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学设计
一、教学对象
本课是高一年级上学期《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高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从初中升入高中,对周围环境还不熟悉,班集体也正处于形成时期,班级的学风仍处于发展期,而且此时的高一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有限,但本课的理论性又很强。因此针对上述特点,本课应从感性的角度出发,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来进行本课的学习,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任务
首先,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能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经济生活的相关经济想象。
其次,培养学生从实例中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透过生活中的想象看本质的能力,让更多的同学可以拥有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相关经济想象的能力。
再次,通过教学使学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的“中国梦”才能早日实现,我国的小康社会才能早日建成。
最后,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两大知识点,突破“发展生产力的意义”这一难点。 三、教学策略
针对上述的特点,整体上本课宜采用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形式进行,通过这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让更多的同学可以参与到课堂中来。本堂课也应使用一些多媒体视频资料,在生动展现知识点的同时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减少政治课的枯燥感。具体来说,本课的第一大目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宜采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来自主构建知识框架,这种方式不仅利于重点的突破,也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加深对重点知识的记忆;本课第二大目由于其理论性比较强对于还没有扎实政治功底的高一学生来说理解较为困难,因此宜通过用讲授法的形式来突
破这一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
本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大步:课前、课中、课后。
课前:提前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让学生搜集有关手机发展史的资料。 课中:【课堂导入】播放视频:《手机发展史》
提出问题:八九十年代的人们是否可以用上iphone5?是什么原因促使手机从“大哥大”发展到如今的智能手机呢?
[课堂过程]:利用视频、案例引导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兴趣,融入课堂,让学生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1、学生回答问题
2、教师总结和补充,得出本课重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教学过程】
A.回顾视频资料在上世纪80年代手机仅有通话功能,我们听音乐只能用随身听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手机功能的开发,如今我们只要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听音乐。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板书]
B.上世纪80年代的人无法用到现在的触屏手机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板书]
C.上世纪80年代的人们用手机只能打电话而且信号质量极差,如今在信息化时代手机不仅仅是强大的通讯工具,它还也可以供人们上网娱乐。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与水平板书]
D.随着苹果公司iphone4s的推出,在市场上掀起了抢购狂潮,人们形象的把此手机成为“爱疯”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板书]
3、教师过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双向的。生产决定消费,那消费又会对生产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A.促使手机从“大哥大”发展为超薄炫酷的智能机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大众对手机消费的强烈追捧。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板书]
B.出于年轻人对运动的热爱,爱立信针对年轻人的这种需求在1999年的时候就适时推出了一款防尘、防震、防汗的手机,大受年轻人的追捧。[板书]
→消费所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D.随着手机的不断发展和触屏手机的产生,手机贴膜和手机美容产业不断兴起;
→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板书]
E.让学生畅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手机美容师将会成为一种新兴热门职业。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板书]
4、教师小结:总结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然后通过回顾前面知识点的方式提出问题:一个商品在生产出来之后实现被人消费这一目的要经过怎样的环节?
①学生回答;
②教师总结:以学生常见的“手机购买”为例,在让自己消费之前要经历交换、分配、生产这几大环节,进而总结这样的循环叫做“社会再生产”。 [板书] 5、教师过渡:我们了解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我们明白了因为每个时代不同的生产力生产出的东西也都刻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提问学生自己家祖孙通讯工具的变化?
通过教师总结和引导得出:要想生活的更加富足,我们就应大力发展生产力。 a.
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理论、现实原因,意义。
b. 再次进行互动,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怎样为国家的大力发展生产力献计献策? ①学生回答
②教师总结,此时不仅总结我们应该怎么做,更应在此进行学生情感价值的升华,让学生能更好的实现本节课的情感价值观目标。
课后:让学生思考我们的“中国梦”怎样才能早日实现? 五、教学评价
首先,刚开始进行视频导课时,学生可能对视频的重点掌握程度不够,因此需要教师在放视频时先进行一定的铺垫或先提出问题明确重点或是边放视频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