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大题
年份 2018年科网]试卷 新课标卷Ⅰ [来[来源学考查内容 古今中国的地方自治制度 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农业的发展及全球化 英国工业革命、近代中国经济和城市的发展 近代法国和中国的民族主义 中国近现代的矿业政策 郑成功收复台湾 中国古代与近代的人口问题 中外近代以来的移民问题 明清时期救济制度、近代英国救济制度、西方现 代福利制度的发展 新课标卷Ⅱ 新课标卷Ⅲ 2017年 新课标卷Ⅰ 新课标卷Ⅱ 新课标卷Ⅲ 2016年 新课标卷Ⅰ 新课标卷Ⅱ 新课标卷Ⅲ 2015年 新课标卷Ⅰ 新课标卷Ⅱ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孟子和苏格拉底关于法制观念的思想主张
1.命题方式
提供新材料,设定新情景,考查新问题。最大限度避免死记硬背,要求考生凭借平时培养的能力答题,考查考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命题依据
(1)历史学的发展趋势。由革命史观转向文明史观、研究普通民众生活的社会史成为显学、史料考证方 法成为研究的主导方法等。 (2)新的科研成果。
(3)高校教学的基本内容。现行大学通史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重要观点都有体现。 (4)与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结合点。
3.试题特性:体现综合性。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涉及多个领域。
第一步: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读材料是解答非选择题的重要环节,应注意围绕设问细读材料,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读材料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先读材料正文,后读或不读出处与材料题目。科学做法应该是:
(1)首先,文字材料先读材料出处,图片、图表、表格材料先读题目,这些信息简明扼要,往往给出了材料的主题、时间、作者、史书文献、背景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至关重要。
(2)其次,通过“二读三找法”审读材料正文。读懂材料信息,也就是读懂由材料直接反映出来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或经过分析可以提炼出来的信息。 ①“二读”材料
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
第二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设问有关的信息,并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以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②“三找”要点
“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
“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 “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及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第二步: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审清答题语、答题提示语、时空限定语、答题限定语
“答题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答题提示语”是指应怎样回答,“时空限定语”是指要回答问题的时间、地域范围,“答题限定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应是什么样的。将这四项审清了,答题的要素就一清二楚了。很多学生都是由于限定词或答题语等一时没审清而白白丢分,因此审设问时,一定要将这几项答题要素用笔标注一下,以便引起注意并加深理解,切不可马马虎虎,更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步:扣教材——依据所学知识
非选择题的开头格式一般都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所以很多学生解答时,养成了一个“抛开教材,就题答题”的坏习惯。
从非选择题的“教材型”“材料型”“结合型”三种类型来看,答题时一般都要适当联系教材。审完设问后,应先回顾与所学知识的链接点,再列出提纲要点。这里有三种情况:
(1)如果是“教材型”的设问,就可直接用教材知识作答。如果该设问与题目中的材料有一定联系,对材料内容应作大概了解。
(2)有的“材料型”的设问,尽管题目要求“依据材料指出”,但实际上材料所含信息与教材知识又非常相近,依据教材知识照样可以回答。这样的设问,当你回顾教材知识后再读材料,则很容易概括出答案。 (3)对于“结合型”的设问,答案的要点应是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的“并集”,即材料中体现的要点+教材中的要点=完整的答案。而有的考生在答题时之所以漏掉一些要点,是因为这些要点不是显性信息,而
是隐性信息。而该信息一般依据材料很少能解读出来,所以要联系教材并列出知识提纲才能保证不漏要点。 第四步: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
(1)组答案要注意紧扣设问,简明扼要,规范作答。
(2)答案来源于教材:设问一般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一般依据教材中的知识和观点。 (3)答案来源于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解答时要从材料中归纳,提取有效信息。
(4)答案来源于教材和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时既要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又要迁移教材中的知识。
【典例1】(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参考答案】(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