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工作探讨
概要:在进行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工作过程中,计量检定人员应在现场就检测情况给予维护保养策略以及安全使用标准,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及意见,除此之外要督促相关使用单位不断加强报警器的后续管理工作,进而保障使用安全性、稳定性,要确保报警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严禁使用过期未经检验或不合格的报警。
近年来,中国公布了可燃气体检测警报的显示误差值、响应时长、再现性、警报功能、警报作用等更为具体的功能标准以及具体要求,这是进一步提升可燃气体检测器的质量以及稳定性、安全性[1]。然而,在现今的规章制度中,相关测量验证规则不提供更全面的验证操作方法。所以说,在实质性的检定流程中,便需要按照实际的检测环境给予适当的调节,保持其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在实际性的操作流程中应严格遵守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工作流程规章规定,应严格遵守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工作流程规章规定,认真且负责地把工作步骤全部都做好,能够让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工作更加有效、有序、安全、顺利。
1 阐述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1.1 阐述仪表探测仪的工作原理
可燃气警报装置可以通过基于设备检测器附加适当的检测系统或警报系统,来实现对使用环境中空气里的可燃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并按照真实应用时所设置的既定数据展开智能化的管控以及警报操作。以下主要以催化燃烧的可燃报警器为例进行说明,对应的设备检测器主要包括测量桥接、电源和其他相关部件组成。测量桥接器主要由四个臂构成,其中有:检测元件(sensor;detecting device,敏感元件)、基准电压元件(voltage reference element)和电阻具有相同特定电阻值。在将测量桥接到电源后,便能够配置设备检测器[2]。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仪表探测器将相关联的组件性能与构成材料的独特的物理及化学性质进行有效组合,进而可以检测使用环境中空气里的可燃性煤气含量数值。
其的主要检测原理为,如果可燃性气体充满室内环境,进而导致屋内的可燃性气体的浓度水平到达某一个程度的话,可燃性气体便能够经过具体检测元器件使触媒氧化剂接触至检测器的表面,而在这个过程里,能够接触触媒物质,可以在探测器表面展开无火焰燃烧操作。在进行無火焰燃烧的过程之中,连续地加热
四周的白金线,连续地使检测元件全体的温度上升电阻值,使测定使用的桥接失去均衡,最终能够让桥接器所形成电压信号的不断发生变化[3]。整个燃烧气体报警器基于该原理,并可有效融合桥接不均衡度的测量来确定可燃气体浓度水平进而可有效对可燃气体的检测进行及时性的检测,并及时有效的进行管控操作。
1.2 阐述气体报警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气体报警并非是一个单独的设备或者单独的装置,而是一套集成系统。气体警报控制装置是由警报控制装置、主引擎、电源等部分构成的。其中,气体警报控制器的最重要的性能是在不同的位置以及不同的节点上进行包括显示器、管控系统和管理系统的有机地收集设备检测器的主控制。同时,压力信号通过特定的系统程序转换为现在的信号,然后借助主控制器的显示而显示出的检测器接收所有种类的电输出[4]。在以上动作的操作中,经过及时性监视器对当前信号进行监测与管理,对可燃气体浓度水平给予有效的管控,因此在实际操作的流程中,若可燃气体浓度水平到达相应的水平后,可在一定时间内给予实质性的警报,进而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出现,不断降低安全隐患,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
2 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工作注意问题
对可燃气体报警器进行校验。可燃气体报警器采用催化燃料型传感器。如果报警传感器灵敏度降低,泄漏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报警不及时,将有爆炸危险。此外,报警探头一般安装分散,多数探头需要爬高,所以操作人员应首先保障自身安全,安全设备应无一遗漏的穿戴,进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为优化经营环境,确保相关企业能够安全生产,在接到相关企业的检验申请后,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检验。企业急需,不怕困难,克服检查环境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可燃气体报警器的检查调试工作,实行专业化检定流程操作[5]。
因为可燃气体报警器内部元器件复杂且精密化,所以需要适宜的温度才能对设备进行专业检测工作。若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展开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工作,则会导致气体分子运动不够活跃,仪表探测器在进行实际检验的过程中无法给予精准化、标准化的浓度水平检测。
在进行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工作过程中,计量检定人员应在现场就检测情况给予维护保养策略以及安全使用标准,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及意见,除此之外要督
促相关使用单位不断加强报警器的后续管理工作,进而保障使用安全性、稳定性,要确保报警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严禁使用过期未经检验或不合格的报警。
参考文献:
[1]赵斌.发挥“工业眼睛”的作用 新疆昌吉州加大重点领域计量监管力度[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9(08):61.
[2]茆同江,丁谦云,刘翔,苗晨成.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强制检定申报、计量检定及监管问题探讨[J].化学分析计量,2019,28(S1):67-71.
[3]姚尧,田郁郁,王志鹏,程鹏.可燃气体报警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J].低温与特气,2018,36(04):40-42.
[4]李远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计量检定与计量管理的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8(06):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