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建设项目经济评判方法与参数》;
7、国家进展打算委员会审定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8、农业部有关“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范; 9、《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10、《农业工程手册》;
11、《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差不多基础定额云南省预算基价》的通知(云建标(1998)第700号文关于印发)。
11、云南省建设厅标准定额处编发的有关文件汇编。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蔬菜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之一,是保证人体健康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随着蔬菜市场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蔬菜质量的要求除了传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风味等外,更要求没有农药、化肥等的污染。但目前由于化肥、农药、激素过量使用,蔬菜产品中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亚砷酸盐积存等,对人类健康及生存繁育造成严峻威逼。
近几年来,景洪市依靠冬季充足的日光条件,冬早蔬菜瓜果的生产进展迅猛,差不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但由于多年的连作,土壤肥力的下降,导致大量化肥、农药在水稻、西瓜、辣椒等农作物上应用,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从而逐步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为了提高其蔬菜市场的竞争力,景洪市就必须在蔬菜生产上,以绿色食品标准为指导,用质量标准、技术规程指导和规范,在生产、加工和销售,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努力使产品向绿色食品进展。如此即能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产业经济效益;又能有力地爱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培植农业自然资源,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可连续进展;有利于消费者的躯体健康,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出口创汇,对景洪市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及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有益。同时进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有着以下一些意义:
1、进展云南绿色经济的需要
“十五”和2018年长期打算期间,景洪市委、市政府依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云南行动打算的要求,要把云南建成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是其核心内容。实施这一战略,确实是要充分利用云南专门的生物资源优势和气候资源优势,开发名、特、优、稀农作物品种,建立规模化的生产基地,通过进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幅度提高云南专门资源的可连续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实现云南由资源大省向农业大省和经济大省的转变。
本项目的确立和实施,将使云南热区的绿色经济体系的建设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使其形成高技术、高效率、高效益的经济体系,成为云南绿色经济体系中最具特色、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
依照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要求,项目通过建设外向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大力进展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的产业,加大优质农产品的开发力度,大力进展优势商品蔬菜等经济作物。
2、发挥云南蔬菜产业优势的需要
蔬菜是劳动密集、土地密集型产业,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进展蔬菜生产的有利性。云南由于具备蔬菜全年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菜园子”的“四季青”,是全国冬春南菜北运、夏秋运往沿海都市及长江流域高温缺菜地区的重要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已形成重要的特色产业。
3、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蔬菜产业的需要
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进展,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要紧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稳、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进展由传统农业进入了现代农业新时期。我省农业面临着以体制创新、结构调整为要紧手段,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效益为要紧内容,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展、农民增收为目的的农业新时期。景洪市的生产结构差不多上还处于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结构体系模式,具有热区特色的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所占比例不高,封闭性强,生产技术落后,而且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较低。本项目的实施确实是把引进冬季
优质蔬菜、无公害种植技术推广、蔬菜质量检测和人才培训结合为一体,充分利用景洪市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气候条件、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明显的地缘区位优势,促进景洪市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并通过提高生产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迅速提高蔬菜专门是特色蔬菜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推动景洪市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4、进展无公害蔬菜是当前蔬菜产业进展的重点和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进展的要紧任务是满足数量需求,解决温饱咨询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全然性变化,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进展时期,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关于满足城乡居民对安全优质农产品快速增长的需求,进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进展无公害蔬菜产品生产,满足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需要,是当前蔬菜产业进展的重点和方向,同时全面推进农业运行机制、治理体制和技术创新,进展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关于促进农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小规模经营农户同大市场的对接,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景洪市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域面积大,各个乡镇、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既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也有各自的缺陷和劣势。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形成合理的农业区域分工,从进展优势产品入手,大力培养优势产业区和产业带,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确立较为有利的地位,才能促进和保持全市农业的长期连续稳固进展。
依照景洪市进展“十五”打算和2018年规划,“农业的重点领域是优质高产粮食作物,优质水果、蔬菜、热带名贵花卉、香料等的引种、育种、改良、栽培、试验研究开发、深度加工及规模化、产业化推广”。
为贯彻落实景洪市的长远规划,充分利用景洪的气候优势和资源优势,把蔬菜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特提出本生产基地的建设。
外向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选择在景洪市景讷乡、大渡岗乡、勐养镇和嘎洒
镇四个乡镇,项目区内资源丰富,有菜地面积15620亩(景讷乡3546亩、大渡岗乡2350亩、勐养镇5700亩和嘎洒镇4024亩),劳动力使用情形为34387人,农业机械总动力8916万瓦特;区内属热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雨量充沛。蔬菜种植相对其他乡镇有较好社会基础,当地农民多数都有丰富的种植体会;而且该项目区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好,生态环境较好,适宜进展种植外向型无公害蔬菜,而且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建立,其外向型无公害蔬菜生产进展前景将十分宽敞。
因此,项目的实施必将促进景洪市农业经济的连续进展,促进无公害蔬菜行业的进展,有利于景洪市制造无公害蔬菜的品牌,增加蔬菜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项目在景洪市景讷乡、大渡岗乡、勐养镇和嘎洒镇四个乡镇建设实施。
1.2.2建设规模与目标
1、建设规模
景洪市将建成外向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5000亩,其中:景讷乡6000亩、大渡岗乡1500亩、勐养镇4000亩和嘎洒镇3500亩。
2、建设目标
本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适应农业进展新时期的客观要求,抓住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建立的机遇,第一,立足国内市场,其次瞄准东盟国际市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差不多目标,以质量安全化、品牌化蔬菜为主攻方向,从提高景洪市蔬菜整体素养和效益、增强竞争力的大局动身,着眼长远进展,通过优良品种、 “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和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依靠科技进展优质、高效、高产、低耗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
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利用当地的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大力进展外向型无公害蔬菜生产,促进蔬菜种植的产业化进展。使项
目区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和农民收入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1.2.3要紧建设条件
1、市场条件
景洪市是云南西南边境重要都市,是我国通往东南亚的通道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昆(明)—曼(谷)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景洪市被推向了外向型经济的前沿,其边境农产品贸易将会大幅度增加,为景洪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了宽敞的市场前景。而且景洪市集自然资源、民族风情、地缘区位于一体的专门优势。是首批全国优秀旅行都市之一,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200多万人次,当地市场蔬菜需求量也比较大。
2、资源条件
景洪市辖12个乡镇,土地总面积6962.4平方公里,面积超过2平方公里的盆地有10个;总人口37万人,农业人口22万人;
气候属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兼有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优点,静风少寒,差不多无霜。年平均气温21.1~22.3℃,年降雨量1200~1700毫米,年平均日照1800~2300小时;全市有一级支流18条,二级支流33条,是云南省河流较多的市县之一;土壤为砖红壤和赤红壤。
3、技术条件
景洪市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全市现有科技推广事业单位64个,其中乡(镇)级52个;有正式职工553人,其中科技人员440人。
各乡(镇)都建立了农科、兽医、农机、农经站,各村公所、村委会还设有兼职的农科员、兽医员。并培养了一批科技示范户。
4、社会条件
项目建设符合景洪市的农业进展规划,符合国家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要求,项目单位长期进行农业经济作物生产的引进、推广和培训,有着丰富的实践体会,而且通过近几年的进展和生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农民已充分认识到进展种植无公害蔬菜的好处,差不多把种植无公害蔬菜作为一项增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