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真正的自己
了解真实的自己,正视客观的事实
巴纳姆效应-人贵在自知,难在自知
? 故事缘由:“巴纳姆效应”是以著名魔术师费尼公司·泰勒·巴纳姆来命名
的,他曾经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 专家总结:人们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因果定律-任何一种结果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
? 故事缘由:“因果定律”是由著名哲学家格拉底提出的,又称为因果法则,
指无论哪一方面的成功或是失败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一定因果关系的必然,即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某个理由,每个结果都有特定的原因,这个法则非常深奥且极大影响力,以致世人将其称之为人类命运的“铁律”。 ? 专家总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
瓦拉赫效应-找到自己的最佳出发点
? 故事缘由:“瓦拉赫效应”是以著名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命
名的,瓦拉赫曾一度被学校公认为最笨拙的学生之一,后来这个在文学艺术方面被公认为“不可造就之材”,在化学领域里十分地成功。
? 专家总结:人的智能发展会呈现出不均衡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强
点和弱点,能够找到智能强点中的最佳点,自身隐藏的潜力便能得到极致的发挥,进而取得惊人的成绩。
印刻效应-先入不一定为“主”
? 故事缘由:“印刻效应”是德国著名的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发现,他在实验中
即小鹅破壳而出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哪怕是对它有伤害的其他动物,也会自动跟随其后,这一实验现象后被德国另一位行为学家洛仑兹命名为印刻效应。
? 专家总结:生活中人们对于第一印象是深刻的,而对于第二、第三事物……
则没有深刻的印象,人的思维也会被所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简单概括便是先入为主。
三分之一效应-看似第一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
? 故事缘由:“三分之一效应”属于决策、选择中的心理偏差,指人生在世经
常会面临二选一或多选一的情况,特别是多选一,难度更大且易使选择者陷入迷茫的状态中。
? 专家总结:在生活中,人们经常要面临多种选择,而受到传统思维或固定模
式的影响,人们做出的看似正确的选择,却不一定是正确的。
惯性定律-命运经常被习惯主宰
? 故事缘由:“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发现者是伽利略。伽利略大胆地
将事实和思维结合起来,在观察和分析了大量物体运动的基础后断言:“在
专业WORD.
没有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 专家总结:人们心中一旦形成某种思维定势,便会呈现出一种惯性状态。无
论对待什么事情,都会自然而然地顺着过去的习惯去思考,得出结论,最终付诸实践。
晕轮效应-爱屋及乌与以偏概全
? 故事缘由:“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
戴克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通过月亮在不同天气中出现月晕圆环。 ? 专家总结: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经常会从局部出发,从局部的印象扩散
出整体印象,即人们一旦认定某个人在某方面具有优秀品之后,便会认定他在其他方面也会有该种优秀品质。
特里法则-任何改正都是进步
? 故事缘由:“特里法则”是由美国田纳西银行前总经理L·特里首次提出的,
他说:“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
? 专家总结:每个人在工作中出现错误的比例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对待错误的
态度:正视错误的人,能够获得进步;回避错误的人,将面临后退。
手表定理-更多标准会让你无所适从
? 故事缘由:“手表定律”是由英国心理学家P·撇盖提出来的,也有人将其成
为“矛盾定律”。主要观点是:只有一块手表时,可以知道准确的时间,但如果拥有两块钱或两块以上的手表,则很难说出准确的时间。两块手表不仅会让人们不知道准确的时间,而且还会扰乱看表人对所持时间准确性的信心。
? 专家总结: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行为和价值观念,也不能选择完
全不同的准则或目标,否则他将在生活中无所适从,也将陷入混乱状态。
蘑菇原理-没有茧中的蛰伏,哪来羽化成蝶的美丽
? 故事缘由:“蘑菇定律”的说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一批年轻电脑程
序员总结出来的。它的原意是:长在阴暗角落的蘑菇因为得不到又没有肥料,常面临着自生自灭的状况,只有长到足够高、足够壮的时候,才被人们关注,可事实上,此时它们已经能够独自接受雨露了。
? 专家总结:任何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注定会经历不同的苦难、荆棘。被苦
难、荆棘击倒的人,就必须忍受生活的平庸,战胜苦难、荆棘的人,则能突出重围,拥抱卓越。
二八法则-找到并充分利用最关键的资源
? 故事缘由:“二八定律“,在国际上是一种公认的企业定律,又被称为”帕
累托定律“,该定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他指出,无论什么样的事情,重要的一方面因素往往只占20%,是其中的小部门,而其余多数的80%常是次要的,只要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便能控制全局。 ? 专家总结:无论人们做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先抓好20%的主要方面,再以20%
的骨干力量带动其余的80%,这能够提高效率。
专业WORD.
?
?
?
?
巨人的影子-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
故事缘由:“巨人影子“来自一个巨人的寓言故事,指巨人虽然患有夜盲症,看不到一丝光线,但他仍然认为自己非常强大,没有什么不妥,而且他认为别人也是如此。
专家总结: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只能看到自身的优点而看不到缺点,并且越是优秀的人,在认识自己缺点这方面表现得越有限。
从众效应-人云亦云,不如独立思考
故事缘由:“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影响时,会盲目地跟从群体的行为,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人们将其称为”随大流“。
专家总结:当人们看到一种行为或现象有很多人从事时,心里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并做出判断,形成印象,进而采取与其相符的同一种行为。
地位效应-理性分析,不盲目追随
? 故事缘由:“地位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托瑞提出的,在心理学领域有着
悠久的历史,它是指处于不同地位的人提出的意见、办法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 专家总结:人们对地位高的人提出的意见和办法会产生认同的心理和执行的
行为,而对地位低的人提出的同样意见和办法多数情况下会拒绝,更不会去执行。
反映法则-外在世界反映你的在真实
? 故事缘由:“反映法则“也称为”猩猩实验“,旨在说明外在世界中的信息
能够反映出个人真实的心世界。
? 专家总结:人们很容易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缺点,却很难看到自己的,所以人
们可以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言行中认识真实的自我。
齐加尼克效应-有些压力很正常,不必为此太紧
? 故事缘由:“齐加尼克效应”是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在一次实验中提出的,
实验中得到的结果是;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人紧情绪会逐渐消失,而未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人紧情绪会持续存在,并因此总被困扰。
? 专家总结:人们在接受某项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紧心理,这种心理会伴随人
们到任务完成,如果任务没有完成,紧心理会持续存在。
卢维斯定理-谦虚听取周围人的意见
? 故事缘由:“卢维斯定理”是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提出的。他曾指出:“谦虚
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后来人们在此观点的基础上,丰富了卢维斯定理。
? 专家总结:每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心理,但在展现自我的同时,仍然要细心
地听取他人的意见,保持谦虚的品质。
专业WORD.
能够改变你一生的60个心理学效应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