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KM教学法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理论基础
1.信息技术环境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分配等的相关技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与学的过程也必然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教师传递知识的方法、呈现内容的技巧与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存储知识的方法、运用知识的能力都处在信息技术环境之下。利用好这样的环境,可以更加高效地教与学。
2.KM教学法
KM教学法的发明创始人是北京科技大学杨炳儒教授。杨炳儒教授总结自己长期丰富的教学经验于2006年设立关于KM教学法的研究课题。KM教学法是“知识逻辑结构图”(Knowledge Logic Structure)与“思维形式注记图”(Learning in Mind Form)的英文字母缩写。KM教学法不仅能够描述出知识概念的框架结构,
同时也能将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层次都表达充分。在知识结构框架的宏观构建过程中融入微观的知识思维形式注记,其宗旨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所学知识内容的框架结构,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解知识与运用知识。KM教学法利用信息技术环境的更为高效的、符合人的心理特点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从而使得学生学习效果更有成效。
3.高中通用技术课程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课程标准的新成员。《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发体现了国家对于培育迎接21世纪大发展的新兴复合型人才的重视。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宗旨是培养学生勤动脑、爱动手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并在此过程中丰富学生学习的过程、倡导学生多样化学习的方法。
二、KM教学法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