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识字归类能力培养论文
概要: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让学生利用归类识字的方法,启发学生想象,从而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再到从归类中发现规律、运用规律,从而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归类识字的方法,拓展汉字的学习范围。
归类识字是提高课堂识字效率的途径之一。归类识字是很好的识字方法和指导方法。在教材中,一课少则有七八个汉字的识记任务,多则有十五六个汉字的识记任务,如果只是带着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读、记忆,说完这个字说下一个字,确实不便于学生进行记忆。但是如果能把要认的这些字归归类、分分组的话,就会好得多了!比如,一课的生字中有几个字可以用同样的识字方法进行记忆,那么学生在说出其中一个字的识字方法时老师就可以顺势引导说出同种方法记忆的另几个字;再比如,在要认的这些生字中有几个字的结构、偏旁是一样的,也可以把它们归为一类指导学生记忆;另外像一课中同时出现了两个同音字或形近字,也可以把他们放在一起,通过让学生比较进行记忆。学生一至二年级要学习近两千个常用汉字。这么多汉字在学生的脑子里堆积在一起,就会出现返生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在三至四年级表现的特别明显。通过教学实践,我發现,帮助学生学会将生字归类,学生识记的汉字要牢固得多。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归类识字能力呢?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总结了如下方法:
一、利用归类识字中认识同族字的特点,尝试打破常规,让学生根据词语,运用规律,自己研究归纳出生字。
如在低年级教材中,教给学生基本字“包”,让学生掌握音、形、义。再让学生找出带有“包”的熟字“跑”,作为例字引导学生发现:“跑”是用两部分合起来表示的,“足”与字的意思有关,“包”与读音差不多。接着出示新词:水( )、火( )。学生借助声旁“包”宇,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自己试着创造出这几个生字。然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创造的字,并说出理由,又在班上交流。这样的设计,打破了归类识字课的一般做法,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规律,运用规律识字,把学生当作探求知识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活动,其意义已超过了识字教学本身,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二、制作音序生字表,将学生方音影响重的音节归类整理出来,解决方言问题,帮助学生正字音。
由于方言的原因,在我带过的班级中,学生几乎zh、chi、shi和z、c、s不分,经常把zi、ci、si读成了zhi、chi、shi,很明显,只要区分开了声母,学生自然就会纠正带有这两个读音的汉字,所以,在学生学习了一定量的生字以后,我指导他们制作一张按音序排列的生字表,将学生方音影响重的音节归类整理出来,然后经常带领学生去读,这样一来,学生们读得准多了,同时又减少了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像前面讲的zh、chi、shi和z、c、s的情况,学生将音节中声母是zh、chi、shi和z、c、s的生字全部找出来,做成一张生字表,以后遇到新学的汉字又添加到这个表中去。此举使学生对自己的方音情况形成强刺激,因而,学生的生字掌握得更加牢固了,误读、误写情况大大减少。
三、让学生利用“按部件归类”的语文实践活动,使相同部件总集合,帮助学生记字形。
在识字学习的同时,我注意让学生收集汉字的常见部件,并且进行“按部件归类”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在学到“堆”字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问学生,“堆”字右边的部分我们在哪儿看到过,当学生通过努力回忆,说出“准”“谁”“难”的时候,我及时将它们写在黑板上,再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抄写在书上。一次,二次,久而久之,使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眼光变得很开阔,不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而是一组字一组字地学,学一个字,复习一组字。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到了学期末,我再把相同部件的字进行总集合,帮助学生强化印象。许多学生把平时的归类做成一张汉字归类总表,和前面的音序表一起复习生字,效果就更明显了。 四、将特殊的字也归类整理到一起,通过形象识记,正确掌握生字,易混部分分得清。
有些特殊的字──像很多独体字,部件基本相同的,还有一些会意、象形、指事字──学生是非常容易混淆的。假如将这些特殊的字也归类整理到一起,通过形象识记,应该能够帮助学生正确掌握生字。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我将
“辩”“辨”“辫”放在一起的时候,學生很快注意到了它们的不同,在通过教师自己编的顺口溜:争辩要说话,“辩”字言(讠)中间;分辨出长短,“辨”字分点撇(丶丿);扎根麻花辫,“辫”字绞丝旁(纟)。这样一来,学生就记得很清楚了。
总之,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让学生利用归类识字的方法,启发学生想象,从而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再到从归类中发现规律、运用规律,从而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归类识字的方法,拓展汉字的学习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