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版高中生物学考知识点归纳总结(非常详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二、细胞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真核细胞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2)分裂间期:时间____,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 分裂期:

前期:膜仁消失两体现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体分向两极。末期:两体消失膜仁现。 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上出现细胞板,并由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

动物细胞:由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三、细胞分化

细胞的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

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意义: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全过程,胚胎时期达到最大。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四、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内的水分减少,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3)色素会随着衰老

而逐渐积累 4)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五、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细胞的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细胞编程性死亡。实例: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蝌蚪尾部消失等。

细胞坏死: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六、癌细胞的特征:1)能够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变化3)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减少, 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1

一、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实验过程(P-4)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P-5) 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P-7)

例:现有一株紫色豌豆,如何判断它是显性纯合子(AA)还是杂合子(Aa)? 二、相关概念

1、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与d基因。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分为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和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四、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

12

? 正推类型:(亲代→子代)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亲代基因型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AA AA : Aa=1 : 1 Aa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全显 全显 全显 AA : Aa : aa=1 : 2 : 1 显:隐=3 : 1 Aa : aa =1 : 1 aa 显:隐=1 : 1 全隐 ? 逆推类型:(子代→亲代)

⑴ ⑵ ⑶ ⑷ 亲代基因型 至少有一方是AA aa×aa Aa×Aa Aa×aa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全显 全隐 显:隐=3 : 1 显:隐=1 : 1 ? 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五、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 2)分析方法科学;(单因子→多因子) 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

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在减I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注意:非等位基因要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

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思路:“先分开、再组合”(即一对性状一对性状计算,然后再相乘) 如AaBb×AaBb

1)后代基因型种类:3×3=9种

3)后代出现AABb的概率:1/4×1/2=1/8

2)表现型种类:2×2=4种

4)后代出现显性显性(A_B_)的概率:3/4×3/4=9/16 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相关概念:

13

1、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2、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4、四分体:联会后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二、精子(形成场所:睾丸)与卵细胞(形成场所:卵巢)的形成过程及特征

减Ⅰ的特征: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Ⅱ的特征: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二、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多个基因,且这多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除此之外还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第三节 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基因型的写法

先写出性染色体,男性XY,女性XX,再在性染色体的右上角写上基因 2、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①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③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3、家族系谱图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快速判断

无中生有为隐性→病女父或子正常为常隐 有中生无为显性→病男母或女正常为常显

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 ...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血友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染色体隐性:先天性聋哑、白化病

常染色体显性:多(并)指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一)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 ? S型细菌:有毒性

14

? R型细菌:无毒性 2、实验过程(P-43)

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1、实验过程:(P-44)

2、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二、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T2噬菌体机构和元素组成: 2、实验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3、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即:DNA是遗传物质) 四、小结:

核酸 遗传物质 细胞生物 (真核、原核) DNA和RNA DNA 非细胞生物 (病毒) DNA DNA RNA RNA 变化的物质。质)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二节 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 一、DNA的结构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 3、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 = T;G ≡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DNA的特性:

15

2020版高中生物学考知识点归纳总结(非常详细)

2)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二、细胞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真核细胞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2)分裂间期:时间____,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3)分裂期:前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xfs5853eq4g4gh0kzl91od1e2lmz900xt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