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何要消費有機農產品和有機
食品的缺點及迷思反駁
(說迷思就有澄清的意義,反駁二字不必了,作為科普的題目:有機農產
品的迷思)
這是我
總評:
1 / 37
1.內容愈多,代表缺乏整理。
2.本文比較有意義的是對於推動有機農業的反思,但是著墨不多可惜。
3. 有多處文字出現在其他同學的報告中,可知同學們…
前言:
至1970年代,由於能源危機發生,各國環保意識、生態保育觀念逐漸覺醒,意識到地球資源有限,環境受到嚴重汙染,生態環境也遭到嚴重破壞,將造成人類的浩劫。如何維護環境品質、與生活水準、及確保後代永續生存空間,逐漸受到世界各國重視。另外,消費者特別關注農產品的健康性與安全性,於是近年來有機農業乃蓬勃發展。(見補充2. 全球有機農業發展)
回溯人類生產的歷史,其實非常長的一段時間,人類並不是使用化學肥料或農藥,而是一邊向大自然學習,取用大自然的資源,一邊運用前人的智慧來耕種的。然而僅僅近半世紀來,人類卻在「糧食增產」的名義下,以追求大幅產量與品質提高之耕作方式,仰賴速效性化學肥料及農業藥劑之使用,無視於大自然的
2 / 37
生態循環運作,立即步上了「化學藥品氾濫」之危險道路,造成土壤性質劣化及危害生態環境之疑慮,結果不但長期而言將影響人類之永續發展,地球幾十億年寶貴的自然生態體系也日益遭受破壞,我們自身安全的飲食生活也受到威脅。
因此人們認為人類唯有再度回到「與大自然共生」的原點,來取得安全的食糧,才是環境和人類永續生存之道。農業雖是一傳統產業,但為人類之重要經濟活動,為維護農業經營之永續性,以及避免人類身體健康受到化學毒物的戕害,先進國家都積極推動有機農法,鼓勵人們消費有機食品。
人 們 為 何 要 消 費 有 機 農 產 品 ? 1.在營養成分方面:
根據美國農業貿易季刊報導指出,有機食品不用人工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及化學肥料,產品較為衛生安全。美國民眾認為,買有機蔬果,除了不必擔心農藥殘留的問題,還可以吃進更多營養,因為不使用農藥及化學肥料,所以可直接食用皮或根的部分,而皮或根的部分往往是具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和營養
3 / 37
素。
另國內研究報告顯示,白米中,磷、鉀、鎂、矽等元素含量以有機法較化學法高,鋅、錳則相反;就新鮮毛豆而言,有機栽培法之產品,其粗纖維、游離糖含量較化學法略高,而胺基態氮、不溶固形物含量則較低。由於有機農產品因全部使用有機質栽培,它所吸收的養分也與一般化學栽培者稍有不同,通常有機農產品的錳含量較低,其它如鋅、銅、鎳等金屬含量有時候也較低。至於有機栽培之水果其糖度、酸度及礦物質含量較高,水分較低,且有顯著差異(真有那麼多的差別,應該說明是誰的報告,甚麼時候的報告?!)。
2.改進空氣品質:
大量化學肥料尤其是氮肥的使用會產生N2O,會破壞大氣中平流層的臭氧層,臭氧層被破壞,紫外線到達地面之量增高,將危及地球上的生物,減少或不使用氮肥可以協助減少N2O形成量。
3.避免土質侵蝕與破壞:
4 / 37
單一作物如連續栽培,其吸收相同養分,會造成土壤中養分快速損失,最後必須仰賴大量的化學肥料補充,這就形成一般栽培法施用化學肥料增加的原因。單一農作物也讓昆蟲較易適應,使得農夫只有更加依賴殺蟲劑,而大部分的昆蟲也因此產生了抗體。而有機栽培法,如採取與豆科植物輪作、間作或輪作綠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結構,恢復地力,並減少病蟲害發生之機率 澳洲環保專家,曾給全球33個國家農人上過課的法蘭西斯藍(Frances Lang),指出今天世界食物的迫切危機:「今天全球農業的關鍵問題,就是土壤的侵蝕與破壞。即使是澳洲,我們到2020年也不能再出口食物了。」而目前美國農業也正面臨有史以來土壤被蝕壞最嚴重的時期。
土壤是有機農耕食物鏈的基礎,有機農業講求混作、間作、輪作,土壤覆蓋比較完全,避免雨水直接沖刷,另外有機栽培法使用有機質增加土壤滲透力及保水力,有效防止土壤沖蝕。有機農耕仍以人力為主,使用人工除草以人力為主,使用人工除草並且使用堆肥及農作物作肥料以取代化學合成肥料來保護土質。台
5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