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进一步完善特色农业扶持政策的建议
作者:谭琪
来源:《财会学习》2017年第13期
摘要:近年来,为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政策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特色农业扶持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途径,从而更好地落实政策。
关键词:特色农业;扶持政策;建议
为了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推动了特色农业产业的迅速发展。但通过近期对萍乡市五个县(区)12个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的调研情况看,这些政策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经营者增收,必须完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
一、当前特色农业扶持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县区因地制宜,发展水果、蔬菜、茶叶、苗木、养殖等特色产业,引领和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但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经营风险很大。随着规模经营的发展扩大,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普遍遇到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弱等诸多困难。国家也出台一系列惠农、益农扶持政策,例如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惠农信贷通、政策性支农保险等,但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融资政策难落实,银行意愿低。国家出台“惠农信贷通”,拟以低息贷款并承担1/8的贷款额度作为风险补偿金,支持适度规模的农业合作社等涉农群体的发展,但因配套政策不到位,在实施过程中很难落实。按照政策,合作银行不再需要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抵押和担保,但由于农业产业风险大,银行为规避风险,要求经营主体提供抵押和担保,而大部分涉农群体都缺乏合格的、足值担保抵押物,致使涉农贷款贷不出去,真正得到贷款的新增经营主体非常有限,有的县区基层银行为完成任务,把以前年度的涉农贷款变相转为今年完成指标,由于财政提供部分贷款风险金,一旦发生坏账,银行借此转嫁以前年度不良贷款坏账风险,真正急需扶持的涉农经营主体大多无法从中受益。
二是风险收益不匹配,保险不乐意。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回报率低,各保险公司不愿涉足。目前,萍乡市获得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的品种稀少,保险补贴覆盖面不够,保障水平低,缺乏农业巨灾保险项目,无法满足特色农业产业对农业保险的迫切需求。
三是政策宣传不到位,落实不透明。涉农资金涉及层次多,分配使用部门权利过于集中,资金安排随意性大,特别在基层,公示制度不严格,项目申报不透明,普通群众对补贴政策不
关于进一步完善特色农业扶持政策的建议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