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文本
建立合理信念,走向自信人生
——朋辈咨询案例分析
一、一般资料
李某,女,20岁,大二学生。身体健康,五官端正。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关系和谐,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备受宠爱。从小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秀,一直担任班干部,喜欢读书写文章。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心理测验结果:
1.抑郁自测量表(SDS)标准分54 提示为轻度抑郁 2.焦虑自测量表(SAS):标准分56分,提示为轻度焦虑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近一个月来情绪非常低落,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不想跟别人说话,不想外出,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周末经常在宿舍睡上一整天。
自述:我从小到大都担任班干部,受到老师的表扬。上了大学担任学生会干部。一个月之前因为活动没有组织好,老师很激动地把策划书扔到我身上,我觉得非常难过,他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在那之后,一想到这件事就觉得非常的焦虑不安,总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学生会的工作,也觉得其他同学在嘲笑自己,干事也看不起自己。不想工作,最喜欢的排球也不愿意去打了,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
整理文本
只想一个人待着,觉得只有睡觉的时候会觉得很安全、舒服。
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衣着整洁,无精打采,两眼无神,说到被老师斥责时突然哽咽,哭泣,情绪失控。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李某临床资料的收集,综合其相关因素,家庭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李某本人对症状自知,有主动求医行为,根据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判断,可排除李某有重性精神病。 根据李某的症状诊断为抑郁情绪,其问题的产生是因受到敬爱的老师的严厉责骂,为近期发生,其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不良情绪持续才一月,反应内容未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1.主要表现为:
(1)反复想到被责骂的事,内心十分忧虑不安。
(2) 不愿意参加活动、与人交谈,感觉同学言语中带有嘲笑。 (3)对自身的能力产生强烈的质疑。 (4)用睡觉来逃避问题,悲观。 2.鉴别诊断:
.
整理文本
(1)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虽然对社会功能有点影响,就是不参加集体活动,不想与人交流,但未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只是从被老师斥责一个月来情绪不稳定、低落,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2)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而该求助者虽然也有焦虑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心理冲突未变形、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1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3.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20岁,女 ,青春期。
(2)社会因素:被老师斥责,没有分忧的知心朋友。
(3)心理因素:求助者自幼深得到师长家人的宠爱。个性追求完美,不曾受到重大挫折。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帮助求助者理清思路,客观对待被老师责骂的事实,降低情绪反应,
.
整理文本
不用睡觉逃避事情。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学会容忍生活中的不完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
这种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她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
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表面上似乎是由于被老师严厉责骂后,才导致了其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实际上,真正原因是来自求助者本身对事情的不合理认识和评价所引起的,比如:
(1)求助者可能存在:“我应该是完美无缺的,怎么能做不好一件事”,“老师应该要宠爱我的”等一些“绝对化要求”;
(2)求助者可能存在对生活事件“过分概括”如:“被老师责骂说明我没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事”,“他一定会因此非常讨厌我,不再信任、喜欢我了”;
(3)求助者可能存在糟糕之极的不合理理念如:对挫折“反应过分强烈”,觉得被老师呵斥就天塌下来了,并且会因此遭到周围同学的嘲笑。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导致了她的情绪异常。
因此,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
.
整理文本
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助者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及行为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