,为苁蓉 魏·吴普《吴普本草》 生河东阴地,…. ,二月至八月采,阴干用之 清·杨时泰《本草述钩元》 陇西出者,其形扁,色黄柔润,多花而味甘,余产皆不及。盖是物以极西 产者为良,为其得金气之厚也 清·刘若金《本草述》 陕西州郡多有之,然不及西羌界中来者肉厚而力紧 清·刘汉基《药性通考》 长大如臂,重至斤许,有松子鳞甲者良 清·邹澍《本经续疏》 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门,五月五日采,阴干 肉苁蓉二月丛生大木间及土壍垣中,生
时似肉,皮如松子有鳞甲,苗下 有根,广扁柔润,长尺余,色紫黑,浸馁去黑水咸酸味,宛如殷纸摺叠 成卷 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 有鳞甲,形扁,色黑,柔软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春、秋二季采挖,春季采收后,置沙土地上晒干者,称“甜大 云”,秋季采收肥大者,投入盐湖内,经年后取出干燥,称 “盐大云” 药材以肉质、条粗长、肥大、棕褐色、柔嫩滋润者为佳 《中国药典2015 版》 春季苗刚出土时或秋季冻土之前采挖,除去茎尖。切段, 晒干管花肉苁蓉肉苁蓉炮制方法和目的汉·华佗《华氏中藏经》 酒浸一宿南北朝·雷敩《雷公炮炙论》 凡使,先须用清酒浸一宿,至明以棕刷刷去沙土、浮甲尽,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如竹丝草样者,此偏隔人心前气不散,令人上气不出。凡使用先须酒浸,并刷草了,却蒸,从午至酉出,又用酥炙得所唐·孙思邈《银海精微》 1. 酒浸焙干。2. 酒蒸焙。3. 酒洗。宋·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 酒浸一宿,剉去皱皮,炙令干宋·苏轼·沈括《苏沈良方》 无灰酒浸一宿,薄切作片子,干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1. 水煮令烂,薄切。2. 刮去鳞甲,以酒净洗去黑汁,薄切宋·寇宗爽《重刊本草衍义》 去沙薄切,火焙干宋·太平惠民和局《太平惠民和局方》 凡使,先须以温汤洗,刮去上粗鳞皮,切碎,以酒浸一日夜,漉出焙干使。如缓急要用,即酒浸煮过研如膏即得宋·王衮《博济方》 肉苁蓉( 三两,酒浸,去土,炙熟) 。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