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在应用域里教与学的探索
作者:唐智权
来源:《科教创新》2013年第04期
摘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做了相应的变革,提出了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克服'事实教学'的弊端,突出应用和设计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为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教学改革
传感器技术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型和高新技术密集型前沿技术之一,是现代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现代科学领域中极其重要的学科之一[1]。《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是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电一体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如何通过这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 成了我们每位高校相关课程教师必须深思熟虑的一个课题.
传感器技术的核心教学内容应该是:敏感材料,工艺结构和转换电路。让学生把这些基本的元素用到生活中去,在应用域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提高自学能力。 一、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近年来,多数教师是通过讲授、板书或结合多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忠实而完整地传输给学生,由于知识点零碎,协及面广、内容深奥,学生来不及思考,这种教学方式存在 “事实教学”的嫌凝。学生接触的是传感器原理及其结构,转换电路和实例,见不到实物,纯知识的感性认识,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效率自然就低。一节课听下来,头都大了,这样学生就会养成一种接受知识,拒绝思考、提不出问题,大家一团和气的现状。此外,在实验教学方面,简单的验证性实验,把学生培养成按部就班的操作人员,没有新问题提出与探讨。这样下去会严重的影响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感器的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又不断涌现,现有教材内容和形式跟不上科技的发展,学到东西难于结合实际情况。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转变教与学的关系,其目的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自学能力,适应科技的发展要求。 二、教学中把知识的获取过程,使其在思维中行动起来
“行动导向教学”告诉我们,要让学生都真正的“动”起来,学到的知识要在思维上表现出行动。教学过程就是要再现先知的发现过程和思维过程,别人是怎么得出这些东西来的,是导向的核心。把“理论知识模块”和“思维行动模块”两个模块紧密结合,两者都重,偏移不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