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物质的分类
,微课导图)
从物质物质的种类分――→)
,核心知识)
纯净物和混合物(九上P54-57)
命题点1 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b)
物质 宏观 有固定的组成 无固定组成 微观 (由分子构成) (由分子构成) 特征 熔点、沸点及密度 表示
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多种物质组成 由同种分子构成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一定条件下,有固定的 无固定的熔点、沸点 可用化学式表示 混合物 不能用化学式表示
实验突破粗盐提纯 1.实验用品
(1)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漏斗、蒸发皿、酒精灯、药匙、量筒、托盘天平、砝码、坩埚钳、剪刀。
(2)实验药品:粗盐(含有不溶性杂质及氯化钙、硫酸钠、硫酸镁等可溶性杂质)、蒸馏水。 2.实验装置及顺序
解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操作顺序不能颠倒。 3.实验步骤
(1)溶解
称取粗盐,加入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因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得到的液体可能呈浑浊状态)
(2)过滤
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引流到漏斗,进行过滤;若滤液仍浑浊,应重新过滤。 (3)蒸发
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4.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
(1)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__加速溶解__。 (2)过滤时,用玻璃棒__引流__。
(3)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__使受热均匀__。 (4)蒸发结束,用玻璃棒转移固体。 5.分析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 (1)粗盐的两次称量数据不准确。 (2)对粗盐的溶解程度判断不准确。
解读:实验操作不当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有:①溶解搅拌时液滴溅出;②蒸发时液滴飞溅;③转移时有部分精盐沾在蒸发皿上。
6.实验拓展: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
(1)实验思路: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MgCl2除去;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Na2SO4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可以将氯化钙除去。由于试剂过量,它们变成新的杂质,其中NaOH、Na2CO3可以用稀盐酸除去,氯化钡溶液可以用Na2CO3除去。
(2)实验步骤:粗盐加水溶解→过滤掉不溶性杂质→加入过量试剂(①氯化钡溶液→②碳酸钠溶液→③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加入稀盐酸→蒸发(①②③试剂位置可以互换,但碳酸钠溶液必须在氯化钡溶液之后,否则过量的氯化钡无法除去)。
7.实验中涉及的基本操作
(1)固体药品的称量(托盘天平的使用) ①取氯化钠的仪器:药匙。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③若将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则固体药品的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④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纸片上称量,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应放在烧杯或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
⑤称量固体时的误差分析:砝码破损、称量时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使用了游码)均会导致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2)过滤
一贴:滤纸紧贴__漏斗壁__;
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__漏斗边缘__; ②过滤时液体液面要低于__滤纸边缘__; 三靠:①漏斗末端紧靠__烧杯的内壁__; ②玻璃棒末端紧靠__三层滤纸一边__; ③倾倒待过滤液的烧杯口紧靠__玻璃棒__。
(3)蒸发
①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②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则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③停止加热时,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单质和化合物(九上P54-57)
命题点2 知道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区别单质和化合物(b)
物质 区别 元素组成 相同点 单质 由同种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都属于纯净物 化合物 氧化物、酸、碱、盐(九上P11-29)
命题点3 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a)
1.氧化物:由__两__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元素是__氧__元素的化合物。 2.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__氢离子(H)__的化合物。 3.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__氢氧根离子(OH)__的化合物。 4.盐:由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酸根离子(如SO4)组成的化合物。
,考点突破)
纯净物和混合物
【例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冰水混合物 C.盐酸 D.加碘盐
【解析】从宏观角度分析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就看组成物质的种类;微观角度则看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及水蒸气等多种物质,其中的洁净指的是没有被污染。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所以是纯净物。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故是混合物。加碘盐中除氯化钠,还有另外含碘元素的物质。
【答案】B
1.(2017武威中考)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B ) A.水银 B.生铁 C.干冰 D.液氮
判断物质的类别
【例2】(2017上海中考)葡萄糖(C6H12O6)属于( ) A.有机物 B.氧化物 C.酸 D.碱
【解析】葡萄糖(C6H12O6)分子中虽然含有氧元素,但元素有三种,不是氧化物,含有碳元素且不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故属于有机化合物。
【答案】A
2.(2017黔东南中考)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D ) A.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 B.碱:烧碱、纯碱
C.混合物:自来水、冰水混合物
+
2-
-
+
D.氧化物:水、二氧化锰
3.(济宁中考)我国自2015年1月1日起,对地级及以上城市执行空气质量监测新标准。监测数据包括可吸入颗粒(PM10)、细颗粒物(PM2.5)、SO2、NO2、O3和CO 6项指标。某同学对SO2、NO2、O3和CO四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C )
A.O3属于单质
B.SO2、NO2和CO都属于氧化物 C.SO2、NO2中都含有氧分子
D.SO2、NO2、O3和CO中都含有氧元素
【疑难易错点睛】掌握氧化物、单质的概念,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4.(2017兰州中考)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 A.尼龙绳索 B.钛合金 C.白瓷盘子 D.玻璃
【疑难易错点睛】了解有机化合物知识,进行区分。 5.(2017黄冈中考)下列物质是纯净物的是( C ) A.自来水 B.石灰石 C.氯化钠 D.空气
【疑难易错点睛】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关键是看组成的物质有几种,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否则是混合物。
,备考攻略)
1.(2017沈阳中考)下列不属于糖类的是( D ) A.葡萄糖 B.果糖 C.淀粉 D.乙醇
2.(2017眉山中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新鲜空气 B.橙味汽水 C.二氧化碳 D.水泥砂浆
3.(2017海南中考)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D ) A.白菜 B.鸡蛋 C.牛肉 D.米饭
4.(2017重庆中考B卷)氯化铵(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已知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氯化铵属于酸 B.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
C.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D.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 5.(2017辽宁中考)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C ) A.Fe B.CH4 C.SO2 D.Na2CO3
6.(2017海南中考)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D ) A.烧碱与纯碱——加酚酞试剂 B.稀硫酸与稀盐酸——加碳酸钠
C.氮气与氧气——加澄清石灰水 D.生石灰与熟石灰——加水
7.(2017海南中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空气 B.生铁 C.蒸馏水 D.浓盐酸
8.(2017甘肃中考)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B ) A.水银 B.生铁 C.干冰 D.液氮
9.(2017甘肃中考)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 A.塑料水杯 B.纯棉毛巾 C.羊毛围巾 D.蚕丝被芯
10.(2017绥化中考)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
11.(2017绥化中考)合理使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B ) A.NH4HCO3 B.KNO3 C.Ca(H2PO4)2 D.K2SO4
12.(2017湘潭中考)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及俗名不完全一致的是(B) A.NaCl 氯化钠 食盐 B.CaO 氧化钙 熟石灰 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13.下列实验用品:①pH试纸;②无色酚酞溶液;③紫色石蕊溶液;④碳酸钠溶液。其中能将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出来的是( B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衡阳中考)在下列各项“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B ) A.品尝——鉴别白糖和食盐 B.观察——鉴别黄铜和黄金 C.闻气味——鉴别酒精和白醋 D.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
15.(2017呼和浩特中考)选择下列部分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乙实验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操作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 B.甲实验和乙实验都要用到实验操作① C.甲实验在操作⑤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
D.乙实验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