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如图②,连接BG、DE,相交于点H,请判断BG和DE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2)如图②,连接AC,在旋转过程中,当△ACG为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旋转角α的度数;

(3)如图③,点P为边EF的中点,连接PB、PD、BD,在正方形CEFG的旋转过程中,△BDP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5.(12分)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C,y=x交于点A,点B、且与直线l2:以线段AC为边在直线l1的下方作正方形ACDE,此时点D恰好落在x轴上.

(1)求出A,B,C三点的坐标. (2)求直线CD的函数表达式.

(3)在(2)的条件下,点P是射线CD上的一个动点,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O、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四、附加题(每小题0分,共10分)

26.设m是满足不等式1≤m≤50的正整数,且关于x的二次方程(x﹣2)2+(a﹣m)2=2mx+a2﹣2am的两根都是正整数,则正整数m的个数为 .

27.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为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点A1的坐标为(1,,过点A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D1,以A1D1为边作正方形A1B1C1D1;过点C1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A2,交x轴于点B2,以A2B2为边作正方形A2B2C2D2;过点C2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A3,交直线l于点D3,以A3D3为边作正方形A3B3C3D3,…,按此规律操作下所得到的正方形AnBn?nDn的面积是 .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交通标志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 ) A.

B.

C.

D.

【分析】结合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即可. 【解答】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 B、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正确; 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2.(4分)把代数式2x2﹣18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A.2(x2﹣9) C.2(x+3)(x﹣3)

B.2(x﹣3)2 D.2(x+9)(x﹣9)

【分析】首先提取公因式2,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即可. 【解答】解:2x2﹣18=2(x2﹣9)=2(x+3)(x﹣3).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分解因式,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

3.(4分)一元二次方程x2+4x+1=0配方后可化为( ) A.(x+2)2=5

B.(x﹣2)2﹣5=0 C.(x+2)2=3

D.(x﹣2)2﹣3=0

【分析】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侧,再把方程两边加上4,然后把方程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形式即可.

【解答】解:x2+4x=﹣1,

x2+4x+4=3, (x+2)2=3.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x+m)2=n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4.(4分)化简

的结果为( )

A.﹣ B.﹣y C. D.

【分析】先因式分解,再约分即可得. 【解答】解: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约分,由约分的概念可知,要首先将分子、分母转化为乘积的形式,再找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式并约去,注意不要忽视数字系数的约分. 5.(4分)关于x的分式方程A.﹣3

B.﹣5

有增根,则a的值为( )

C.0

D.2

【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由分式方程有增根,确定出x的值,代入整式方程计算即可求出a的值.

【解答】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x﹣2=a, 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x+3=0,即x=﹣3, 把x=﹣3代入整式方程得:a=﹣5,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确定后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②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

6.(4分)如图,把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线段CD,其中A,B的对应点分别为C,D.已知A(﹣1,0),B(﹣2,3),C(2,1),则点D的坐标为( )

A.(1,4) B.(1,3) C.(2,4) D.(2,3)

【分析】根据点A、C的坐标确定出平移规律,然后根据规律求解点D的坐标即可. 【解答】解:∵A(﹣1,0)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2,1), ∴平移规律为横坐标加3,纵坐标加1, ∵点B(﹣2,3)的对应点为D, ∴D的坐标为(1,4).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 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本题根据对应点的坐标确定出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7.(4分)如图,A、B两地被池塘隔开,小康通过下列方法测出了A、B间的距离:先在AB外选一他点C,然后测出AC,BC的中点M、N,并测量出MN的长为18m,由此他就知道了A、B间的距离.下列有关他这次探究活动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AB=36m B.MN∥AB C.MN=CB D.CM=A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判断; 【解答】解:∵CM=MA,CN=NB, ∴MN∥AB,MN=AB, ∵MN=18m, ∴AB=36m, 故A、B、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锻炼了学生利用几何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1)如图②,连接BG、DE,相交于点H,请判断BG和DE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连接AC,在旋转过程中,当△ACG为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旋转角α的度数;(3)如图③,点P为边EF的中点,连接PB、PD、BD,在正方形CEFG的旋转过程中,△BDP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w2xz0tdza9d31q9p63i6j6mw9sjhs00dp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