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学学习体会
艺术,其实就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形式或结构,或者说,是一种有意义、高级形式和结构。 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戏剧、建筑,甚至音乐、舞蹈,都是以一种相对整一、富有内涵形式和结构呈示出来,除了建筑和工艺这些特殊形式之外,艺术主要诉诸人们精神。艺术创作很少来自于直接功利性。
艺术欣赏就是对美发现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心中。审美既是一种可以通过判断来定性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可以通过形象来体认,通过快感来表述体验活动。画家诗人创造美,就是他们心灵创造意象,独辟灵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触关系层次不同而有不同表现。或是为满足生理物质需要而有功利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爱关系而有伦理境界;或是因人群组合互制关系而有政治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对艺术投入,就有美感诞生;对艺术展示就有美丽缩放!或许一切美光都来自心灵源泉。一个意韵,我想就应该是一个情及景结晶,深入了才可得镜中花,水中月。散步于美学中,亘古不变——芳香泗溢!然而,美是有相对性。美相对性是美和审美辩证属性重要方面,它及美绝对性之间呈现出既对立又统一辩证关系。美相对性具有三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审美对象自身对美表现有程度区别,这种表现程度差异性是以对象自身属性为基
础;其二是指不同审美主体对同一审美对象会产生不同审美感受,即使同一审美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感受也有程度差异甚至截然相反,这是美感相对性;其三是随着主客观因素及其关系历史发展和审美活动逐步深化,主体审美情趣将呈现出多层次、多趋向状况,因而审美标准具有相对性。美相对性三种情况在美学史上均被注意到,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所谓“最美丽猴子及人相比也是丑”就意识到美本身相对性,中国古代关于人体美标准变迁如“环肥燕瘦”也显示出人们对美相对性思考。
美是人们对生活一种向往,也是对追求一种期望,女人美 是一种修饰,男人美是一种气质,孩子美是天真,老人美是岁月烙印;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情感体现,这也正是几千年来人类所追求一种精神。
艺术美学离不开艺术哺育,但也缺不了哲学引领。艺术美学是各种艺术学学科群皇冠上明珠。这就意味着它只有充分汲取各门艺术精华、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成其大者”,进而赢得其他艺术学科由衷臣服,确立自己王者地位。如果它疏离了及各门具体艺术血脉联系,就会在空洞化中走向死亡。并且艺术美学是一门源于哲学理论学科,必须坚持自己哲学追求。可当今艺术美学不是缺乏艺术,就是缺乏哲学,抑或两者都缺乏。
中国有个著名美学家叫朱光潜,朱老教授有句话说非常好,他说 “不懂艺,莫谈美。不懂艺,莫谈美”。我为什么谈艺术美学呢?因为你要研究美学,不懂艺术,你不要去谈美学,因为你研究美学,要有艺术创作,要有艺术家体验,没有这个体验话,你很难理解美,所以真正好艺术作品,做到极至,那就是一种大美东西。什么是美?美是人们在认识对象世界中,
获得自由一种感性显现,美就是那种感性显现自由,没有自由不可能有人们审美,不可能有美。美是人自由表达!所以离开人自由,不可能有对美理解。艺术让我们人生美丽,而人生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热爱艺术,热爱真正艺术。因为艺术给你源源不断创作之源,给你源源不断创作灵感性。热爱美学。因为美是人一种自由状态。而审过程,是我们最高一种存在状态,所以大家只要看看现代西方,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有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商品大潮,市场经济,人性堕落,人心不古社会。大家一定要坚守自己和寻找自己真正精神家园。而这个精神家园真正、最后守望者,就是那些纯艺术和纯美守望者。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像里尔克在诗中所说那样“纵使你远远离开,到世上最寂寞所在,往后岁月,它依然会在你心底徘徊。”
在美学史上艺术哲学有艺术按照从感性过渡到精神、精神性逐步超越物质性方向形成一个依次类别系统原则。并把艺术分为实在及理想两大系列:实在系列包括音乐、建筑、绘画和雕刻,而理想系列则包括文学各种形式:抒情诗、史诗和戏剧。在每个系列中最后都将趋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