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论高校的创新教育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高校的创新教育

作者:李龙强

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7年第04期

江泽民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高等院校也是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高校开展创新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推动教育创新,推动传统型高等教育向创新型高等教育转型。

一、创新教育与创新型教育

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或创造力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意义上的创新教育,它是根据创造学所揭示的规律把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通过课题教学、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的教育。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新的形势下,传统型教育必须向创新型教育转变。创新型教育是指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关键,在教学模式、教育体制等各个方面都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创新型教育的先导,是促进传统教育向创新型教育转化的催化剂。创新型教育就是培养乐于创新、善于创新、以创新报国为己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教育。

1.要实现传统型教育向创新型教育的转型,就必须努力克服传统型教育的弊端。这些弊端表现在:在教育目的的方面,只注意应试型、知识型人才培养;忽视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内容方面,忽视了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技能的培训;在教育组织形式方面,过分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忽视走出课堂的观察课、实习课、社会调查课和基础丰富可行的创造性教学形式;在师生关系方面,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主动性的发挥;在教材使用方面,过分强调教材的全国统一性和稳定性,忽视了教材的特色和不断更新;在知识结构方面,过分强调书本知识,而且是专业口径窄、学科比较单一的知识,忽视了知识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在能力培养方面,较少注意能力培养,只是局限于培养的记忆能力,推理能力等逻辑思维能力,忽视了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评价标准方面,过分强调智力考试分数的作用,忽视了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时间技能的评价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要实现传统教育向创新型教育的转型,就必须实行教育创新。江泽民指出:“要改革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生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

二、全方位多渠道开展高校创新教育

我们一定要克服等靠要的心理,立即着手,积极推进。要坚持全方位、多渠道的原则: 全方位,就是要纠正创新教育等于开设一门创造学课程的错误观念,要求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活动并重,创造性技能培养与创造性人格培养并重。

多渠道,就是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创新教育方式。首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或参加小发明、小创新、小创意、小创作、小论文等“五小”发明创造活动;积极参与社会调查、科技作品竞赛、科技成果展览等创造活动。其次对于师资缺乏的高校要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方针,一方面把有潜力的教师送出去培训;另一方面请创造学方面的专家来校讲学,或者播放其讲学的光盘。再者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中国发明学会、中国创造学会;支持学生成立创造创新社团,促进创新教育。

三、营造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高校不是空中楼阁,创新教育也不能只在高校单打独斗。要努力营造一个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创新教育纳入议事日程。创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到中学,常抓不懈。要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把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高考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要加强对创新能力考察、评估方法的研究。要高度重视师范院校的创新教育,要为中小学培养一支具有很强教育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2.国家可将教师节同时命名为创新节,一日双节。将教育与创新紧密联系,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教育、重视创新的舆论氛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可以制定并颁布《创新促进法》,用法律手段来引导、规范创新活动,维护创新者的合法权利。修改知识产权法,提出“创新权”的法律概念,将创新权与专利权、商利权、著作权、邻接权等并列,成为知识产权的新类型。所谓“创新权”是指除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邻接权等之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并保护的权利人对特定的知识创新成果拥有的人身权与财产权的统称。对于学术期刊国家应加强管理,要通过一定的措施,引导知识分子将聪明才智真正用到知识创新上面来。建议在刊发时每篇论文、报告的著作者标明自己成果的创新点。总之,要坚持把创新精神贯穿到各个环节,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维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

论高校的创新教育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论高校的创新教育作者:李龙强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7年第04期江泽民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高等院校也是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高校开展创新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推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w73a1bxq10vngk58yua7wp9920czo00zs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