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线粒体与叶绿体知识点整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氧化磷酸化 一、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1. 形态结构

外膜:标志酶:单胺氧化酶

是线粒体最外面一层平滑的单位膜结构; 通透性高;50%蛋白,50%脂类;

内膜:标志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是位于外膜内侧的一层单位膜结构;缺乏胆固醇,富含心磷脂——决定了内膜的不透性(限制所有分子和离子的自由通过);蛋白质/ 脂类:3:1; 氧化磷酸化的关键场所

膜间隙:标志酶:腺苷酸激酶

其功能是催化ATP大分子末端磷酸基团转移到AMP,生成ADP

嵴:内膜内折形成,增加面积;需能大的细胞线粒体嵴数多

片状(板状):高等动物细胞中,垂直于线粒体长轴 管状:原生动物和植物中

基粒(ATP合成酶):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嵴上的规则排列的颗粒 基质:标志酶:苹果酸脱氢酶

为内膜和嵴包围的空间,富含可溶性蛋白质的胶状物质,具有特定的pH

和渗透压;

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进行场所

含有大量蛋白质和酶,DNA,RNA,核糖体,Ca2+

2. 功能

(1) 通过基质中的三羧酸循环,进行糖类、脂肪和氨基酸的最终氧化 (2) 通过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形成跨内膜的质子梯度 (3) 通过内膜上的ATP合成酶,合成ATP ATP合成酶的结合变化和旋转催化机制(书P90) 头部F1(α3β3γδε) α、β亚基具有ATP结合位点, 亲水性 β亚基具有催化ATP合成的活性 *Delta *epsilon γε结合为转子,旋转以调节β亚基的3种构象状态 δ与a、b亚基结合为定子 基部F0(a1b2c10-12) C亚基12 聚体形成一个环状结构 疏水性 定子在一侧将α3β3与F0连接起来 (4)细胞中Ca2+浓度的调节

>>氧化磷酸化的具体过程

① 细胞内的储能大分子糖类、脂肪经酵解或分解形成丙酮酸和脂肪酸,氨基 酸可被分解为丙酮酸,脂肪酸或氨基酸进入线粒体后进一步分解为乙酰CoA; ② 乙酰CoA通过基质中的TCA循环,产生含有高能电子的NADH和FADH2; ③ 这两种分子中的高能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在过程中形成跨内膜的质子梯度;

2H+

④ 质子梯度驱动ATP合成酶将ADP磷酸化成ATP,势能转变为化学能。

(cytb-FeS-cytc1) (FMN→FeS) >>电子传递链

NADH链:复合物Ⅰ(NADH脱氢酶) UQ(泛醌)→复合物Ⅲ(细胞色素 FADH2链: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

(FAD→FeS)

还原酶)→Cytc(细胞色素c)→复合物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O2→H2O

(CuA-Cyt a-Cyt a3-Cu B)

>> ATP合成酶的结合变化和旋转催化机制 F1上3个β亚基的构象总是不同的,与核苷酸结合也不同, 有紧密结合态(T态)、松散结合态(L态)和空置状态(O态);

每一个β亚基要经过3次构象改变才催化合成1个ATP分子; F0上H+的转运积累到足够的扭力距时,推动γ亚基在α3β3形成的圆筒中反时针转动120度,使β亚基释放1个ATP分子; 每进入2个H+可驱动合成1个ATP分子;

一.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1. 形态结构 外膜,内膜

类囊体:基粒类囊体:许多类囊体象圆盘一样叠在一起,称为叶绿体基粒, 组成基粒的类囊体,叫做基粒类囊体。

基质类囊体: 贯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粒之间的没有发生垛叠的类囊

体称为基质类囊体。

光合作用膜(类囊体膜):小颗粒:具有光系统Ⅰ(PSⅠ)的活性 大颗粒:具有光系统Ⅱ(PSⅡ)的活性 ATP合成酶: C F0有4个亚基

C F1为α3β3γδε

>>光系统:进行光吸收的功能单位称为光系统,

是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每一个光系统含有两个主要成分∶捕光复合物(light-harvesting complex)和光反应中心复合物(reaction-center complex)。

基质: 叶绿体内膜与类囊体之间的液态胶体物质;

有DNA,RNA,核糖体,淀粉粒和酶

2. 功能------光合作用

光反应 原初反应 指从天线色素分子被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

止的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光化学反应

(光能→电能)

>>光合色素 天线/捕光色素——吸收光能并将之有

效地传递到反应中心色素;

反应中心色素——将光能转化为化学

4H+ 4H+

>>光化学反应:由光引起的反应中心色素分子与原初电

子受体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光合磷酸化: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

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的过程。 (光能→化学能)

非循环光合磷酸化:Z型传递路径——电子从H2O经

PSII、PQ、Cytb6f、PC、PSI、Fd最终传递给NADP+,生成ATP,同时还有NADPH的产生和O2的释放。

循环光合磷酸化:由PSI单独完成,电子经PSI、Fd、

Cytb6f、PC传回PSI。只生成质子梯度驱动ATP合成。无NADPH与O2生成。

>>光合磷酸化的作用机制:

在类囊体膜中,两个光系统发生原初反应,类囊体腔中的

水分子发生裂解,释放出氧分子、质子和电子,引起电子从水传递到NADP+的电子流;通过电子传递链,类囊体膜两侧形成质子梯度;驱动ATP合酶生成ATP;新合成的ATP与PS1形成的NADPH被释放入基质,用于叶绿体基质中的碳同化反应。

暗反应:碳同化 将活跃的化学能转换为糖分子中高稳定性化学能的过程

卡尔文循环(基本途径,可合成糖类) 羧化阶段;还原阶段;

RuBP再生阶段;

6次循环固定6个CO2。形成一个己糖。 每一次循环固定1个CO2 ,需要3个ATP

和2个NADPH。

C4途径 景天酸代谢

>>

光反应 在类囊体膜上进行,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分子吸收、传

递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ATP和NADPH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分子被光解放出氧。

光合作用

暗反应(光合碳同化) 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的化学

能,使CO2还原,合成糖,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

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线粒体与叶绿体知识点整理

氧化磷酸化一、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1.形态结构外膜:标志酶:单胺氧化酶是线粒体最外面一层平滑的单位膜结构;通透性高;50%蛋白,50%脂类;内膜:标志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是位于外膜内侧的一层单位膜结构;缺乏胆固醇,富含心磷脂——决定了内膜的不透性(限制所有分子和离子的自由通过);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xbh83r52j6tzp834d3b207lq1bbd101eh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