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八章消化系统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八章 消化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 消化系统及其部位

1、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1.1 消化管:口腔、咽、食管 上消化道(鲜血)

胃、小肠、大肠、肛门 下消化道

(酸化的暗红色血)

1.2 消化腺:唾液腺、食管腺、胃腺、肠腺 混合在粘膜中

肝脏、胰脏 独立地脏器

2、部位:

除上消化道外,其余器官均在腹腔内(书 P189,图8-1)。 二、 消化系统的作用及生理意义 1、 生理意义|:

机体不断从外界获取食物/营养,供生长、生殖、修补组织及维持体温等。 2、 作用

2.1 消化:食物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管内降解为可被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这

一过程。

A、 消化形式:物理性——切割、挤压、混合

化学性——消化液中的酸、碱成份(HCl等) 生化性——消化液中的酶类 微生物——主要在大肠内

B、 消化部位:腔消化——在消化管道内进行

膜消化——食糜与消化管道内膜紧密接触 细胞内消化——在细胞内及酶的参与下

2.2 吸收:食物的可吸收部分透过消化管壁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

程。

2.3 内分泌及免疫:近年发现,消化管道的某些细胞分泌类激素和免疫因子,参

与机体功能的调节。 三、消化管的基本特点

1、 活动特点:根据其器官的部位、结构、和功能划分(下节分述)。eg: ? 口腔: 接收和咀嚼食物 ? 咽、食管:吞咽和运输食物

? 胃:储藏、消化食物

食物消化的主要部位:胃、小肠

食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结肠前段(水分)

2、 基本运动形式:蠕动——一个收缩环沿着消化管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它推

动食物前进(扩张 + 收缩 )

3、 神经支配: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以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为主。 4、 基本结构:除口腔外,一般分为4层(P188) 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外膜

5、 消化管的平滑肌特点:其运动是由管壁肌层的收缩完成的。共五条(P190)。 四、消化腺的分泌

1、 消化腺功能:分泌消化液

2、 消化液:主要由水、无机盐、少量有机物组成。

3、 分泌量:很大

4、 消化酶及分泌器官:P191,表8-1

第二节 口腔内的消化 一、 口腔:P192-195(自学为主)

对食物进行机械和化学性加工。 1、 唇:摄取食物

2、 牙:咀嚼(粉碎食物并使之与唾液混合) 3、 舌:搅拌与吞咽

4、 咽与食管:吞咽与输送 二、 唾液腺与唾液

1、 唾液腺:三对——腮腺、下颌腺、舌下腺 3、 唾液: 无色、无味、近中性,

水-99%,酶-唾液淀粉酶 成人日分泌量:1.0~1.5L

第三节 胃内的消化* 一、 胃的形态结构

1、胃的位置与结构:位于正中线偏左侧。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呈袋状。 1.1 成年人胃的容量:1-2升。

1.2 结构:喷门:上端接食管——喷门部(胃底与胃体) 幽门:下上端接十二指肠——幽门部(胃窦) 胃小弯:胃前后壁相连的上缘下凹 胃大弯:胃前后壁相连的下缘上凸

A、 胃壁:肌层分为三层——内斜肌、中环肌、外纵肌

B、 胃腺:主要分布在胃底与胃体,由胃粘膜凹陷而成。主要有三种细胞 ?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 壁细胞:分泌盐酸,内因子(Vit B12吸收) ? 颈粘液细胞:分泌粘液 二、 胃液的性质、成份、作用

1、 性质:无色、酸性液体,PH=0.9~1.5;

分泌量:成人每日=1.5~2.5L

2、 成份、作用(P196)

2.1 盐酸: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酸性环境 杀死随食物进入的细菌 促进胰液、肠液、胆汁分泌 帮助小肠对铁、钙的吸收

2.2胃蛋白酶:将食物蛋白质初步分解为标、胨

2.3粘液:呈弱碱性,中和胃酸;覆盖粘膜表面,润滑和保护 三、 胃的运动

1、 运动的功能:暂时储存食物

消化食物

将食糜逐步向十二指肠推送

2、 运动的形式:P197-198

容受性舒张 紧张性收缩

蠕动

3、 排空:P198 4、 呕吐:P198

第四节 小肠内的消化* 一、 小肠的位置与形态

位于腹腔内(盘旋状),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上接幽门,下连大肠和盲肠。成人约5~6m长。分为

1、十二指肠:位于上腹部后壁,胰、胆管开口于此 2、空肠:位于中、下腹部后壁,长度为空回肠的2/5, 3、 回肠:同,长度为空回肠的3/5,食糜在此停留3~5h 二、 胰

1、 位置与形态:为一狭长的粉色带状腺体,位于胃后方,分头、体、尾三部。

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双重功能。 2、 胰液的性质、成份、作用

2.1 性质: 无色、无味的碱性液体,PH=7.8~8.4,

分泌量: 成年人每日=1~2L

2.2 成份、作用:

A、 胰淀粉酶(?-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无需激活。

B、 胰脂肪酶:将脂肪分解为甘油、脂肪酸;它在胆盐存在的条件下,活性

增强。

C、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标、胨、肽、氨基酸;后者有强

的凝乳作用;其酶原在肠激酶/胰蛋白酶作用下致活。 D、 COH+:中和进入小肠的胃酸 三、 胆汁和肝的功能 1、 位置与形态:

