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茶亭十番音乐的由来及艺术特色与价值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谈“茶亭十番音乐”的艺术特色与价值

郑世俊

八闽厚土积淀着无比深醇且绚丽多彩的传统文化,福州“茶亭十番音乐”便是其中的一种,与泉州的“南音”、云南丽江的“纳西古乐”一样,特色浓郁、意蕴精妙,是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瑰宝。2006年,“茶亭十番音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十番音乐”前面冠之以“茶亭”二字的由来 茶亭街自古乃福州繁盛之地,是福州城有名的手工艺街,最鼎盛时,手工艺作坊达100多家,多为前店后坊,楼上住家。其中就有专门制作民族乐器的“天华斋乐铺”(后改名“老天华”)和专门制作打击乐器的店铺,十番爱好者们常聚集于此,演奏“十番”乐此不疲。久而久之,十番乐社就应运而生了。最早的乐社名“大罗天”,成立于清乾隆年间,后随着十番音乐的兴盛,由“大罗天”的艺人分散传授,逐步分支出“鹤鸣皋”(成立于清咸丰年间)和“盛世元音”(成立于清同治年间,一说光绪年间)两大脉系,再后来“鹤鸣皋”的乐人教出了一批学生,又组织了“听月楼”、“新听月楼”、“三听月楼”等十番乐社。由于这些乐社均根植于茶亭,故外人常将这些十番乐社统称为“茶亭十番社”。

十番乐社逢年过节有着擂台比赛的传统,每逢比赛,台上各路班社丝竹齐鸣,鼓乐喧天,气氛热烈,台下市井百姓

欢声笑语,群情鼎沸,如痴如醉,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其中,评出高下,分出伯仲。清乾隆年间郑洛英的“闽山庙里夜入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槟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的诗句、清吴继箴的“十番锣鼓鸣村社,逐队分班也竞争,毕竟闽人沿旧俗,时闻爆竹杂声声”的诗句,都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各路十番乐社打擂比赛的盛况。茶亭十番乐社由于在历次打擂比赛中不断夺冠胜出而声名遐迩。影响较大的是乾隆40年在福州南校场的那场比赛,茶亭“鹤鸣皋”乐社再次拔了头彩,被誉为“正宗”。

后来发生的几件大事,让茶亭十番乐社声名远播。一是慈禧60大寿时,茶亭“鹤鸣皋”乐社应邀进京,为“老佛爷”演奏由“听月楼”乐社专门为祝寿创作的《千秋岁》。由于演出大获成功,慈禧御赐绣有“鹤鸣皋”三字的龙边锦旗。二是1922年“鹤鸣皋”乐社赴港、1931年“三听月楼”乐社赴港,均为英国女皇加冕仪式而演奏。“三听月楼”同时还到了台湾、东南亚新加坡等地演出并授艺,在海外侨胞中引起很大反响。

综上所述,福州十番音乐的发祥地和鼎盛期均在茶亭,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十番音乐”之前冠之以“茶亭”二字,乃实至名归。

二、茶亭十番音乐的艺术特色

一提起“十番”,人们耳边即响起那舒缓悠雅或高亢激

越的旋律,使人融入其中,如醉如痴;一提起“十番”,人们眼前便浮现出村社境巷庙会节庆时“十番”队伍且行且奏,载歌载舞那喧嚣热闹的场面。

十番音乐从龙灯舞的打击乐发展而来。在很早前,福州民间就盛行“舞龙灯”,市民不但爱看舞龙灯表演,也喜欢上为舞龙灯伴奏的打击乐。后来,这种用来伴奏的打击乐逐渐分化出来,成为单独演奏。继而又融入了丝竹乐器,使十番音乐锦上添花。“十番”乐器主要有十种,其中打击乐器有大小锣、大小钹、清鼓、狼帐(也称杖鼓、狼串、弄杖)、云锣;丝竹乐器有笛子、逗管(也称斗管、头管)、椰胡。后来有的乐队加进了笙、双清、小三弦、小木鱼等。

