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小儿腹泻的中医护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综述

08护本 0809029 李振钰

摘要: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将近年来推拿这一小儿腹泻的外治法,从病因、辨证分型、常用手法、推拿辨证分型等4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小儿腹泻推拿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腹泻推拿综述

婴幼儿腹泻为儿科临床常见病。腹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脾胃运化失调,大肠传导失司,湿邪内盛所致。由于婴幼儿脾胃薄弱,加之内伤乳食、感受外邪或脾胃虚寒引起,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两季发病较多。病程迁延日久,常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疳积等。

1.小儿腹泻的病因

1)感受外邪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为外邪所侵,若脾受邪困,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水谷不分则合污而下为泄泻;

2)内伤饮食

由于调护失宣,饮食失节,过食生冷或肥甘厚味,营养过乘,皆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失司,胃伤则不能消磨水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大肠故成泄泻;

3)脾胃虚弱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久病迁延不愈,均可导致脾胃虚弱。【4】

2.中医辨证分型

1)寒湿泻: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 呕吐, 口不渴,或伴恶寒

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治法:辛温解表、利湿化滞。

2)湿热泻:起病急,腹泻频繁,大便稀或水样, 粪色黄而臭, 腹部时感疼痛,肛

门灼红,发热烦闹,口渴喜饮,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分利止泻。

3)伤食泻:脘腹胀满,疼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带奶块或不消化食物,味

酸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性急好哭,夜睡不安。舌质淡红,苔白厚腻或淡黄腻,脉滑数。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4)脾虚泻:泄泻日久,或反复发作,纳差,病程迁延,时轻时重,时发时止,大便稀

溏,夹有乳凝块或不消化食物,色淡不臭,食欲不振,神情倦怠,形体消瘦或虚胖。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治法:健脾益气、固涩止泻。【11】

3.常用推拿手法

1)补脾经位置:拇指挠侧缘。操作手法:术者以左手握住患儿之手,同时以

拇、食二指捏住患儿拇指使之微屈,再以右手拇指自患儿拇指尖推向拇指根为补脾经,如此反复操作约300余次。如使其拇指伸直而推即为清脾经。2)推大肠位置:食指挠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操作方法:术者以

左手托住患几之手,以右手食、中二指挟住患儿拇指,然后以右手拇指挠侧面,从患儿食指尖推向虎口为补大肠,从虎口推向食指尖为清大肠,据证选择一法反复操作30次左右。

3)逆运内八卦位置:掌心内劳宫穴圆周。操作手法:术者以左手固定患儿之

手,以右手中指尖托于患儿之手背中央,拇指置于掌侧从兑宫经坤、离、龚、震、良、坎、乾,逆时针方向环形推运300一500次。

4)摩腹位置:腹部。操作方法:术者以四指或手掌置小儿腹部作顺时针或逆

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30次,一般初泄顺时针,久泄逆时针方向操作

5)捏脊位置:第一胸椎至尾椎两侧。操作手法:术者以双手拇、食指将患儿

脊背皮肤捏起,自下向上捏九遍、提三遍。【2】

6)进三关:向心直推前臂挠侧从腕起至肘止。

7)退六腑:离心直推前臂尺侧,由肘部至腕部止。

8)清天河水:向心直推前臂掌面正中由腕部起至肘部止。【3】

4.根据辨证分型采用的推拿手法

(1)寒湿泻:

1)初兰花对14例寒湿泻者运用清补脾土5分钟,清大肠5分钟,运水入土5分

钟,摩腹泻5分钟,推上七节骨3分钟,推三关3分钟,揉外劳宫5分钟。【1】2)李有先等运用补脾经300次、推大肠300次、摩腹300次、逆运内八卦300-500

次、捏脊捏9遍提3遍,推上三关200次。【2】

小儿腹泻的中医护理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综述08护本0809029李振钰摘要: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将近年来推拿这一小儿腹泻的外治法,从病因、辨证分型、常用手法、推拿辨证分型等4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小儿腹泻推拿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腹泻推拿综述婴幼儿腹泻为儿科临床常见病。腹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vg968fotl6et871df8g8njyy26yjv018j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