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地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五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仅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A 【解析】 【详解】
B.雨后彩虹 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 D.手影
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雨后彩虹是由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C不符合题意;手影的形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时被手挡住后,就会在墙面上呈现出阴影区域,形成影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用光学知识解释光现象,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需要熟记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等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钢笔错位、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2.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其中甲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若运动3秒时两车的距离为0.6米,则运动6秒时,乙车距出发点的距离为
A.一定为3.6米 D 【解析】 【详解】
B.可能为3.0米 C.一定为1.8米 D.可能为1.2米
s甲1.2m==0.4m/s,此时两车相距0.6m,则由图像可知,甲车运动3s时,运动的距离为1.2m,即v甲=t甲3s乙车运动的距离可能为1.2m-0.6m=0.6m,或1.2m+0.6m=1.8m,故乙车速度为v乙=
0.6m=0.2m/s,或v乙
3s=
1.8m=0.6m/s;故运动6s时,乙车距离出发地的距离是s=0.2m/s×6s=1.2m,或s=0.6m/s×6s=3.6m。故3sABC错误,D正确。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比为3:2,只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比为5:3,则R1与R2的电阻之比为( )
A.4:3 A 【解析】 【详解】
B.2:3 C.3:5 D.5:3
只闭合开关S1时,等效电路如图a所示;只闭合开关S2时,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
观察图a可知R1与R0串联,V1测串联电路总电压(即电源电压),V2测R1两端电压,串联电路中电压
U电源R1?R03U电源R2?R05=?①,观察图b同理可得=?② 与电阻成正比,所以结合题意得U1R12U2R23解①②两式得R1∶R2=4∶3,对照各选项,C正确,选填C.
4.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完成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某次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5 cm
B.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应使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C.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透镜越凸,焦距越小
D.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清晰的像,这可以解释远视眼的形成原因 C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30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30cm>2f,即f<15cm,故A错误; B、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物距变大,像距应变小,应使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B错误; CD、当他继续向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透镜的聚光能力变强,光线会比注水前要提前交汇,所以像会向透镜方向移动,这说明透镜越凸,焦距越小;远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变小,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故C正确,D错误;
5.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A的物体,B端挂重为GB的物体,杠杆平衡时AO处于水平位置,若AO=BO,杠杆自重不计,则GA和GB的大小关系是
A.GA>GB C 【解析】 【详解】
B.GA=GB C.GA<GB D.无法比较
L1=GB×L2;由于OA=OB,所以L1>L2;根据题意,杠杆平衡时AO处于水平位置,如图所示,得GA×所以GA<GB,故选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会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判定
6.现代社会,汽车已经成为常用的交通和运输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汽车的观后镜为凸面镜,是为了扩大驾驶员的视野范围 B.载重汽车的车轮多而且宽,是为了增大汽车对路面的压强 C.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驾驶员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B 【解析】 【详解】
汽车的观后镜为凸面镜,凸面镜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增大驾驶员观察到的范围,故A正确;载重汽车有很多轮子,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汽车对路面的压强,从而保护路面,故B错误,符合题意;汽车轮胎刻有花纹,目的是通过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了摩擦力,故C正确;驾驶员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故D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汽车上相关的物理知识,要求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解题的关键是平时多注意观察,活用所学知识。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C.用手从地面竖直提起水桶,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 C 【解析】
A. 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已经脱离手,所以推力对它不再做功,向前运动是因为惯性,故A错误;
B. 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向上,而桶水平运动,所以拉力不做功,故B错误;
C. 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向上,水桶向上运动,符合做功的条件,所以拉力做功,故C正确; D. 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距离为零,所以不做功,故D错误. 选C.
点睛:重点是是否做功的判断,要牢记做功的两个要素,即力和距离,且距离必须是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距离.当距离为零时,用再大的力,做功也是零.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B.用力推桌子,桌子没动,是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能叫动能 B
【解析】 【详解】
A、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温度不是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唯一因素,故A错误; B、用力推桌子,桌子没动,说明桌子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桌子受力平衡,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推力等于摩擦力,故B正确;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
D、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运动的物体不仅具有动能,还可能具有势能、内能等,故D错误。 9.下列物理常数中,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沸点是100 ℃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C.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 V
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 km/s D 【解析】 【详解】
A.水的沸点随气压的改变会发生变化,气压升高沸点也随之升高,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当电压作用于人体时,会产生一定的伤害,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故C错误; 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是3×108m/s=3×105km/s,故D正确.
10.小华学习了电与磁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回忆和总结,下面是她对有关电与磁的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A.图a装置的原理可用于制作电动机 B.图b表明磁体间的斥力使列车悬浮起来 C.图c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D.图d可用来演示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B 【解析】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