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优秀全套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结:以后有涉及到“动点到定点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时”最好的方法是采用求轨迹方程的思路,但是这种方法计算量比较大;

解法二运算量比较小,但应注意到会不会是标准方程,即如果三个数据可以符合课本例4的关系的话,那么其方程就是标准方程,否则非标准方程,则只能用解法一的思维来解。

例4、设AB是过椭圆右焦点的弦,那么以AB为直径的圆必与椭圆的右准线( ) A.相切 B.相离 C.相交 D.相交或相切 分析: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

解:设AB的中点为M,则M即为圆心,直径是|AB|;记椭圆的右焦点为F,右准线为l; 过点A、B、M分别作出准线l的垂线,分别记为d1,d2,d由梯形的中位线可知d?d1?d2 2又由椭圆的第二定义可知

|AF||BF|?e?e即|AF|?|BF|?e(d1?d2) d1d2又?d?d2|AB||AF|?|BF||AB|??e?1且0?e?1?d?故直线与圆相离 2222x2y2??1的上任意一点,F1、F2分别为左右焦点;且A(1,2)求例5、已知点M为椭圆

25165|MA|?|MF1|的最小值

35分析:应如何把|MF1|表示出来

3a225??,作MD?l1于点D,记d?|MD| 解:左准线l1:x??c3由第二定义可知:

|MF1|c335?e?? ? |MF1|?d ? d?|MF1| da553故有|MA|?5|MF1|?|MA|?d?|MA|?|MD| 325 3所以有当A、M、D三点共线时,|MA|+|MD|有最小值:1?即|MA|?528|MF1|的最小值是

33变式1:3|MA|?5|MF1|的最小值; 解:3|MA|?5|MF1|?3(|MA|?

528|MF1|)?3??28 3326 / 73

3|MA|?|MF1|的最小值; 5D 33532828解:|MA|?|MF1|?(|MA|?|MF1|)?? ?553535变式2:

巩固练习

FM A 1.已知 是椭圆

离为_____________.

上一点,若 到椭圆右准线的距离是 ,则 到左焦点的距2.若椭圆 的离心率为 ,则它的长半轴长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 课后作业

2.1或2

1.例题5的两个变式;

2. 已知 , 为椭圆 上的两点, 是椭圆的右焦点.若 ,

的中点到椭圆左准线的距离是 ,试确定椭圆的方程.

解:由椭圆方程可知 、两准线间距离为 .设 , 到右准线距离分别为 , ,

由椭圆定义有 ,所以 ,则 ,

中点 到右准线距离为 ,于是 到左准线距离为 , ,所求椭

圆方程为 思考:

27 / 73

1.方程2(x?1)2?(y?1)2?|x?y?2|表示什么曲线?

(x?1)2?(y?1)222?解:??1;即方程表示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常数

2|x?y?2|22(且该常数小于1)?方程表示椭圆 例Ⅱ、(06四川高考15)如图把椭圆的长轴AB分成8等分,过每个等分点作x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分于P1,P2?P7七个点,F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则|P1F|?|P2F|???|P7F|= 解法一:e?c35?,设Pi的横坐标为xi,则xi??5?i不妨设其焦点为左焦点 a54|PiF|a2353c3?e??得|PiF|?e(xi?)?a?exi?5??(?5?i)?2?i 由

c544da53|P1F|?|P2F|???|P7F|?2?7?(1?2???7)?35

4解法二:由题意可知P1和P7关于y轴对称,又由椭圆的对称性及其第一定义可知

|P1F|?|P7F|?2a,同理可知|P2F|?|P6F|?2a,|P3F|?|P5F|?2a,|P4F|?a

故|P1F|?|P2F|???|P7F|?7a?35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28 / 73

2. 椭圆中焦点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日期:

定义:椭圆上任意一点与两焦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焦点三角形。

x2y2性质一:已知椭圆方程为2?2?1(a?b?0),两焦点分别为F1,F2,设焦点三角形PF1F2中

ab?F1PF2??,则S?F1PF2?b2tan?2。

2?(2c)2?F1F22?PF1?PF2?2PF1PF2cos?2?(PF1?PF2)2?2PF1PF2(1?cos?) ?PF1PF2?(PF1?PF2)2?4c22(1?cos?)4a2?4c22b2 ??2(1?cos?)1?cos??S?F1PF21b2??PF1PF2sin??sin??b2tan 21?cos?2x2y2性质二:已知椭圆方程为2?2?1(a?b?0),左右两焦点分别为F1,F2,设焦点三角形

abPF1F2,若?F1PF2最大,则点P为椭圆短轴的端点。

证明:设P(xo,yo),由焦半径公式可知:PF1?a?exo,PF1?a?exo 在?F1PF2中,cos??PF1?PF1?F1F22PF1PF2222?(PF1?PF2)2?2PF1PF2?4c22PF1PF2

4a2?4c24b22b2 ??1??1=2?1 222PF1PF22(a?exo)(a?exo)a?exo2?a2 ??a?x0?a ?xo

x2y2性质三:已知椭圆方程为2?2?1(a?b?0),两焦点分别为F1,F2,设焦点三角形PF1F2中

ab?F1PF2??,则cos??1?2e2.

29 / 73

证明:设PF1?r1,PF2?r2,则在?F1PF2中,由余弦定理得:

r12?r22?F1F2(r1?r2)2?2r1r2?4c22a2?2c2 cos?????1

2r1r22r1r22r1r22a2?2c22a2?2c22?1??1?1?2e. 命题得证。 ?2r1?r222a2()2x2y2(2000年高考题)已知椭圆2?2?1(a?b?0)的两焦点分别为F1,F2,若椭圆上存在一点

abP,使得?F1PF2?1200,求椭圆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简解:由椭圆焦点三角形性质可知cos120?1?2e.即?于是得到e的取值范围是?0221?1?2e2 , 2?3?,1?. ??2?x2y2性质四:已知椭圆方程为2?2?1(a?b?0),两焦点分别为F1,F2,设焦点三角形PF1F2,

ab?PF1F2??,?PF2F1??,则椭圆的离心率e??PF1F2??,?PF2F1??,

由正弦定理得:

sin(???)。

sin??sin?F1F2sin(180o????)?PF2sin?

?PF1sin?

由等比定理得:

F1F2sin(???)?PF1?PF2sin??sin?而

F1F2sin(???)?PF1?PF2csin(???)2a2c, ∴e??。 ?asin??sin?sin(???)sin??sin?sin??sin?已知椭圆的焦点是F1(-1,0)、F2(1,0),P为椭圆上一点,且|F1F2|是|PF1|和|PF2|

的等差中项.

(1)求椭圆的方程;

(2)若点P在第三象限,且∠PF1F2=120°,求tanF1PF2.

30 / 73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优秀全套教案

小结:以后有涉及到“动点到定点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时”最好的方法是采用求轨迹方程的思路,但是这种方法计算量比较大;解法二运算量比较小,但应注意到会不会是标准方程,即如果三个数据可以符合课本例4的关系的话,那么其方程就是标准方程,否则非标准方程,则只能用解法一的思维来解。例4、设AB是过椭圆右焦点的弦,那么以AB为直径的圆必与椭圆的右准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w4zv9ek2q0zdc523xwm17c19373ml00gp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