? 肝主要位于腹腔右上方,分为左右两叶; ? 色泽:红褐色,质地柔软

? 肝门:肝内侧下部中央横沟内血管、神经出入

? 肝小叶:肝实质被结缔组织分割成许多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 胆囊:位于肝左侧纵沟内;储存胆汁 2、胆汁的性质、成份、作用

2.1 性质:粘稠、带苦味的弱碱性的有色液体;由金黄色~深绿色;PH=7 .4

分泌量:成年人每日约0.8~1L(由肝脏生成)

2.2 成份、作用: P201

A、 成份:胆盐、胆酸、胆固醇、脂肪酸、卵磷脂、胆色素

B、 作用: 主要是胆盐、胆酸的作用,对脂肪消化、吸收意义重大。 ? 激活胰脂肪酶,使其分解脂肪的速度加快

? 胆盐、胆固醇、卵磷脂乳化脂肪,使脂肪乳化成微粒,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

用面积

? 胆酸与脂肪酸结合,可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 胆汁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A、D、E、K) ? 胆汁中和部分胃酸(十二指肠处) ? 胆汁促进自身分泌(体液调节方式) 3、肝的主要功能:P201

3.1 代谢功能:包括三大代谢、维生素代谢、激素类代谢、激素/活性物质的生成等

3.2 解毒功能: 3.3 产热功能:

四、 小肠液的作用与小肠运动

由小肠粘膜内的肠腺直接开口于粘膜表面的绒毛之间,分泌于管腔。 1、小肠液的性质、成份、作用: 1.1 性质: 弱碱性液体,PH=7.6

分泌量:成年人每日=1~3L

1.2成份、作用:P201下段

1.3 分泌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局部机械和化学刺激 2、 小肠运动:P201 2.1 分节运动 2.2 蠕动 2.4 摆动

第五节 大肠内的消化 一、 大肠的形态结构 P202

1、 结构:前与回肠连接,终止于肛门;长约1.5m,分为盲肠、升结肠、横结

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管径较粗。 特点:二条,P202

2、 形态特点:三条,P202 二、 大肠内的作用

1、 大肠液是碱性粘稠液体,PH=8.3~8.4 2、 分解作用:见书

3、 合成与分泌作用:肠道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B、K,分泌代谢产物 三、 大肠运动及排粪 P203

第五节 吸收* 一、 吸收部位

1、 口腔、食管:实际上不吸收 2、 胃: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

3、 小肠:是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

4、 大肠:吸收水分、盐分,及维生素B、K 二、 小肠吸收部位的形态特征及功能

1、 环形皱壁:由小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向管腔内突起 2、 绒毛:皱壁上的指状突起

3、 微绒毛:由粘膜上皮细胞顶端的细胞游离面形成——纹状缘 4、 中央乳糜管:始于绒毛顶端,具有较大的通透性 5、功能:增加肠壁与食糜的接触面积,便于吸收 三、 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P205

一般来说,十二指肠、空肠吸收大部分糖、蛋白质、脂肪的消化产物;回肠能主动吸收胆盐和Vit12 第七节 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一、 神经调节

1、 消化腺分泌的调节 P206

1.1 唾液分泌的调节 A、非条件反射调节

B、条件反射调节:自然条件反射、后天条件反射 1.2 胃、胰、胆汁分泌的调节——反射调节 2、 消化管运动的调节 P207 2.1 局部调节: 2.2 整体调节:

2.3 高级中枢的参与(大脑皮层的调控) 二、体液调节 P208-209

主要是由消化管自身产生的内分泌物质来完成。

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 概述

物质和能量总是密切相关的,所有的物质都蕴藏着一定的化学能。物质的新陈代谢也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合成代谢时吸收能量,而分解代谢时则释放能量。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是新陈代谢的二个方面。二者永远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人体能量的进出:

食物(糖、蛋白质、脂肪)的化学能

散发的热能+完成的机械功+化学能的储备

能量交换:机体每天所消耗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向体外散失,一小部分以机械能的形式出现。测定能量代谢也是临床上检测某些疾病的一项指标。 二、能量代谢的影响因素及基础代谢 1、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P219 1.1 肌肉活动 1.2 食物产热

1.3 精神与情绪的状态 1.4 环境温度

2、基础代谢:人体处在清醒安静状态时,不受肌肉活动、食物、 精神状态、环境温度因素影响下的能量代谢。 2.1 测定条件:清晨空腹(12h未进食) 人出于安静清醒状态 室温在18~25?C

2.2 基础代谢率: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身体的产热量; 单位=kcal/m2体表面积?h

成年人的基础代谢率比较稳定,但男性一般高于女性;老年人有所下降,而儿童则较高。(表9-4,P220)

2.3 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三、肌肉活动与能量代谢 P220

第二节 体温调节 一、 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

是正常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基本保证

机体深部的体温相对恒定,昼夜温差不超过1?C 人正常体温约37?C,女性略高于男性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不完善,体温易受环境影响而波动

第八章消化系统

第八章消化系统第一节概述*一、消化系统及其部位1、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1.1消化管:口腔、咽、食管上消化道(鲜血)胃、小肠、大肠、肛门下消化道(酸化的暗红色血)1.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w6t03kbh747hq70zb090vngk58yua010c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