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武侠小说兴盛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其主要代表作家有香港的粱羽生、金庸,台湾的古龙、卧龙生等。他们的作品一经产生就赢得华人世界广大读者的青睐,其中尤以金庸的作品最为著名,可以说他竖起了一座武侠小说的高峰。他的作品不仅让广大市民阶层的读者着迷,就连许多文化层次很高的专家、学者也未能例外,如陈墨、严家炎等名家。
金庸小说多写一些与历史不符,甚至子虚乌有的江湖情仇异事,虚构一系列的江湖奇侠异事。然而这些内容荒诞不经、严重脱离现实的作品却赢得如此广泛的读者,原因何在?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仅以通常的文学研究方法进行探讨,答案则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除少数精品,多数小说似乎没有深刻的思想主题,也缺乏高超的文艺技巧,而且存在一定的雷同现象。正如金庸自己坦言:“我只是一个‘讲故事人’,我只求把故事讲得生动热闹。我自幼便爱读武侠小说,写这种小说,自己当作一种娱乐,自娱之余,复以娱人。”可见,武侠小说终是以娱人为目的的通俗小说,但如能以文化阐释的眼光追索作者未必明言的心史,则可能会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金庸的确是一位讲故事的能手,他能把江湖恩怨、情仇讲述得惊险曲折、引人入胜。然而最重要的是他小说中丰厚的传统文化,直接反映了国人心底深处的心理文化积淀。特别是其中的精品如《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更是以高超的艺术水准展示了中国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儒家和道
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自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后,儒释道合一,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真正作为“显学”的仍是儒和道。林语堂说:“道家和儒家是中国灵魂的两面”。中国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比较讲求实际,注重现实人生,积极进取,这是一个方面;但中国人又具有超越意识,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的情怀,胸襟开阔,不断在现实以外开辟精神上的新天地,向往超凡脱俗,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这些特质不得不说得力于道家文化的影响。这些特质对于文学创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作家深受道家精神的影响,其中尤以嵇康、阮籍、李白、苏轼等最为明显。金庸的武侠小说想象奇特丰富,境界超拔,这显然与作者深受道家文化熏陶分不开。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金庸武侠小说中深蕴的道家文化精神。
(一) “大知”与“小知”
道的最高境界是“绝圣去知”、“大智若愚”。庄子认为“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曰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乃合天德。” 知,即知识、智巧。在庄子看来,人的智巧会给最高的、完美的“道”的本然状态带来破坏。这一点,在《庄子》中借一个固执地坚持抱瓦翁浇地而拒绝用桔槔提引灌畦的种菜老人之口,完整的表述了出来: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在庄子哲学中,“知”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是普通的知,
可以言传,可以辩论的知,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谓之“小知”;另外一种是“不知之知”,超越语言而达到更高层次的知,是一种直觉思维能力,谓之“大知”。而“小知不及大知”(《庄子·逍遥游》)所谓“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
在金庸的小说中,对修炼内功的描写集中体现了道家“大知”与“小知”的辨证关系。“内功”是金庸武侠小说中常使用的一种武功名称,严格说来内功不是具体的武功招式,而是一种气。内气养成,游走全身,打通任督二脉,便能使人身轻如燕,坚如钢铁,且力逾万均着实神奇无比。在武侠小说中,修炼“精气神”的被称为内家功夫,锻炼“筋皮骨”的被称为外家功夫。内家功夫永无止境,而外家功夫达到一定境界便很难再有进步。外家高手在金庸的小说里似乎不堪一击。如在《射雕英雄传》中,最早出场的杨铁心、郭萧天及“江南七怪”,他们的外家功夫很是了得,可是和后来的邱处机、黄药师、洪七公和欧阳锋等内家高手相比,就难望其背项了。
然而在金庸的小说中有个不容忽视的奇怪现象,练成上乘内功,成为绝世武学高手的却往往不是绝顶聪明之人。其中典型的是郭靖和石破天,前者自小资质鲁钝,反应迟缓;而后者目不识丁,不通事务。他们真的是不聪明吗?当然并非如此,他们缺少的是“小知”,而拥有的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大知”。石破天常常奇妙的因为目不识丁,不通事务,因祸得福、遇难呈祥。谢烟客想借教他内功之际,使他走火入魔而毙命荒野,但他不仅没死反而练成了上乘内功。谢烟客诧异之余,“稍加思索,便即明白,知道这少年浑浑噩噩,于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