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来源 2024 年 11 月 30 日—12 月 3 日,山东省组织了全省统一的新高 考模 拟考 试。
山东 与北 京、天津 、海南 是第 二批 实行 新 高考 的地 区,近几 年高考 使用的是全国 1 卷(乙卷),本次模拟考试试卷对使用全国卷省份的考生(河北省使用的是全国 1 卷)和 2024 年实施新高考省份的考生都有参考意义,作为新高考首套官方模拟卷,题型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一起来看。
这是 刚结 束的 2024 新高 考首 次模 考的 试题( 据悉 ,山 东、 北京、天津、海南等省市统一安排,模拟考试时间为 2024 年 11 月 30 日—12
月 3 日),试 题由 教育部 命题 中心 命制, 题型 变化 挺大, 通览 试卷,小结了如下几点:
①兼 考现代新诗鉴赏和古代诗歌鉴赏,前者分值为令人咋舌的 16
分,作为现代文板块考查,后者保持 2024 年的 9 分(2000 年高考全国卷曾 考查 过郑 敏诗 歌《金黄 的稻 束》)。考生 纷纷 表示,此前 老师 们复习以小说为主,突然考现代新诗,有些猝不及防。
② 文言文 出现 主观 题,保 留了 断句 、文化 常识 、文 意理 解(选 择题)等传统题型,分值 20 分(近年全国卷一般为 19 分),翻译减少 2 分,整体 相对 于之 前的 三 个选 择题 加 2 小题 翻译题,强化 信息 筛选 概括,难度明 显加 大。
③第一篇现代文阅读篇幅大大增加,字数接近 2100 字,由之前传统的 3小题变为 5小题,包含 2道主观简答题。
④主观题增加,客观题减少。语病、成语题不见了 。语言基础题继续强化在具体语段结合语境来考查的特点。
⑤作文仍然是任务驱动型,侧重交际应用(发 言稿)和具体情境写作 。2024 年备 考,有 必要 在常 见应 用文 体,比 如发 言稿 、辩 论稿、演讲稿、书信等上加大力度。
⑥全试卷阅读量有所下降,2024 年全国卷 I 和Ⅱ全卷字数均超过
10000,但此次模拟卷字数约为 8300。 共 23 小题,比全国卷 I 和 Ⅱ的 22 小题多了一道。
⑦区分度或继续缩小。这是一个隐隐的担忧,选择 题减少,对阅卷提出更高要求,而区分度是否会有所缩小?但愿不会!
这一次模拟考试,对后期学生复习备考具有一定的风向标作用。命题思路、考查形式、试题结构、出题重点,或由此大致确定。
普及一个常识: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为:上海、浙江两省市;
第二 批新 高考 改革 试点省 份为 :北京、天 津、山东 、海南 四个 省市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为:广东、湖南、湖北、辽宁、河北、
重庆、福建、江苏等 8个。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为:宁夏、广西、陕西、云南、甘肃、青海、新疆等 7个。
其它 批次(原 定第 三批次 但实 际延 迟推 行的省 份)为 :安徽 、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等 10 个。
202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模拟卷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
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
更多是
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 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
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
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
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
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
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 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 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
需要保持 “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 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 作为文学的科
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
“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
“平直、单
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
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
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
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 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
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 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
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 存在一种天然
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 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
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
社会行为、世界结构
相比而
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
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
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
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
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 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 即
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 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 在某种程度上, 这对细致的形
式也产生排斥, 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 探索的乐趣在于惊
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
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
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
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
而集
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 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
学魅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
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 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 杂草是根据人
们的目的来划分的。 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 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糜类
植物就是杂草; 如果希望种植野菜, 那么偶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
文学史 如果缺
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 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
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 永恒化的误区, 而这种态度
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吗?重要。 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 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
立。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 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原有的
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 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 在科幻作品面
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 把文学性固化, 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
掘进,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材料三:
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一直有争论。就如武侠小说是武侠
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 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
不等于刑侦
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
不等于科学技术。 科幻小说当然姓
“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以刘慈欣、王晋康和
韩松这“三剑客” 的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
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破, 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
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
模式的重要形态。
《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暗森
林》时间叙事渐渐弱化, 空间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 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
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抗变成融合循环,
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 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
的小说中相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 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 无暇
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
B. 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
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
C. 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 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