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陈卫东《刑事诉讼法》第三版1.16第一审程序(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十六章第一审程序16.1复习笔记一、第一审一般程序1.第一审一般程序的概念第一审一般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进行第一次审判所应遵循的普通程序规则的总称。包括庭前程序和庭审程序两大部分。2.第一审一般程序的庭前程序庭前程序是指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后到人民法院开庭审判前,人民法院所进行的各种审判准备所应遵循的规则的总称。庭前程序包括对公诉案件的庭前审查和开庭审判前的准备两个部分:(1)对公诉案件的审查对公诉案件的审查是指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交的案件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达到开庭审判条件的专门的司法活动。《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对公诉案件的审查是形式审查而非实质审查。①对公诉案件审查的内容a.案件是否属于本院管辖;b.起诉书指控的被告人的身份,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手段、犯罪事实、危害后果和罪名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情节等是否明确;1/26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c.起诉书中是否载明被告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种类、羁押地点、是否在案以及有无扣押、冻结在案的被告人的财物及存放地点;是否列明被害人的姓名、住址、通讯处,为保护被害人而不宜列明的,应当单独移送被害人名单;d.已委托辩护人、代理人的,是否附有载明辩护人、代理人的姓名、住址、通讯处的明确的名单;e.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是否附有相关证据材料;f.有无《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2至6项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②处理a.不属于本院管辖或者被告人不在案的,应当决定退回人民检察院;b.需要补送材料的,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补送;c.依《刑事诉讼法》第l95条第3项规定宣告被告人无罪,人民检察院依据新的事实、证据材料重新起诉的,应当依法受理;d.人民法院裁定准许人民检察院撤诉的案件,没有新的事实、证据,人民检察院重新起诉,不予受理;e.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2至6项规定的情形的,不予受理;f.被告人真实身份不明,但符合《刑事诉讼法》第l58条第2款规定的,应当依法受理。(2)开庭审判前的准备开庭审判前的准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确定审判组织。②告知被告人准备辩护。③庭前沟通。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2/26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④发出开庭通知。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3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3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3.第一审一般程序的法庭审判程序公诉案件一般法庭审判程序的步骤和控、辩、审三方的互动关系如下:(1)开庭开庭程序包括以下具体内容:①被害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经人民法院传唤或者通知未到庭,不影响开庭审判的,人民法院可以开庭审理。②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依次进行下列工作:a.查明公诉人、当事人、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已经到庭;b.宣读法庭规则;c.请公诉人、辩护人人庭;d.请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e.审判人员就座后,当庭向审判长报告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③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后,应当查明被告人的下列情况:a.姓名、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住址,或者单位的名称、住所地及诉讼代表人的姓名、职务;b.是否曾受到过法律处分及处分的种类、时间;c.是否被采取强制措施及强制措施的种类、时间;d.收到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副本的日期,附带民事诉讼的,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收到民事3/26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起诉状的日期。④审判长宣布案件的来源、起诉的案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的姓名(名称)及是否公开审理。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⑤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依法享有下列诉讼权利:a.可以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回避;b.可以提出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检查;c.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d.被告人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作最后的陈述。⑥审判长分别询问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是否申请回避,申请何人回避和申请回避的理由。(2)法庭调查①根据《刑事诉讼法》第l86~193条的规定,法庭调查的一般步骤和控、辩、审互动关系如下:a.公诉人宣读起诉书。b.被告人、被害人陈述和审讯被告人。c.出示、核实各种证据。②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法庭调查还应注意以下内容:a.首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再由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或者他的诉讼代理人宣读附带民事诉状。b.在审判长主持下,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分别进行陈述。c.在审判长主持下,公诉人可以就起诉书中所指控的犯罪事实讯问被告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准许,可以就公诉人的讯问情况进行补充性发问,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准许,可以就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事实向被告4/26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人发问。d.经审判长准许,被告人的辩护人及法定代理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控诉一方就某一具体问题讯问完毕后向被告人发问。e.对于共同犯罪案件中的被告人,应当分别进行讯问。合议庭认为必要时,可以传唤共同被告人同时到庭对质.f.经审判长准许,双方可以提请审判长传唤证人、鉴定人和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出庭作证,或者出示证据,宣读未到庭的被害人、证人、鉴定人和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的书面陈述、证言、鉴定结论及勘验、检查笔录。g.鉴定人应当出庭宣读鉴定结论。h.审判长对于向证人、鉴定人发问的内容与本案无关或者发问的方式不当的,应当制止;向证人和鉴定人发问、询问应当分别进行。i.当庭出示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应当先由出示证据的一方就所出示的证据的来源、特征等作必要的说明,然后由另一方进行辨认并发表意见。控辩双方可以互相质问、辩论。j.当庭出示的证据、宣读的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和勘验、检查笔录等,在出示、宣读后,应即将原件移交法庭。k.公诉人要求出示开庭前送交人民法院的证据目录以外的证据,辩护方提出异议的,审判长如认为该证据确有出示的必要,可以准许出示;如果辩护方提出对新的证据要做必要准备时,可以宣布休庭,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辩护方作必要准备的时间。确定的时间期满后,应当继续开庭审理。l.当事人和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应当提供证人的姓名、证据的存放地点,说明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要求重新鉴定或者勘验5/26

陈卫东《刑事诉讼法》第三版1.16第一审程序(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十六章第一审程序16.1复习笔记一、第一审一般程序1.第一审一般程序的概念第一审一般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进行第一次审判所应遵循的普通程序规则的总称。包括庭前程序和庭审程序两大部分。2.第一审一般程序的庭前程序庭前程序是指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后到人民法院开庭审判前,人民法院所进行的各种审判准备所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vn8547pp481m9s40mcz3j4le87moy00j7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