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选修1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中的第1个课题,既承接传统的发酵技术,又为学生实践其他的生物技术实验做好铺垫。因此,可用“承前启后”这个词语来概括本课题的地位。 2.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确立本课题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培养基的制备

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尝试培养基的制备

平板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 熟练规范地进行无菌操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验实验操作领悟实验原理,交流实验体会

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教学重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 二. 教学过程 1.课前复习

由于本节课为第二课时,用课前复习来代替导课环节。 形式:小组间互相提问 内容:(1)培养基的类型、用途及成分 (2)无菌技术

教学意图:在加强掌握第一课时知识以外,为本节课培养基的制备,以及一些

具体的无菌技术操作作基础。

小组间相互提问的形式比较新颖,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使

课堂气氛更加积极活跃。

2. 新课讲授

(1) 播放一段视频,学生观看并了解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总结出本节课的教学

内容包括两方面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2)纯化大肠杆菌 (2) 第一部分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①形式:小组活动探究1

由PPT给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配方,根据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配方,请各小组研究讨论该如何制备100ml的此培养基。并派出代表作答,不完整的部分,其他小组补充。

内容:建立流程: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除倒平板外口述详细过程)

教师与学生利用PPT进一步详细学习,并引导学生自行总结每一步

的注意事项。

教学意图: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力量,通过讨论,锻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

第2页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②形式:小组活动探究2 1.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倒平板操作过程,并选出代表上台边模拟,边讲解。 2.仔细观察代表同学的倒平板操作过程,你认为他的操作有哪些不恰当的

地方。

内容: 倒平板过程以及无菌操作

教学意图: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边动手,边动脑,更有利于记忆无菌操作的细节问题。 ③形式:习题

内容:引入有关操作习题 教学意图:即时训练

(3)第二部分 纯化大肠杆菌

①形式:自主阅读教材P18

内容:总结接种常用的方法,并能做到根据菌落图片辨别方法

教学意图:教材阅读,训练获取信息的能力。 ②形式:小组活动探究3

阅读教材,体会理解平板划线法的具体操作,组内讨论得出,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有哪些?

内容:平板划线法的具体操作,包括在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技术操作的重要性。 教学意图:通过分析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 3. 课堂小结

微 生物 的实 验室 培养 培养基 无菌技术 培养基的配制 配制培养基的方法 平板划线法 纯化大肠杆菌 稀释涂布法 系列稀释 平板涂布 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计算→称量→溶化→调pH→分装→加棉塞→灭菌→倒平板 4.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可以跳出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收集列举更多的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从中体会培养物纯净的重要性。当时由于微生物的微观性和危害性,一定要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2页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教学设计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选修1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中的第1个课题,既承接传统的发酵技术,又为学生实践其他的生物技术实验做好铺垫。因此,可用“承前启后”这个词语来概括本课题的地位。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依据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确立本课题教学目标如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xet47r58q8wrp7230mk0mq5e7eb5x0180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