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
1.公元751年,造纸术开始西传,但直到1276年才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造纸术外传缓慢主要由于( )
A.文明交流途径有限 B.传统科技的自身缺陷 C.北部边疆战乱不已 D.中国外交体制的封闭
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为哥伦布、麦哲伦实现远洋航行提供重要技术保证的是( ) A.造纸术 C.指南针
B.火药 D.印刷术
3.鲁迅说:“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国人却用它看风水。”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D.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
4.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 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5.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被严厉禁止。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 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6.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的药物学巨著是( ) A.《黄帝内经》 C.《千金方》
B.《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7.“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两千多年来,二十四节气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
大作用。这体现了我国( )
A.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B.古代科学的实用性特点 C.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D.古代宗教迷信色彩浓厚
8.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作的《离骚》。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C.自由主义
B.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
9.汉代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是( ) A.诗 C.赋
B.词 D.小说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体现了浪漫主义色彩。其创作体裁属于( )
A.汉赋 C.宋词
B.唐诗 D.元曲
11.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 ) A.赋 C.散曲
B.小说 D.词
12.有一部中国古典小说,以一对贵族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这部古典小说是( )
A.《水浒传》 C.《聊斋志异》
B.《红楼梦》 D.《儒林外史》
13.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一味叫“龙骨”的药材上有许多刻画的符号,经研究原来是一种象形、表意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主要使用于( )
A.夏朝
C.战国
B.商朝 D.秦朝
14.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这种变化反映出( )
A.政治局面影响文化整合 B.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文字书写艺术不断发展 D.文化交流推动百家争鸣
15.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其中,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是( )
A.隶书 C.草书
B.楷书 D.行书
16.顾恺之在为裴楷画像时,颊上添加三笔毛,“觉神明殊胜”;为谢鲲画像时,注重环境刻画,云“此子宜置岩壑中”。这体现了顾恺之的绘画特点是( )
A.以形为重 C.环境烘托
B.以形写神 D.神似形不似
17.两宋时期,绘画技巧有不少成功的创造,画家注意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体验,艺术上倡导写实,具有精密不苟严谨认真的精神。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社会危机的加深 C.深受理学的影响
B.科学技术的发展 D.统治阶级的倡导
18.下列两幅绘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其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是( )
[明]董其昌《山水图》 [清]郑板桥所绘兰花
A.山水画 C.花鸟画
B.文人画 D.风俗画
19.戏曲的源头——“傩”的产生最初与哪种因素有直接关系( ) A.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
B.宗教巫术 D.文化艺人创作
20.元杂剧包公戏中的包公是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明传奇中包公的形象渐趋神化,权力无限扩大,民间更尊其为明法致公、为民请命的“司法之神”。包公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明传奇较元杂剧艺术成就更高 B.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 C.市民阶层主导法制观念的变迁 D.明代法治的理性精神丧失殆尽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看风水亦可导航;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并回答导致这一特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请举一例对这一特征加以说明。(不能引用材料中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材料二 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北宋书法、绘画的什么特点?其共同特征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宋书法、绘画呈现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10.A C D C D D B A C B 11-20.C B B A C B C B B B
21.(1)特征:双重性。一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这些成就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原因:农业文明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的。举例:印刷术和造纸术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但也可以用来搞迷信活动;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礼”,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社会,但也往往被统治者改造成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举出一例即可)
(2)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和顽固的封建制度;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等。
22.(1)特点:北宋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山水画发展为独立画种,画家更加注重意境。共同特征:强调精神和意境。
(2)统治者重视文人;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书法和绘画有着相同的社会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