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第一章

1、建筑的定义是什么?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物质技术条件,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和美学法则,创造出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和社会性活动的空间环境,通常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第一,建筑功能;第二,建筑技术;第三,建筑艺术。

2、建筑工程设计包含哪些容?

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装饰设计。 3、民用建筑按层数和高度如划分?

(1)住宅按建筑层数分类:1~3层为低层建筑,4~6层为多层建筑,7~9层为中高层建

筑,10层及以上为高层建筑。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不大于24m为多层建筑,总高度超过24m为高层,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不能成为高层建筑。

(3)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其是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第二章

1、场地的定义是什么?构成场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在广义上,场地可指基地中所包含的全部容所组成的整体。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场地所指的就是这层意义。 场地的构成要素:(1)建筑物、构筑物;(2)交通设施;(3)室外活动设施(4)绿化与景观设施(5)工程系统

2、场地设计包含哪些容?① 场地设计条件分析;② 场地总体布局;③ 交通组织;④ 竖向布置; ⑤ 管线综

合;⑥ 绿化与环境景观设计;⑦ 技术经济分析

3、影响建筑布局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建筑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用地条件和功能要求两个面。(1)用地条件又包括用地大小和形状、地形地貌、植被景观、地区气候及场地小气候、建设现状、围环境等自然因素。(2)功能要求

第三章

专业资料

.

1、建筑平面设计包含哪些容?各自有什么设计要求?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和平面组合设计两个面。

房间平面设计的主要要求:(1)房间的形状、面积和尺寸应该满足室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满足空间的交通联系、安全疏散和采光通风的要求。(3)房间的平面构成应满足合理布置结构、施工便的要求。(4)室空间及各构件细部,应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2、房间开间和进深尺寸应考虑哪些因素?

(1)、满足家具布置和人体活动空间的要求;(2)、满足视听要求;3)、良好的天然采光;(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3、交通联系部分包括哪些容?主要有哪些设计要求? 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等。

第四章

1、确定建筑物的层数应考虑哪些因素?P72

主要有房屋使用要求,建筑结构和施工材料要求,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要求,建筑防火要求等2、什么是层高、

净高?确定层高与净高应考虑哪些因素?

房间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房间净高:是指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房间净高和层高确定的依据:(1)人体活动及家具设备的要求 。(2)视听要求。(3)采光通风要求。(4) 结构高度及其布置式的要求。(5)设备高度。(6)建筑经济效果。(7)室空间比例。3、建筑空间组合式有哪些? (1)重复小空间的组合;(2)大小、高低相差悬殊的空间组合置小空间;(3)错层式和跃层式空间组合;(4)台阶式空间组合

第五章

1、影响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建筑物的形体和立面,必然受到部使用功能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制约,同时还受基地环境、整体规划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此外,不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建筑都各具特色,其建筑外形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民族风格及地区特色。

专业资料

.

2、建筑体型与立面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1)反映建筑功能要求和建筑类型的特征;(2)结合材料性能、结构构造和施工技术的特点;(3)掌握建筑标准和相应的经济指标;(4)适应基地环境和城市建筑规划的群体布置;(5)符合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规律。

3、简要说明建筑立面设计的处理法。

(1)立面的比例与尺寸;(2)立面的虚实与凹凸;(3)立面的线条处理;(4)立面的色彩

与质感;(5)立面的重点与细部处理。

第六章

1、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有哪些?主要作用是什么?

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门窗;屋顶。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基础—是建筑物上部承重结构向下的延伸和扩大、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的重量一起传到地基上。作用和要求:基础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并能抵御各种有害的环境,如地下水和地基土的腐蚀。

墙—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作用和要求:作为承重构件,承受着建筑物由屋顶或楼板层传来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再传给基础;作为围护构件,外墙起着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的侵袭作用;墙起着分隔空间、组成房间、隔声、遮挡视线以及保证室环境舒适的作用;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等能力

柱—是框架或排架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作用和要求:承受屋顶和楼板层及吊车传来的荷载;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楼地层—是水平向的承重结构。 作用和要求:支承着人和家具设备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墙或柱;分隔楼层之间的空间;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及隔声、防火、防水、防潮等性能楼梯—是房屋的垂直交通构件。

门和窗—位于外墙上时,是房屋建筑中的两个围护构件。作用: —门的主要功能:交通联系、紧急疏散,并兼有采光和通风作用。

—窗的主要功能: 采光、通风、接受日照和眺望。

专业资料

.