十番曲牌主要来源于民间小调、哗牌(唢呐曲)以及从戏曲、曲艺歌曲曲调中汲取养分,经过艺人改编创作发展而成。十番音乐保存下来的曲牌有近百首,其中流传较广的有《东欧令》、《西江月》、《南进宫》、《北云敖》、《月中桂》(简称东西南北中)五大曲牌和《雁来红》、《秦楼月》、《海底天》(今多称水底天)、《一枝花》、《莲花串》、《石榴花》、《万年欢》、《玉芙蓉》、《五凤吟》、《朝天子》、《将军令》等。十番音乐的曲牌不少都有一定的内容,每首曲牌都表现了一定的意境,有的还表现了古老的传说及故事的情节。譬如《水底天》,表现了诗人李白的怀才不遇,以及为诗人呜不平的情感。乐曲音调高亢豪放,是诗人性格的真实写照,乐曲充分

表达了民众对封建统治者愤愤不平的心声。

茶亭十番音乐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1、乐器音色独特。逗管、椰胡、狼帐、云锣等,音色个性鲜明,穿透力强,音量宏大,即使在露天演奏,几里外也能清晰听到乐声。逗管音色富有磁性,声音可塑性强,既可表现激昂热烈的情绪,也能抒发悲凉哀怨的情怀,与笛子搭配,可获得厚实而饱满的音响效果。椰胡的音色厚实粗犷,略带沙哑,不失甜美;大钹闷击、小钹清脆、大锣雄浑,小锣尖脆,云锣响亮,狼帐通透,所有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的音响,音韵别具一格,其妙无穷。

2、演奏形式新颖。主要分为室外行奏和室内坐奏两种(还有一种“舞奏”,较为少见)。行奏时,前堂为打击乐器,排成三列:中列街彩(队旗)在前、云锣在后;左列前大锣、中小锣、后狼帐;右列前大钹、中小钹、后清鼓。后堂排两列,与狼串、清鼓对齐:两支笛子在前,两支逗管在中,两把椰胡在后。室内坐奏时,前堂为丝竹乐器,摆成八字形,中间为两支笛子,左右两边为两支逗管,靠近台前左右为两把椰胡。后堂一排为打击乐,从左到右顺序为云锣、小锣、大锣、清鼓、大钹、小钹、狼帐。随着时代变迁,乐队人数多了,椰胡有所增加,笛子、逗管基本上还保留成双成对。行奏是十番音乐早期的主要形式,乐队沿街且行且奏,妙趣横生,更增添了节庆的欢乐,这种形式也深受市井百姓的欢

迎。

3、旋律优美动听。十番音乐的曲牌较为多元,旋律优美,对比强烈,既有舒缓温和的一面,亦有刚劲热情的一面,时而高亢激越如电闪雷鸣,显得热烈、粗犷;时而舒缓婉转似小桥流水,显得悠雅、抒情,使人融入其中,如醉如痴。

4、节奏顿挫分明。十番音乐早期以行奏为主,乐队且行且奏,左脚着地的那个音特别突出,听起来近似顿音,笛子加个气口,椰胡则用煞弓(音头用推弓)来演奏,故而形成了顿挫分明的节奏。

5、速度变化井然。十番曲牌均为慢起,散板式地由笛子吹出几组装饰音,引出逗管、椰胡、狼帐、云锣等乐器以碎音加入,上板后,打击乐夹置其中,速度由慢渐快,逐步将乐曲推向高潮。此时,金革与丝竹齐鸣,喧而不闹,响而不噪,情绪跌宕起伏,音乐对比强烈,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6、前后堂配合默契。十番多半曲牌都是开始处先打一套开头锣鼓,接下去演奏乐曲,乐曲中多含“夹腹”(打击乐器与丝竹乐器一起演奏),乐曲尾部常有一段打击乐单独演奏段落。在整首乐曲演奏过程中,打击乐与丝竹乐配合默契,时分时合,分奏时各显其妙,合奏时水乳交融,妙韵无穷。

三、茶亭十番音乐的价值

除了上述的艺术特色(即艺术价值)之外,茶亭十番音

茶亭十番音乐的由来及艺术特色与价值

浅谈“茶亭十番音乐”的艺术特色与价值郑世俊八闽厚土积淀着无比深醇且绚丽多彩的传统文化,福州“茶亭十番音乐”便是其中的一种,与泉州的“南音”、云南丽江的“纳西古乐”一样,特色浓郁、意蕴精妙,是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瑰宝。2006年,“茶亭十番音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十番音乐”前面冠之以“茶亭”二字的由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wkvw0mz2902tjb2ixwe3xy6q955i0014s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