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保证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Mpa之间,供风量每人不低于0.3m3/min,连续噪音控制在70dB(A)以内;之后用三通及变径连接避难硐室内的压风自救装置,并设手动闸阀,确保操作简单方便,避难硐室内设有能满足人员数量(80人)需要的压风自救装置,自救装置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用异径三通(DN150/DN50)引出D57的管,设DN50mm阀门。
在压风自救管路上用异径三通(DN150/DN100)引出一管路D108mm(埋地)进入永久避难硐室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避难硐室的生存室:用等径三通(DN100/DN100)引出一路管(D108mm),在此D108mm管路上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保证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Mpa之间,供风量每人不低于0.3m3/min,连续噪音控制在70dB(A)以内;之后用三通及变径连接避难硐室内的压风自救装置,并设手动闸阀,确保操作简单方便,避难硐室内设有能满足人员数量(70人)需要的压风自救装置,自救装置零、部件的连接牢固、可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埋地的D108mm管路上用异径三通(DN100/DN50)引出的管设DN50阀门。 (3)在压风自救管路上用异径三通(DN100/DN80)引出一管路D89mm(埋地)进入临时避难硐室,在异径三通的另一端设置闸阀,当避难硐室用气时,关闭该闸阀,以保障硐室内用气。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避难硐室的生存室
用等径三通(DN80/DN80)引出一路管(D89mm),在此D89mm管路上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保证压风出口在0.1-0.3Mpa之间,供风量每人不低于0.3m3/min,连续噪音控制在70dB(A)以内;;之后用三通变径连接硐室内的压风自救装置,并设手动闸阀,确保操作简单方便,避难硐室内设有能满足人员
46 / 81
数量(40人)需要的压风自救装置,自救装置、部件的连接可靠、牢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埋地的D89mm管路上用异径三通(DN80/DN50)引出D57的管设DN50mm阀门。
2) 空气循环、空气幕及压气喷淋装置
(1) 引入避难硐室的供气管路,在第一道门和第二道门之间(即过渡室),用异径三通引出D57mm管路,再将此管路用异径三通分为两条DN15mm管路,分别接到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上,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安装在两端防护密闭门处,是阻挡逃生人员进入避险硐室时有毒有害气体的进入,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系统的启动与硐室密闭门相连动,密闭门打开时,在门口形成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 设在生存室的DN50mm阀门,当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开放闸门,保证在20min内将一氧化碳浓度由0.04%降低到0.0024%以下;整个避难硐室内要始终保持不低于100Pa的正压,在避难硐室的门墙上方设两趟D219mm单向排气管,设手动单向闸阀,确保室内废气排出,且有毒有害气体不得进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根据根据GB/T13466-2006《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
运行通则》主分配管路到使用点的压缩空气流速应不大于15m/s,则Vd= 15m/s,D57mm阀门, 内径为dg=50mm。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管内空气流量Q=3600?π?dg?Vd /4=2119.5m3/min
为了在20mim内将一氧化碳浓度由0.O4%降低到0.0024%以下,则α≡0.04/0.0024=16.7。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避难硐室内要求处于不低于100Pa的正压状态,即避难硐室内压力为
47 / 81
101.325×103+100=101425Pa,由于压缩空气管内压力0.7MPa,则管内压缩空气充到避难硐室内时体积放大β=700000/101425=6.902。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永久避难硐室一体积Ⅴ1=225m3;永久避难硐室二体积V2=198 m3;临时避难硐室体积V3=100 m3。则将避难硐室内废气(一氧化碳浓度由0.04%降低到0.0024%以下)置换掉的时间如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永久避难硐室一t1=V1?a/β/Q=15.41min 永久避难硐室二t2 = V2?a /β/Q =13.56min 临时避难硐室t3== V3?a/β/Q =6.85min 均满足要求。 3)自备氧供氧系统
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要求,供氧量不低于0.5m3/min.人。
避难硐室供氧量计算: Q=q.60t.n(L)
式中 Q—需配备的总氧气量,L; Q—供氧量按每人0.5m3/min计; t—供氧量按防护时间96h计; n—避难硐室内的人员数量。 需自备氧气瓶的数量: N=Qγ/1000W(个)
式中 N一需配备的氧气瓶数量,个; γ一氧气的比重,取1.43g/L; W一每个氧气瓶充氧的重量,取25kg。
48 / 81
经计算,在永久避难硐室一(80人)的适当位置设置充氧量每瓶25kg的氧气瓶14个;在永久避难硐室二(70人)的适当位置设置充氧量每瓶25kg的氧气瓶12个;在临时避难硐室(40人)的适当位置设置充氧量每瓶25kg的氧气瓶7个,作为自备供氧系统,以保障硐室内人员96小时供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5、 压风自救系统
根据安监总煤装{20011}33号《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 基本规范(试行)通知的要求,压风自救管路接入永久、临时避难硐室,并设置供气阀门,在连接压风自救装置前的压风管路上设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控制在0.1-0.3Mpa之间,每人供风量不低于0.3m3/min,连续噪音控制在70dB(A)以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压风管路引进(出)避难硐室前(后)20m的管路应埋设于巷道底板中,埋深0.5m,确保在灾变发生时不被破坏,管路敷设要牢固平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5)供水施救系统
依据《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要求,结合矿井目前供水施救情况,矿井供水(营养液)管从供给站接出管路与井下消防洒水系统的主要管路连接,接入永久避难硐室,并在井底车场设置总阀门,保证事故救援时能够为永久避难硐室专门供水。永久避难硐室内设置条带和供水管路,供水滚路双向布置,并在管路上安装手动阀门,供水管路为D38х3.5无缝钢管,接入避难硐室前20m供水管路要埋设于巷道底板中,埋深0.5m。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避险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并能为在紧急情况下输送营养液创造条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6)通信联络系统
49 / 81
在井下两个永久避难硐室和一个临时避难硐室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就近与井下电话通信线路相连,以保证避难硐室随时与六井井上调度室联络。通信联络系统线路接入硐室前20M采用镀锌钢管保护,沿硐室底板暗敷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避灾路线
根据矿井开拓开采及通风系统,制定矿井避灾路线,并且随着井下生产系统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本次设计矿井避灾路线见附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a) 避火灾路线
工作人员应及时撤离采区,向新鲜风流方向撤离,通过风井到达地面。 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及石门- -100临时
避难硐室-暗主井(暗皮带井)-+50永久避难硐室-+50大巷-副井-地面。 b) 避水灾路线
在采掘工作面工作的人员应及时撤离至安全出口。
回采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及石门- -100临时避难硐室-暗主井(暗皮带井、暗副井)-+50永久避难硐室-+50大巷-副井(风井)-地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掘进工作面- -100临时避难硐室-暗主井(暗皮带井、暗副井)-+50永久避难硐室-+50大巷-副井(风井)-地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c) 发生瓦斯、煤尘爆炸
井下作业人员应及时戴好自救器,选择最近的避难硐室进行躲避,等待救援或就近进入新鲜风流、较安全的巷道内,或选择巷道支护较好的地方就地卧倒,最好卧在有水的水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d) 发生有毒气体中毒
井下作业人员应及时向有新鲜风流的巷道撤离。
50 /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