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议论文阅读专题含解析.docx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8 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议论文阅读专题含解析阅读专题

(2018 中考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2-24 题。(共 7 分 )

①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

法。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噎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慢了。”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③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建立起来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读书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学起,杰出的画家都是从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开始练起,杰出的文学家也都是从最简单的遣词造句开始写起。他们都是在起点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会不断提高,有了后来的成就。这充分说明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

④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随着对内容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渐进的阅读就成为读书者进步的阶梯。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续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正是这样,他才成为伟大的哲学家。

⑤青年人读书欲望很强,读书劲头很大,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有些人读书贪多求快,“在空中起跳”,忽视打好扎实的基础,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结果收效甚微。因此,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日益精进。

22. 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

。(限 12 个字以内 ) ( 2 分 )

23.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

...

【甲】第②段分别引用陆清献和华罗庚的话,来充分论证本段的观点。 【乙】第③段论述的重点是: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丙】第④段先说内容理解的加深会带来思考的深入,据此提出观点,再用朱熹的言行

1 / 49

做证明。

24. 下面是《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两则语录,哪一则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请简要说明理由。( 3 分 )

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

22.读书需要循序渐进 23.乙

24.示例一:我认为第一句话有助于理解上面的文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这一观点与文章中心论点“读书需要循序渐进”相符合,温习旧知识的过程中随着理解的加深,就会产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渐进的阅读就更加有助于读书者的进步,与原文论点表意一致,所以我认为第一句更有助于理解文章。

示例二:我认为第二句话有助于理解上面的文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这一观点与文章中心论点“读书需要循序渐进”相符合,在循序渐进的阅读的过程中才可以达成在不断学习的同时不断思考所学习的内容,也就保证了我们的阅读是有收获的,反之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就会囫囵吞枣,导致阅读没有收获,所以我认为第二句更有助于理解文章。

( 2018 安顺中考)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22‐ 26 题。( 18 分)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

2 / 49

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乎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

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22.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B.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C.让人,并不是懦弱。

D.让人,乃众妙之门。

23.选文第②段中加线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 3 分)

24.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任选其中一种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4 分)

25.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4 分)

26.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4 分)

22.( 3 分) B

23.( 3 分)豁达大度,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

24.( 4 分)(学生能写出其中任意两种论证方法给

2 分,能简单分析其中一种论证

方法的作用给 2 分)( 1)举例论证,以沈从文不能小小说后大度忍让转而潜心研究服饰史 为例,证明“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的观点。(

2)对比论证。假设“不退

让,事业可能会就此终结;让人,事业就会焕发新的生机”正反对比,证明本段论点。 ( 3)比喻论证。用“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时焕发生机”比喻事业在遭遇挫折后又有了新的发展,说理具体形象。

3 / 49

( 4)道理 ,分析人在事 上很 一帆 ,懂得 人可以在困 中有所 展的道理, 明本段 点。

( 5)事 ,用沈从文事 展受挫后懂得退 而 展新的事 的事 材料 明本段 点。

(2018 遵 中考) 下文,完成

12— 15 。(共 12 分)

① 涎香是世界上香味最 持久的香料,被誉 “香料皇后”,它是抹香 分泌的一种液体日 月累后形成的包 。它的 生令人惊 ,它是由抹香 吞食的尖利物不断磨 内 而 生的。所以 磨,才能 造美好。承受磨,才能 得更好。

② 性的遭遇打磨着棱角分明的石 ,使之 得光滑、 ;我 随着生命的洪流追逐, 月的磨 ,逐 得从容、美好。

③磨, 造 煌。痛苦、失 是一种磨砺。克服困 往往就是成功的契机, 忍不拔的努力 早会有所收 。数十年的跋涉困苦是 李 珍的磨 ,正因如此,才会有《本草 目》的 生,才会有他在医 学上的成就;十年辛苦是 曹雪芹的磨 ,于是才有了《 楼梦》的 世,才有了古代文学的又一座高峰;官 的黑暗和残酷的 是 板 的磨 ,于是才有了住寒舍、画青竹的一方 土,才有“ 州八怪”之首席。

④人生的 辛苦 是一种磨 , 和盛誉何 不更是一种磨 ?余秋雨曾 作家更 是一位行者,沿途的 景会 作者以及作品更有内涵。 磨 ,才会从容温和,才会厚重敦 。 文学 莫言来 未 不是人生的磨,然而他 种 和盛誉却能 辱不惊,平静美好。而相反,拿破 被 争的 利冲昏了 ,没有能 受住成功的磨 ,最 兵 滑 ,抱憾 身。世事也会如此,人 有 在 酷的 境 受磨折,能平安度 危机,反而在安逸的 境掉以 心, 成悲 。由此看来,“ 不 ”也是一种磨。

⑤人生从来就是一 的旅行,生活磨 着我 ,我 必 承受生活的磨砺。因此不必 失 而抱怨,也不必 利而忘形。磨与承受磨的 程会痛, 种痛就是成 的内涵。在磨的 程中,我 失去了不 世事、 浮急躁,必然收 精明干 、成熟 重, 种得失交 其 是 得的,更是生命的必然。好比 芭蕾,只有 心的苦痛,才会成 真正的舞者,才会找到 的真 ,感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人 正是 尽磨 而甘之如怡,才将我 的生命演 得如此波 起伏,跌宕有致,如 如画,如梦如歌??

⑥泰戈 曾 :“只有 地 般的磨砺,才能 出 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 血的手指,才能 奏出世 的 唱。”正如司 迁所述“屈原放逐,乃 《离 》,左丘失明,厥有《国 》”。珍珠的 光 就是来自沙 的磨 。 个世界上,也 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折,才能有最醇厚的“ 涎香”。

(《青年文摘》 2018 第 11 期,有 改) 12. 本文的中心 点。

(3 分)

(3 分)

(3 分)

13.第④段画 句子除用了例 法外, 用了什么 方法? 分析其作用。 14.文章第③段和第④能否 序? 合文本分析理由。 15.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分)

12. ①承受磨 ,我 才能更好。②磨,会把我 得更好。③只有 磨 ,我 才 会取得成功。(答出以上其中一句 3 分,意思与以上其中一句相符也可)

4 / 49

13. 对比论证( 1 分),用莫言和拿破仑的经历作对比,证明了“欢乐和盛誉也是一种 磨难”这一分论点,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2 分)。

14. 不能。理由:因为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间有递进(逻辑)关系( 1 分),困难和苦难是人生的一种磨难,然而欢乐和盛誉更是人生的一种磨砺(他们之间存在层次的上递进关 系)( 2 分)。

15. ①引用了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再次论证了中心论点,增加了权威性和说服力;②再

1 点 2 分, 次总结中心论点,提出希望与建议;③在结构上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答出 答出 2 点 3 分)

( 2018 海南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17~ 21 题。(11 分)

________________

朱万曙

①林语堂曾说, “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读

书可 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

,这是阅读大

多数书籍都 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 ,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品读经典可以 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②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 “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 ”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 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

典。但问题 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 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

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

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

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 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③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

A 又如,马克思、

恩格 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 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 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

④品读经典, 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 仿佛身临历史现场, 感受古人的风采。 B 《史 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

追求是“究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 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

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

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

5 / 49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议论文阅读专题含解析.docx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议论文阅读专题含解析阅读专题(2018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共7分)①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x5yq68cx46m3qp9xkwe9ersa9pruq00xb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