屋顶—是房屋顶部具有承重和围护双重功能的构件。作用与要求:抵抗风、雨、雪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作为房屋的承重结构,承受风、雪和施工期间的各种荷载;屋顶应坚固耐久,不渗漏水和保暖、隔热

2、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荷载因素的影响;(2)环境因素的影响;(3)技术因素的影响;(4)建筑标准的影响;(5)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影响。

3、建筑构造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1.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的要求; 2.坚固实用 3.技术先进; 4.经济合理: 5.美观大 6.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

第七章

1、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及区别是什么?

基础——建筑物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部分,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地基——直接支承建筑物的天然土,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2、基础埋深概念及影响基础埋深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P109

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不包括垫层)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埋深。(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型式和构造。(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3、建筑物上部常用的结构形式与基础类型的关系是什么?P111

按构造形式分类:条形基础(1. 墙下条基——砖墙的基础形式;2. 柱下条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独立基础——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当建筑物上部结构为框架、排架、门式钢架时,基础常采用独立基础。筏形基础——满堂式的板式基础 ,有平板式和梁板式之分。箱型基础(高层)——由钢筋混凝土的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墙组成的,形成空心箱体的整体结构,共同来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 。桩基础——多数用于高层建筑或土质不好的情况下 ,由若干桩来支承一个平台,然后由这个平台托住整个建筑物,叫做桩承台 (上部荷载大,下部地基结构有硬层)

专业资料

.

第八章

1、简述墙体的设计要求。P121

1.强度和稳定性2. 保温、隔热等热工面3隔声的要求;4.防火要求; 5.适应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2、门窗洞口上部过梁的常用做法有哪几种?其适用围如?P132

过梁:当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时,为了承受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洞口两侧的墙体,常在门窗洞口上设置横梁,该梁称为过梁。(1. 砖砌平拱过梁:砖过梁节约钢材和水泥,但施工麻烦,整体性差,不宜用于地震区、过梁上有集中荷载或振动荷载,以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处的建筑。2. 钢筋砖过梁:钢筋砖过梁施工便,整体性较好,适用于跨度不大于2m,上部无集中荷载或墙身为清水墙时的洞口上。 3. 钢筋混凝土过梁:当门窗洞口跨度超过2m或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需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3、试说明构造柱的构造要点。

构造柱的设置应结合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一般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外墙交接处和楼梯间、电梯井的四个角以及较长墙体的中部等。构造柱的构造要求(1)构造柱不能单独承重,其下端应锚固于钢筋砼基础或基础梁,施工时必须先把墙体砌成马牙槎的形式,从下部开始先退后进,用相邻的墙体作为一部分模板来支模。(2)构造柱截面不小于180mm×240mm,配筋为纵筋4Φ12,箍筋采用Φ4~Φ6,间距不大于250mm;圈梁的钢筋应与构造柱钢筋连接;在构造柱与墙体之间应沿墙高每500mm设 2Φ6钢筋连接,每边伸入墙不少于1000mm。

第九章

1、楼板层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楼板层主要由面层、结构层、附加层和顶棚组成。

2、单向板和双向板的划分原则及受力特点是什么?

当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时,板基本上沿短边单向传递荷载,两边受力弯曲变形,这种板称为单向板;当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时,作用于板上的荷载沿双向传递,在两个向产生弯曲,四受力挠曲变形,这种板称为双向板。

3、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基本组成及构造特点分别是什么?

专业资料

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建筑的定义是什么?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物质技术条件,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和美学法则,创造出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和社会性活动的空间环境,通常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第一,建筑功能;第二,建筑技术;第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vjw56tuox6vudb8bhn079ew80o94h00se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