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练习题 新人教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第13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朗读节奏划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kē)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zhǎng)精神。 【注释】

⑴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我)。

⑵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⑶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年)冬应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⑷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到:到达。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⑹侧畔:旁边。

⑺沉舟、病树: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⑻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⑼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主题思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诗歌鉴赏题】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诗中借用典故的一联,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2分)

7、下列对颈联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沉舟”“病树”是诗人的自嘲,其中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B.“千帆过”“万木春”,形象表明诗人对自己拥有光明前途充满信心。 C.“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诗人豁达襟怀。 D.蕴含了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一)6 、对友人无尽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现实的无限悲痛、惆怅之情。 7 、B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1.“翻似”在诗中的意思是。(2分)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所到的地方。 B.“闻笛赋”借嵇康《思旧赋》体现怀念之前 C.以“烂柯人”表达诗人遭贬23年的感慨。 D.全诗表达诗人虽遭贬谪但依然乐观的精神。 1.(2分)倒好像 2.(2分)B

(三)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6、下列对本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人在扬州写了本首诗来酬答白居易的赠诗。 B、诗人离开巴山楚水之地已经二十三年了。

C、诗人在巴山楚水听到了吹笛声,勾起了他对白居易的思念。 D、诗人用敬酒来感谢白居易为自己唱歌。

7、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分)

(三)A 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 (四)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6.尾联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2分) 7.对诗中颈联理解不恰当的一项()(2分)

A.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迅速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B.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豪迈胸襟。 C.暗示事物在迅速发展,相信未来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沉舟”“病树”和“千帆”“万木”对比,表达诗人哀伤自己的情感。 (四)振作 D

(五)、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6、“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是指(人名)。(2分)

7、下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揭示的哲理最相似的一项是()(2分)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

2024-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练习题 新人教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第13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朝代】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wa3b5kwg07f1wl0k4bu3bj0w6iihw013o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