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哲学史作业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哲学史作业及答案

《中国哲学史》期末作业及答案

1.荀子的性恶论

(1)荀子反对孟子宣扬的天赋道德观念的“性善论”,提出了与之相对的“性恶论”。 (2)荀子以自然资质为“性”,认为“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这种天就的、自然禀得的性与欲相连,是恶的,所以人生来就好利、嫉妒、喜声色等。人性是恶的,若顺其自然发展,就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争夺、残杀,导致社会混乱。

(3)“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观。荀子明确了“善”“恶”的含义,认为“善”即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服从封建礼仪制度,“恶”即是破坏封建统治秩序。正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才需要圣人去引导、教化。“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有“善”是人为的结果。人的本性只是一种原始的质朴材料,而人为则是用礼仪道德加工后的成品。没有礼仪道德的加工,人的本性也不能变得完满美好,圣人的重要作用就在于把“性”和“伪”很好地结合起来。“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

(4)“所积而致”的成圣之道。荀子认为道德的最高要求便是“成圣”。他认为在天生的情性方面,君子与小人无异,君子之所以能成圣,在于后天的努力。荀子在强调要努力修习“成圣”的根本途径的同时,也强调了以礼义去导化百姓的巨大作用。

(5)荀子的性恶论仍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又企图把它说成是具有超阶级性的。

2.荀子的认识论

(1)荀子认为“形具而神生”,即先有人的形体,然后才有人的精神活动。人的精神活动必须依赖于“耳目鼻口形”和“心”等器官。肯定了人具有认识能力,客观事物可以被认识,“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可知论)

(2)他肯定了知识、才能来自客观,人只有与客观事物相接触才能构成知识和才能。他把认识分为两个阶段。首先,通过感觉器官与客观事物相接触,获得初步的认识,并重视经验知识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次,通过“心”的思维作用,对感官得到的初步知识加以综合、分类、整理。“心有征知”,即“心”的认识作用更深入,有统率感官,检验感觉,得到正确认识的作用。“征”即“检验”之意。

(3)他认为,要得到正确的认识,必须使“心”保持“虚壹而静”(是对《管子》四篇关于认识主体思想的发展)。“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虚”,是指不要为已有的认识妨碍将要接受的认识;“壹”是说不使同时接受的不同知识互相妨碍;“静”,就是不要使幻想、假象扰乱正确的认识。保持“心”的“虚壹而静”十分重要,可使头脑达到“大清明”,而不为客观的片面性所蒙蔽,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4)荀子重视理性认识,看到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准确,克服了墨子经验主义缺陷,具有积极意义,但却夸大了“心”的作用,表现出唯理论倾向。

3.荀子的逻辑思想

(1)在名实关系上,荀子认为“实”是第一性的,“名”是第二性的,“制名以指实”,“实”是客观存在,“名”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用来说明客观事物,用以表达、交流思想的,名由实

派生。

(2)荀子分析了概念的分类。事物的类有大小、种属,所以概念也有大小、种属关系,高一级的类概念,称为“共名”,低一级的类概念,称为“别名”。两级的区分是相对的,最高最普遍的概念是“大共名”,如“物”之概念。事物的一个大类是“大别名”,如“乌兽”。

(3)荀子研究了判断和推理的性质和作用,认为判断是用几个不同概念来表达一种意思,推理是用前后一致的概念来反复说明事物的情况,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3)荀子指出了当时诡辩论中的三大谬误:(一)“惑于用名以乱名”,就是说混淆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杀盗非杀人”;(二)“惑于用实而乱名”,即是说,用个别事物的相对现象,否定或混淆概念的确定含义,比如“山渊平”;(三)“惑于用名以乱实”,用概念的不同否定事实,根本错误在于颠倒名实关系,比如“白马非马”。

(4)荀子强调要“稽实定数’,既要考察客观事物,然后来证实、确定概念、名的含义。批判了诡辩论只重概念的抽象逻辑推理,而看不到客观事物的实在性,即“蔽于辞而不知实”,颠倒了名实关系的认识,对古代认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异同

(1)战国时期的人性善恶之辩,对我国古代人性理论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孟子以言“性善”闻名,荀子却以言“性恶”著,两者的异同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2)首先,关于什么是人性及道德观念的起源问题。孟子反对“生之谓性”,认为并不是人生来具有的一切本能都可以称之为性,只有那些为人所特有的,区别于禽兽的属性才可称之为“性”。比如仁义礼智,君子才称之谓性,并且认为这四种善端是人性中所固有的,“非由外铄我也”。荀子认为所谓性,指的是人生来具有的,自然而然的属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而通过自觉的思虑、学习而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荀子称之为“伪”(即人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把道德观念、行为看作后天人为的结果。

(3)其次,关于人的道德行为、理想的道德境界如何养成的问题。孟子注重善性的“扩充”,强调发扬并扩充人的四端之心,同时诉诸于“良心”、“内省”。他认为,通过自我反省,把丢掉的“良心”找回来,使自身固有的“善端”扩充起来,这就是“养气”的过程,就是从凡人到达圣人之境界的途径。荀子则主张“化性起伪”,认为只有通过“化性起伪”,背弃本性,才能达到符合礼义的道德境界,强调礼义法度对人的强制、教化,正是改造了人之本性,圣人才可以为圣人。但二者对于人通过修习达理想之道德境界,都是乐观的,积极的。(相同之处)

(4)再次,关于两种人性论的社会作用与理论实质问题。在社会作用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有共同之处。他们都认为,道德是可以通过教育养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实际上都持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他们都把“仁义”、“礼义”等这类道德意识夸大为人类普遍的道德意识,把它说成是超阶级的。无论如何,都为巩固封建等级制起着各自作用。另外,从两种人性论的理论实质来说,性善论、性恶论都是抽象的人性论。“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两者都是唯心主义命题。他们都把人性看作是一种超社会的、超阶级的抽象的东西。虽都看到了环境对人性养成的作用,但都强调了圣人的教化作用。

(5)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并非绝对对立而无联系。

中国哲学史作业及答案

中国哲学史作业及答案《中国哲学史》期末作业及答案1.荀子的性恶论(1)荀子反对孟子宣扬的天赋道德观念的“性善论”,提出了与之相对的“性恶论”。(2)荀子以自然资质为“性”,认为“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这种天就的、自然禀得的性与欲相连,是恶的,所以人生来就好利、嫉妒、喜声色等。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xtak7dgzz9x6b742rz56u75f0b43501d8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