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核心素养 提出缘由 内涵解读 研究现状 PPT解说稿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核心素养提出缘由内涵解读研究现状 PPT解说稿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缘由、内涵解读和研究现状三部分的内容。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与知识时代的来临,面对崭新的更富有挑战性的时代格局,各国教育改革都无法规避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使得他们成功的融入未来社会,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于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问题陆续受到一些国际组织、国家或地区的关注,成为了国际教育发展和变革的趋势。例如,经合组织于1997年便启动实施了大规模的跨国研究项目《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框架与概念基础》,成为了有关核心素养的最有代表的项目,除此之外,欧盟于2005年发布《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美国于2002年正式启动21世纪核心素养研究项目,英国于2003年发布《21世纪核心素养---实现潜力》。由此可见,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是顺应了教育改革的国际潮流与课程改革的世界发展趋势,也可以和经合组织所推行的跨过研究项目进行接轨。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明确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真正价值,开始从国家层面更加深入系统的考虑“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最根本的问题。为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将组织研究制

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并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在这内外动因的双重作用下,林崇德教授领衔五所高校和90余名研究人员组成联合攻关项目组,共同负责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系。在构建核心素养体系的过程中,他们提出要始终遵循三大原则。即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科学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的全过程,既要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又要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当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基础研究阶段,项目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对教育政策、传统文化和相关理论做了研究,并就各国组织、各国的核心素养做了比较,比较发现,尽管它们在建构核心素养体系时,其价值取向或建构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还是具有许多的共同之处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共同之处,也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就价值取向而言,理想的核心素养体系应当是兼顾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使三者融为一体,就内容维度而言,要兼顾读、写、算这些传统基本素养与全球意识、国际理解等现代关键素养。总的来说,最终都要指向“全面发展的人”

在基础研究的指导下,项目组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其中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卷调查中认可度在前十的指标分别为:健康素养、学会学习、尊重与包容、公民意识、创新与创造力、问题解决能

力、自我管理、人际交往与合作、团队合作、法律与规则意识,访谈结果显示在访谈中被提及频次在前十的指标分别是:健康素养、学会学习、道德品质、社会责任与公民义务、批判与创造、问题解决与实践、自我管理、合作能力、沟通与交流、法律与规则意识。基于基础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项目组召开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思考体系研讨会,并通过意见征询,最终达成共识,并于2016年9月13日上午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框架。

在了解总框架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厘清核心素养的概念。就素养而言,学者普遍将其与“素质”、“能力”、“技能”等词语比较,强调素养的综合性以及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特点。而对于核心而言,学者们存在较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核心素养并不是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质,其具有跨学科性和综合性。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有生长性的关键素养。林崇德教授综合国际组织、国家和各地区对核心素养概念的界定,并结合我国现实需求和教育实际,将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系,该体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出发,提出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而每个核心素养下又有三个对应的基本指标,我们具体来看看……人文底蕴有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三个指

标,(以此类推)。这十八个基本指标的具体内容,大家应该都已经早已对其进行了了解,在此我不再赘述。

那我国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如何呢?我们以核心素养和学生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上进行跨库检索,共搜得文献共10771篇(截止2017年10月30号),文献数量的总体趋势如下……, 2015年之前每年的文献数均低于50篇,由此可见,我国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刚刚起步,但是2016年的文献数却较2015年呈指数倍增长,可见,研究正在逐渐的深入。 关键词是一篇论文核心内容的高度浓缩。根据供词分析原理,如果一对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表明这两个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共现的次数越多其关联性就越紧密,它们也就越被研究者所关注。由这张关系图可知,核心素养是中心点,它与图中其他任何一个词都曾同时担任过某一篇论文关键词。在这张图中,与中心点离得越近,就说明这个词与核心素养共现的频率越高。总体看来,我国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可以分为两条主线。1、一条是关于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研究,即解决“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上位问题。2、另一条主线则是对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研究,即解决“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的下位问题。除此之外,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也贯穿其中。

核心素养 提出缘由 内涵解读 研究现状 PPT解说稿

核心素养提出缘由内涵解读研究现状PPT解说稿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缘由、内涵解读和研究现状三部分的内容。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与知识时代的来临,面对崭新的更富有挑战性的时代格局,各国教育改革都无法规避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使得他们成功的融入未来社会,进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veg99ux5d9da6a52gje3fmdy9ul8q00gf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