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书心得
我以前也听说过,《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是本好书,但从来没 有真正去阅读过。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素养, 又从学校 图书室借来了这本书,认真品读。
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振撼着我,我由衷敬佩:“苏霍姆林斯基真 伟大,不愧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如道家常般的每 一句话是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就好像 是自己曾经碰到过的许许多多的问题, 觉得自己十几年的书教得是那 么失败。
拿到这本书,并没有从头至尾,按部就班的阅读,而是先翻阅了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关于写教师日记 的建议》,因为这是我迫切希望解决的几个问题。我也经常抱怨没有 时间,忙;我也想写教育日记,但总是不能坚持;我也想平等的对待 每个学生,但有些学生总能挑战我的耐心极限……
我帮助很大,主要是在思想上、观念上有了转变。
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 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这是做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 的“精神底蕴”。“有人说‘没时间读书’,关键还是他不想读书……” 我完全赞成这句话,并深有同感,因为我就属于这种类型。因为我老 是想:“老师也是人,老师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应付学校各种各样 的检查,做课题,搞教研、进修、培训、评职称、提高教学质量、早 上要带学生训练,晚上还要训练?……忙了一天,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
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精力读书?”
这几天翻看了苏霍姆林斯基
看了后真的对
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发现,尽管现在的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 化,但苏霍姆林斯基那闪光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 丝毫不显过时。他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了,教师获得教 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 神需要。教师只有懂得一些课堂上并不学习的东西, 才能使自己的视 野变得宽广,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而不是光全情于自己所 备课的教材内容上,因为那样会使课堂变得缺乏情感,学生的兴趣也 会荡然无存。
教师与其他职业的区别在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教师 将自己的
精神世界作为职业资源,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益取胜。 这就决定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捷 发展的今天,教师为适应社会的变化,面临着许多挑战,知识结构的 变化、观念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等等,都 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针对社会的变化来调整 自己,读了这本书后,我获得了不少收益:感受到了拥有自己的精神 空间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认识到了赞美的神奇作用;体会到了思 索的快乐;知道了宽容也是一种精神……书中的一些精辟的理论给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教师应享受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效率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快速的工作节 奏,激烈
的竞争,无形的压力,使我们忘记了自己,每日象是一根绷 紧的弦,整天脚步匆匆,把自己的人生视为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世界 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角斗场,自己则是一台疲于工作的机器,我们似乎 根本没有闲心去享受生活。这样的状态、这样的心情怎能咼效率地完 成工作任务?怎能教出适应现代化社会建设需
要的人才?因此, 调整 自己的心态,享受生活,适当地放松自己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十分 重要的。怎么调整自己,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我在书中找到了 答案:“只要我们打开所有的感官,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那平素 里再平凡的点点滴滴,只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都有无限风光蕴 含其中。”是啊,“防碍教师享受生活的,不是别人,而正是教师自己。”
二、“把困难当作机会”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适应社会变化的 人,才能
成为生活的强者,反之,不能适应变化,或不愿改变自己去 适应变化的人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 我们的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它正 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 老师越来越难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摆在眼前的困难,你做怎样的 选择呢?是退缩,还是前进?郑杰为我们做了细致的分析:
“如果我
们退缩……我们将不仅放弃了人生难得的体验, 更是放弃了自己的生 存权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解决困难中获得自 己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的确,只有将 困难视为机会,才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事业的成功感。
三、“从四十分钟里榨出油来”
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困扰我们每位教师的一个问 题。因为低效率的课堂总是枯燥乏味、浪费时间,而高效益的课堂总 是受到大家的喜欢。学生喜欢高效益的课堂,家长欢迎高效益的课堂, 教师也因课堂的高效益而愉悦。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将成为我 们不断探索、改进的一个课题。这本
书让我认识到了这一点。而要真 正做到这一点,“从四十分钟里榨出油来,”做短短课表的“守财奴”。 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最近,有幸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感受颇深。 此书
读起来非常亲切,他的每条建议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他不是讲一 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从教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 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独具观点,总能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我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借鉴 作用。
一、“要继续学习”
书中说到:“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他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 作,在
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 会沮丧而没有活 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令人厌恶。因此,学习还能拯救教师 自己。”
现代教育提出了 “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求学生具有“终 身学
习”的观念,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必须要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给学 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继续学习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设疑问难、
探究学习、自行解决问题”等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引入了自己的 课堂教学中。继续学习同样给我的课堂教学带进了许多新的教学手 段,从最初简单的电教媒体一一幻灯、投影,到现在大量使用多媒体 课件,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教学效果也越来越理想,使知识变静态 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可以把知识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新知。当然要熟练掌握使用这些教学手段,需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学 习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巧,才能制作出精美而且实用的课件。
教师继续学习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还能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带 来极大的好处,继续学习,将会终身受益。
二、“思索是一件快乐的事”
“写作只不过是另一种说话而已,虽然写作比说话要艰苦些, 但本质上
都是一种表达。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要写作必定具备三个条 件:“一是想说话,二是有话可说,三是会说话。” “一个人要有思 想,不是凭空有的,而是能怀疑,能独立,有鲜明的自我,思想自然 就会来眷顾你”……
以前总感觉思考着是痛苦的、孤独的,甚至是茫然的,但读 了这本书
后,我的这种感觉变了,当你冥思苦想,而眼前豁然开朗时, 心中是何等的喜悦、快乐呀,才突然发觉思索着让人充实、快乐、自 信。同时我也终于明白了领导们要教师写读后感的良苦用心。
其实要
求老师写读后感并不是为了强迫教师们读书,而是要让每一位教师认 真思考,因为读而不思是写不出感想来的,更不可能从中获得提高。
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有所感悟,让我“想说话”、“有话可说”,也 希望我能不负重望真正变得“会说话”
社会在发展,中国在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作为教育的
实践者一教师,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必须树立不断学习、 终身学习的观 念,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成为一名真 正合格的教师。借用方方校长的一句话:“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就, 重要法宝是让学习成为习惯! ”让学习成为习惯,并让这种习惯熏陶 我们身边的每一株幼苗,为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而努力!
我最喜欢的古诗词一一《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