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6高一上册数学课本内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一数学课本内容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本章概述 1.教学要求

[1] 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掌握简单的含绝对值不等式、简单的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解法;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要条件. 2.重点难点

重点:有关集合的基本概念;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简单应用;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充要条件.

难点:有关集合的各个概念的涵义以及这些概念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四个二次\之间的关系;对一些代数命题真假的判断. 3. 教学设想

利用实例帮助学生正确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突出一种数学方法--元素分析法;渗透两种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掌握三种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译. 1.1 集合(2课时)

目的: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了解集合的分类及性质。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言:(实例)用到过的\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不等式2x-1>3的解集\ 如:几何中,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请浏览后下载,资料供参考,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集合与元素: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指出:\集合\如点、直线、平面一样是不定义概念。 二、集合的表示:

用大括号表示集合 {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

如:A={我校的篮球队员} ,B={1,2,3,4,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2.正整数集 N*或 N+ 3.整数集 Z 4.有理数集 Q 5.实数集 R

集合的三要素: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三、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A 记作 a?A ,相反,a不属于集A 记作 a?A (或aA) 例: 见P4-5中例 四、练习 P5 略

五、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例:由方程x2-1=0的解集;例;所有大于0且小于10的奇数组成的集合。 2.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 文字语言描述法:例{斜三角形}再见P6 ○2符号语言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 图形语言描述法(不等式的解集、用图形体现\属于\,\不属于\。 3. 用图形表示集合(韦恩图法) P6略 六、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 2.无限集

七、小结:概念、符号、分类、表示法

请浏览后下载,资料供参考,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八、作业 P7习题1.1 1.1 第二教时

一、 复习:(结合提问) 1.集合的概念 含集合三要素

2.集合的表示、符号、常用数集、列举法、描述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单元集、二元集 4.关于\属于\的概念 二、 例题

例一 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符号语言的互译,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1. 平方后仍等于原数的数集 解:{x|x2=x}={0,1}

2. 不等式x2-x-6<0的整数解集 解:{x?Z| x2-x-6<0}={x?Z| -2 3. 方程4x2+9y2-4x+12y+5=0的解集

解:{(x,y)| 4x2+9y2-4x+12y+5=0}={(x,y)| (2x-1)2+(3y+2)2=0}={(x,y)| (1/2,-2/3)} 4. 使函数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 解:{x|x2+x-6?0}={x|x?2且x?3,x?R} 例二、下列表达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Z={全体实数} 2.R={实数集}={R} 3.{(1,2)}={1,2} 4.{1,2}={2,1} 例三、设集合试判断a与集合B的关系. 例四、已知

例五、已知集合,若A中元素至多只有一个,求m的取值范围. 三、 作业 《教材精析精练》 P5智能达标训练 1.2子集、全集、补集

请浏览后下载,资料供参考,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教学目的: 通过本小节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集合的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理解补集的概念; (4)了解全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小节的重点是子集、补集的概念,难点是弄清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提出问题: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存在着两种关系:\包含\与\相等\两种关系. 二 \包含\关系-子集

1. 实例: A={1,2,3} B={1,2,3,4,5} 引导观察.

结论: 对于两个集合A和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记作A?B (或B?A);也说: 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2.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 (或B?A) 注意: ?也可写成?;?也可写成?;í 也可写成ì;?也可写成?。 3.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 φ?A 三 \相等\关系

1.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 即: A=B 2. 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A

② 真子集:如果A?B ,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 ③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④ 如果 A?B, B?C ,那么 A?C 同样;如果 A?B, B?C ,那么 A?C

请浏览后下载,资料供参考,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⑤ 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四 例题:

例一 写出集合{a,b}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例二 解不等式x-3>2,并把结果用集合表示出来. 练习 课本P9

例三 已知,问集合M与集合P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例四 已知集合M满足

五 小结:子集、真子集的概念,等集的概念及其符号 几个性质: A?A A?B, B?C ==>A?C A?B B?A==> A=B

作业:P10 习题1.2 1,2,3 1.2 第二教时

一 复习:子集的概念及有关符号与性质。

提问: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6的正约数},B={10的正约数},C={6与10的正公约数},并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 补集与全集

1.补集、实例:S是全班同学的集合,集合A是班上所有参加校运会同学的集合,集合B是班上所有没有参加校运动会同学的集合。

集合B是集合S中除去集合A之后余下来的集合。

定义: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记作: CsA 即 CsA ={x ? x?S且 x?A} 2. 全集

定义: 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

请浏览后下载,资料供参考,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6高一上册数学课本内容

高一数学课本内容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本章概述1.教学要求[1]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2]掌握简单的含绝对值不等式、简单的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解法;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wtdh9l7r58xzko02xoc4ddq3430jm00ya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