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1 名词解释(环境地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名词解释

1. 环境地球化学概念:研究环境各个系统的地球化学性质,天然的和人为释放

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含量、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对人类和生物影响的学科。

2. 环境效应:指在环境要素作用下环境受到影响的现象及其后果。

3. 地下水自净过程:污染物进入地下水,通过同周围的介质发生物理化学和生

物化学等一系列的反应,使污染物质的组成发生变化,最终被净化,是地下水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样的过程,称为地下水的自净过程。 4. 水俣病:水俣病是因食入被有机汞污染河水中的鱼、贝类所引起的甲基汞为

主的有机汞中毒或是孕妇吃了被有机汞污染的海产品后引起婴儿患先天性水俣病,是有机汞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因1953年首先发现于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渔村而得名,水俣病是慢性汞中毒的一种类型。

5. 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以及免疫系统的调控下,使得

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引申意义

6. 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又称“原生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或间接排入环境

的污染物。如排入洁净大气和水体内的化学毒物、病毒等。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7. 化学需量氧: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对所消耗的氧化剂

量。

8. 简称COD。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废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

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氮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它和生化需养量(BOD)一样,是表示水质污染度的重要指标

9. 可吸入颗粒物(飘尘或者PM10):可吸入颗粒物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

微米的颗粒物,又称为PM10。可以被人体吸入,沉积在呼吸道、肺泡等部位从而引发疾病。

10. 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

肺颗粒物。

11.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12. 温室效应: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

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13. 温室气体: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

红外线辐射,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的气体。 14. 光化学烟雾:排入大气中的CO、NO等一次性污染物在光的作用下形成二次

污染物,这两种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15. 元素的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

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份。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

16.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在生物圈内不断地运转,他们

沿着特定的途径,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有机体内,再从生物体回到非生物环境中去,从而构成元素的循环,这种循环叫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7. 元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指在生物体中,两种或两种以上

元素共存时所产生的一种附加增强作用或效应。拮抗作用:指在生物体中,一种元素对另外一种元素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的干扰的现象(这种干扰多数是抑制或者抵消,但也有可能是加剧)。

18. 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

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产生的影响。

19. 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

容纳的 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或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体数量的最大限度。

20. 环境要素: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

规律的基本因素。

21. 环境质量:在一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某些要素或总体对人类或社会经济发展

的适宜程度。

22. 环境质量评价: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

量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

23. 土壤质量评价:单一环境要素的环境现状评价,是根据一定目的和原则,按

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土壤是否污染及污染程度进行调查、评估的工作。 24. 水体污染: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水体

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的改变和水质的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类健康的现象。

25. 水体自净: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

共同作用,使水中污染物质的浓度降低的现象。

26. 水环境质量评价:按照评价目标,选择相应的水质参数、水质标准和评价方

法,对水体的质量利用价值及水的处理要求作出评定。

27. 地方病(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地球的地质化

学条件存在着区域性差异。这种区域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世界各地区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发展,造成了生物生态的区域性差别。如果这种区域性的差异超出了人类和其他生物所能适应的范围,就可能使当地的动物、植物及人群中发生特有的疾病。

28. 在一定区域内流行的疾病,由于环境中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的不足或过量所

引起的生理失调。

29. 地方性甲状腺肿: 一种主要由于地区性环境缺碘引起的地方病,是碘缺乏

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症状是甲状腺肿大。

30. 地方性砷中毒:由于长期自饮用水、室内煤烟、食物等环境介质中摄入过量

的砷而引起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31. 克山病 :一种以心肌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地方病,亦称地方性心肌

病。

32. 大骨节病:一种慢性的骨关节对称畸形的地方病。

3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英文缩写为POPs(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是指

具有高毒性,进入环境后难以降解,可生物积累,能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进行长距离越境迁移并沉积到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随后在那里的陆地

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中积累起来,对当地环境和生物体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34. 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生物和非生物部分构成的相对

稳定的系统。

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1)“温室气体”与全球增暖 (2)“臭氧洞”

(3)森林锐减和特种灭绝 (4)土地荒漠化 (5)淡水资源短缺

1 名词解释(环境地球)

名词解释1.环境地球化学概念:研究环境各个系统的地球化学性质,天然的和人为释放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含量、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对人类和生物影响的学科。2.环境效应:指在环境要素作用下环境受到影响的现象及其后果。3.地下水自净过程:污染物进入地下水,通过同周围的介质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一系列的反应,使污染物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xtp89hjwf9mzf00wrvr0a0pl1szsm00he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