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 单项选择 1/32)、“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 (2分)
A、冲突 B、顺应 C、竞争 D、合作
(2/3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2分) A、语言 B、直立行走 C、思维 D、劳动
(3/32)、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 )为中介发挥作用。 (2分) A、主观因素 B、社会因素 C、客观条件 D、自然环境
(4/32)、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一个社会群体不是个人的累加而是( )。 (2分)
A、数量规模的体现 B、个人关系的总和 C、结构的总和 D、关系的集合
(5/3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 )年代。 (2分)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
6/32)、“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 (2分)
A、生理的 B、自尊的 C、安全的 D、归属的与爱的
(7/32)、文化是指( )。 (2分)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C、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D、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8/32)、( )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理》定名为《群学肄言》。 (2分) A、康有为 B、严复 C、吴文藻 D、费孝通
(9/32)、马克思认为,( )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 (2分) A、经济交往 B、国际交往 C、政治交往 D、人际交往
(10/32)、人的社会需要产生的最基础、最原始的条件是人的( )。 (2分) A、物质需求 B、生存需要 C、生理需求 D、规则需求
(11/32)、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 )。 (2分)
A、需要层次论 B、宏观需求理论 C、激励理论 D、社会需求理论
(12/32)、从一岁半到六七岁的阶段。该阶段,作为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来说,是开动和运转思维机器进行实际运算操作的准备阶段,是( )。 (2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13/32)、理论社会学又称( )。 (2分)
A、纯粹社会学 B、教育社会学 C、经验社会学 D、应用社会学
(14/32)、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 (2分) A、赶时髦B、球迷闹事 C、抢购 D、春游 (15/32)、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 )的制约。 (2分)
A、社会关系 B、内部条件 C、自然环境 D、外部环境
(16/32)、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 (2分) A、弗洛伊德 B、马斯洛 C、莱格 D、米德
(17/32)、社会需要是在一定情景下,人们对( )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2分)
A、物质欲望 B、客观事物 C、精神欲望 D、情感
(18/32)、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角色,这些角色又对他提出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是( ) (2分) A、角色扮演 B、角色失败 C、角色中断 D、角色冲突
(19/32)、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 (2分)
A、朋友谈心 B、乘客之间前拥后挤 C、观众看电影 D、顾客的摩肩擦背
(20/32)、人从出生到一岁至二岁左右的阶段。此阶段是靠感官、知觉的活动来了解外界、适应外界,以取得个人的生存目的,是( )。(2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21/32)、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 (2分)
A、角色扮演 B、角色失败 C、角色冲突 D、角色中断
(22/32)、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是从( )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2分) A、实际调查研究 B、社会关系 C、前人研究的基础 D、理论研究
(23/3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 (2分)
A、再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特殊社会化 D、重新社会化
(24/32)、人类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能力是优于其他动物的,原因是( )。 (2分) A、人有较长依赖生活期 B、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B、C、人有语言能力 D、人能进行思维活动
(25/32)、“社会”一词源于()。(2分) A、中国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26/32)、一位业务经理与职员、总经理、其他业务经理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 (2分)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 C、自致角色 D、实际角色
(27/32)、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满足的可能具有( )。 (2分) A、阶级性 B、自然约束性 C、客观现实性 D、社会制约性
(28/32)、“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 (2分) A、米德 B、托马斯 C、库利 D、布卢默
(29/32)、( )被公认为开创社会学的鼻祖。 (2分) A、韦伯 B、严复 C、迪尔凯姆 D、孔德
(30/32)、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 (2分) A、严复 B、陈千秋 C、康有为 D、梁启操
(31/32)、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 (2分) A、形式运算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感知运算
(32/32)、“得到支持和友爱”属于哪种需要。( ) (2分)
A、安全的 B、自我实现的 C、归属与爱的 D、自尊的 判断 (1/6)、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对符号相互作用论做出了贡献,他强调客观因素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3分)
A、正确 B、错误
(2/6)、人际关系的明显特点是直接交往和情感性。(3分)
A、正确 B、错误
(3/6)、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3分) A、正确 B、错误
(4/6)、社会交往冲突的根源是社会资源相对有限。(3分) A、正确 B、错误
(5/6)、需要的社会性是指需要的提出和满足都是普遍的社会现象。(3分) A、正确 B、错误
(6/6)、人的社会化进程,是指人的需要与自然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变化的过程。(3分) A、正确 B、错误
多项选择
(1/6)、从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以分为( )。 (3分) A、地缘关系 B、血缘关系 C、人缘关系 D、业缘关系
(2/6)、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是解释( )的权威学说。 (3分) A、学习能力 B、角色扮演 C、人类学习活动 D、动作表达
(3/6)、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 ) (3分) A、人际关系通过频繁的交往才能建立起来 B、双方需求的互补性影响个人之间的交往 C、较近的距离更有利于双方的交往
D、双方对待某些事情的态度,更容易促使双方走到一起
(4/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是( )。 (3分)
A、可以同时部分满足几种需要,但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即优势需要 B、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C、高级需要更能持久地激励人
D、较低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之后较高需要才会成为追求的需要
(5/6)、社会交往是指(abc )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3分)
A、团体与团体 B、个人与个人 C、个人与团体 D、单位与单位
(6/6)、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abcd )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3分) A、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 B、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 C、发展自己的社会性 D、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 任务二 单项选择
(1/32)、初级群体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而靠(C)来维持关系。 (2分) A、个人的自觉性 B、沟通理解 C、血缘关系 D、互动关系
(2/32)、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 C ) (2分) A、丁伯根 B、库利 C、帕森斯 D、斯宾塞
(3/32)、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 b)。 (2分) A、吴文藻 B、韦伯 C、迪尔凯姆 D、帕森斯
(4/32)、科层制的最大优点是(b )。 (2分)
A、能促进工作积极性 B、能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C、能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 D、能更快地实现经济效益
(5/32)、生活居住地处于生产场所的中心的是(A )。 (2分) A、农村社区 B、城乡融合区 C、城市社区 D、郊区
(6/32)、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 b)。 (2分)
A、过度城市化 B、城市化 C、超城市化 D、逆城市化
(7/32)、我国消灭剥削阶级采取的政策是(a ) (2分)
A、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 B、让其自生自灭 C、肉体上消灭 D、财产上全部消灭
(8/32)、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的是(c )。 (2分) A、城乡融合区 B、郊区 C、城市社区 D、农村社区
(9/32)、医生、工程技术人员、律师是属于以下哪个阶层。( a) (2分) A、知识分子阶层 B、小资产阶层 C、农民阶层 D、工人阶层
(10/32)、体现手工业作坊的管理方式的管理理论是(C)。 (2分)
A、当代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C、家长制 D、古典管理理论
(11/32)、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C)提出的。 (2分)
A、哈佛大学学派 B、华盛顿学派 C、芝加哥学派 D、纽约学派
(12/32)、在农村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是(C )。(2分) A、地缘关系和人缘关系 B、地缘关系和业缘关 C、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 D、血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13/32)、按照一定的社会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作标准划分的是( C)。 (2分)
A、阶级 B、种姓 C、阶层 D、等级
(14/32)、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C ) (2分) A、其他家庭 B、联合家庭 C、核心家庭 D、主干家庭
(15/32)、阶级的本质是(D )。 (2分) A、强权 B、掠夺 C、压迫 D、剥削
(16/32)、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A ) (2分)
A、城乡协调发展 B、农村发展为城市 C、城乡对立 D、缩小城乡差别
(17/32)、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D)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