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3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32

(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的是( )。 A.家长批评孩子 B.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 C.新生儿吸吮母乳 √ D.参加画展

解析:解析:广义的教育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A、B、D项均属于教育现象,C项新生儿吸吮母乳属于本能,不属于教育现象。故本题选C。

2.在教育系统的诸种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 A.学生与课程 B.学生与教师 √ C.学生与教材 D.学生与教学

解析:解析: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三要素,其中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

3.“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体现的是( )。 A.教育全民化 B.教育终身化 C.教育多元化 D.教育民主化 √

解析:解析: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1)教育终身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民主化是对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教育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组织文化 C.学校制度文化 D.学校精神文化 √

解析:解析: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以及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以及课程亚文化和活动亚文化等。其中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5.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现象。 A.关键期 √ B.依恋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区

解析:解析:《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意思是:适当的学习时期过了才去学,虽然努力苦学,也难有成就。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效果最佳。

6.荀况认为“人性恶”,因此教育要从“礼”这一需要出发,须以“礼义”加以教化。这体现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 )。 A.社会本位论 √

B.个体本位论 C.无目的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解析:解析:“礼”,就是外在的社会要求。社会本位论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满足社会需要。以“礼义”教化,即根据外在的社会要求来进行教育,属于社会本位论。 7.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 A.终身教育 √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解析:解析: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教育体制内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现实生活和持续发展的需要,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便应运而生。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必须不间断地学习,从而促进知识的更新,跟随时代步伐,实现高层次、高品质的精神追求。 8.“活到老,学到老”所体现的现代教育特点是( )。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 D.未来性

解析:解析: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公共性、生产性、科学性、未来性、国际性和终身性。题干中“活到老,学到老”强调教育要贯穿人的一生,体现的是现代教育的终身性特点。 9.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 )。 A.管理型 B.放任型 √ C.专制型 D.民主型

解析:解析:师生关系模式有三种:放任型、专制型以及民主型。放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在教学中,以这种师生关系模式为主的教师采取放任的作风,却不负任何实际责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要他们学习自己所高兴的东西。教师不控制学生的行为,也不指示学习的方法,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进行。

10.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

解析:解析: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A项“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看,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B项“从课程的功能角度,”看,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C项“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看,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11.相对于系统的学校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是(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 C.显性课程 D.隐形课程

解析:解析:活动课程是指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也称为“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活动课程更侧重于学生的直接经验,故选B项。

12.教学任务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 )。 A.基本能力 B.基本技能 √

C.基本技巧 D.基本智能

解析:解析: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这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他任务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双基教学其核心思想是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因此答案为B。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以传授( )。 A.直接经验为主 B.间接经验为主 √ C.生活知识为主 D.生产知识为主

解析:解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间接经验,是对人类已有的优秀文化成果的认识过程。学生主要通过读书接受现成的知识,然后再去应用和证明,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掌握大量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14.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 )。 A.夸美纽斯 √ B.马卡连柯 C.伊拉莫斯 D.赫尔巴特

解析:解析: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最早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 15.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 A.事实说服 √ 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 D.间接说服

解析: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法可以分为两类:(1)语言文字说服。如讲解、报告、谈话、辩论、指导阅读等;(2)事实说服。如参观、访问、调查。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使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用具体生动、具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提高说服的效果。 16.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

解析:解析: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品德,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17.班集体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A.成立了班委会 B.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C.形成了正确舆论 √ D.开展了班级活动

解析:解析:班集体舆论是大多数成员赞同并愿意接受的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班集体的舆论风气如何,是集体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

18.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 A.自主性 √ B.随意性 C.规范性 D.强制性

解析:解析:课外活动的特点主要有:(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课外资源自愿组织、选择和参加活动,不具有强制性,排除D项;(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不需要遵

循固定的模式,排除C项;(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课外活动虽然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组织的,但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排除B项。

二、 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分数:2.00)

19.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A.导向功能 √ B.选择功能 √ C.激励功能 √ D.评价功能 √ E.调控功能 √

解析:解析: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教育目的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了基本范围,也为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旦偏离教育目的的航向,教师和学生均可以依据教育目的的指引及时调控和监督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又为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因此,教育目的具有导向、选择、激励、评价和调控的功能。

三、 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

20.赫尔巴特的 1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普通教育学》) 解析:

21.教师的劳动特点包括 1、 2、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复杂性和创造性)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连续性和广延性) 解析:

22.我国中小学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 1。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班主任) 解析:

四、 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10.00)

23.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主要是通过培养人表现出来的。 A.正确 √ B.错误

解析:解析: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并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才表现出来的。

24.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上,荀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上,有“外铄论”“内发论”和“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三种观点。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荀子是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要使人向善就必须依靠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所以,荀子是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25.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与社会有义务确保全体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家长有义务送适龄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和适龄儿童有义务接受法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A.正确 √ B.错误

解析:解析:义务教育的基本内涵:一是义务教育的性质为实行完全免费制度,即不但学杂费免,连书本费也免,甚至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二是接受义务教育,不但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更是应享有的权利。

适龄儿童失学,应视为侵犯其权利。三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是政府,实现义务教育首先是政府应该承担的义务。

26.道尔顿制是美国教育家道尔顿创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采用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的方式展开教学。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于1902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设。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它们的特点在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但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且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27.对学生的奖励要尽量多用口头表扬的方式。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在对学生运用奖励时,教师要注意将精神性奖励与物质性奖励结合起来。口头表扬属于精神性奖励的一种形式。学生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精神奖励,哪怕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扬等都会让学生获得很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但在运用精神性奖励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学生的物质性奖励,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物质性的奖励,比如奖状、荣誉证书等由于直观、可感知,容易使学生体验到收到奖励的愉悦感。同时,教师在进行物质性奖励时也要拿捏得当,防止学生学习动机的物质化倾向。

五、 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

28.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解析:

29.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师若要出色地完成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的任务,必须作多方面的准备和努力。 (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这是指导教师的地位能否在学生心目中真正确立的保证。 (2)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包括历史与现实、知识与人物,这样才能发挥咨询的作用。 (3)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 (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 (5)为了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经验,为了深入开展有关课外活动的教育研究,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解析:

六、 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

30.在一次随堂听课中,我细心地做了一个统计,任课教师在40分钟里竟然向学生提了120个问题!无独有偶,最近在一本教育杂志中,我也看到类似的案例:一位教师在短短5分钟里,随口问了学生38个问题,学生也相应地做了38次回答!如此算来,在40分钟的课堂里,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回答完毕,平均每个问题只有20秒的时间。假如老师提问占8秒,学生回答占10秒,那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实际只有2秒。试想2秒的时间里能思考出什么来呢?且不谈“师问生答”教学模式的滞后,就教学过程而言,如此多的课堂提问也占用了学生许多宝贵的自主学习时间。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占很大比例,“满堂灌”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用“满堂问”代替“满堂灌”,把启发式教学错误地理解为“是非”问答,追求课堂的“虚假繁荣”。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如何理解和运用启发式教学。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启发式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这一概念的把握,我们可以得出启发式教学在形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3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32(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的是()。A.家长批评孩子B.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C.新生儿吸吮母乳√D.参加画展解析:解析:广义的教育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x3l84oi6d7yogl1itk20zdc523xwm00i3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