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5000 故每次訂購量=Q = 1 = 1 t t = 5,000t
Q 5,000t 一年平均存量為1(年)× Q × = 2 = 2 5,000t TQ 一年所需保管費用為 C1 × 2 = 2 × 2 ×0.1 = 500t CTQ 1 總費用 = C = 12 + AR = 500t + 20× t Q T 1 (∵ t = t 次)
1 2 我們只要使這兩種費用最少而定t即可 故以Cost就t微分 dc dt = 500 -
20 =0 t2
即每年訂購五次最好
因此訂購量 Q = 5,000t = 5,000 × 或代入前面公司
2RA Q = C1T 1 5 t2 = 20 500 = 25 1 ∴ t = 1 5 = 1,000 lbs
= 2×5,000×20 2×0.1×1
=
1,000,000
= 1,000 lbs
31
六、滯料處理 (一)滯料處理的意義
企業經營中因各種原因而發生滯料,不即時予以處理則積壓資金並占據 倉位,其損失必增加公司負擔,如因久存發生腐蝕變質等降低利用價值,將使 公司蒙受更大的損失,因此如何盡速合理處理滯存於倉庫之材料以減少公司 損失是資材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同時更應藉此加強分析發生滯料的原因,尋 求防止發生滯料之對策,加強管理,使企業經營合理化。
滯料處理的重要性可以由合理管理所追求的目的加以說明,茲予列示如
32
下:
1.使資金靈活運用
將滯料盡速予以出售或設法使用及處理,使早日回收資金以利靈活運用。 2.倉位之有效利用
滯料如果不即時予以檢討,按性質或售或利用或報廢處理則堆積越多,不
但影響倉位的利用,並增加管理上的困擾。 3.防止滯料之發生
處理滯料除采取積極的處理措施外,更重要的是就各項滯料詳細探求發生
原因,謀求防止發生之對策,予以徹底執行,以防范發生滯料於未然,如此 不發生滯料或減少發生量,總比發生了再予積處理要省的多了。 4.避免無謂的損失
大部分材料經久存均有變質或揮發或降低使用價值等,如能及時予以處理
則可避免因此發生的無謂損失。
5.完成資材管理體系的控制機能
資材管理按生產計劃及設定之用量標準編制用料計劃,實施請購、采購、
儲存及頗用之控制等,但因市場等因素之變化而發生滯存,唯有藉滯料處 理來彌補此項管理上之疏漏,並藉此了解發生之原因,作編制下期用料計 劃之修正參考,如此整個管理體系即可以聯貫。 (二)滯料定義
要進行滯料處理,應先對滯料予以定義,以便確定那些材料是屬於滯料 而應予檢討處理。
33
1.材料儲存過久,如常備原料三個月以上,物料(備品除外)六個月以上未予使用者。
2.材料品質(含型式、規格、材質、效能)不合標準,已無使用機會者。
3.材料雖仍有使用,但用料極少,而有變質之顧慮者。
4.因訂單取消、配方改善、產品淘汰、制程變果及工程變更等不再使用之 材料。
5.特定用途之剩餘材料。
(三)滯料發生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要防止滯料之發生,唯有從管理之改善與加強著手,茲就滯料發生原因 項目別應采取何種措施以防止滯料發生加以扼要說明,列示於后。
滯料發生原因項目 防 止 措 施 1.材料購入后訂單被取消或減少訂購量者之措施。 (1) 外銷方面對新客戶及新產品須俟接受客戶L/C后才發工請料。 一、訂單取消 (2) 內銷方面對新客戶俟簽約或取得訂金后才發工請料。 2.材料購入后訂單變更材料規格者,如客戶要求變更應以受訂異常事項呈報,要求客戶補償損失或不予接受。 二、市場流行變更 1. 式樣及偏好較易變化者,營業應特別注意變化及時減購材料,尤
34
其對於變化即不能利用之特用材料,平時儲存量應減至最小量,以便有變化即予停購或少購。 2. 嗜好更動時,應速設法出售產品如減價出售,以便出清庫存材料。 1. 營業對銷售預測工作應確實建立客戶資料,預測應逐一詳實填記匯總,其程序方法屬營業管理范圍,不作詳述,凡有詳實估計並每三、銷售預測偏高 月編制修正下數月預測數字,則可接近事實,偏高之機會將減至最小。 2. 資材應隨營業預測逐月修正材料之儲備工作。 1. 標準用量設定之誤差,應由測定部門加強以正確測定標準用量。 2. 每批開始生產時,即時再測定用量,如有差異應以制造異常事項四、用料量小於預算量 報告(表單),提報修正。 3. 每批完工后用量應檢討差異原因,以完工異常報告(表單),提報修正,為下批設定用料標準之用。 4. 排版或制造方式改善減少用量時,應即予修正用料標準。 1. 無法全檢但使用時可挑出不良品者,采購時應與供應商約定,可五、驗收進庫不當 以退換或退料。 2. 對各種材料應詳訂檢驗辦法,確實驗貨。 1. 易變質及腐蝕材料應確實實施先進先出。 六、倉儲管理不善 2.注意保管以免生鏽、發霉、變形、風化及揮發等。 3.雖非易變質或腐蝕亦應定期清倉調存新料。 七、生產體系變更 在變更之前應盡量將庫存料用完再行變更。 八、變更原設計
1. 加強工程設計的審核工作。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