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不同治疗方案在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对比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不同治疗方案在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中的

疗效对比

叶嘉豪1, 杜绍龙1, 陈浩龙1, 林 强2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7(021)009 【总页数】3

【关键词】踝关节; 骨折; 下胫腓联合; 损伤; 非刚性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常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下胫腓联合作为一种微动连接关节,需要依靠依靠自身弹性和张力维持踝关节稳定[1-2]。下胫腓联合损伤后导致踝关节不稳定,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因此对于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需要手术复位及固定下胫腓联合,从而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目前,临床多采用刚性螺钉固定腓骨、胫骨的三层皮质骨,这种刚性固定常发生松动甚至断裂,影响早期活动[3-4]。本研究对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采用非刚性内固定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本院就诊的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86例。纳入标准: ① 年龄≥16岁; ② 均经确诊为闭合性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 ③ 下胫腓重叠距离≤10 mm; ④ 下胫腓间隙≥6 mm; ⑤ 知情同意。排除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存在骨质疏松、开放骨折和具有手术禁忌者。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 年龄19~79岁,平均(43.5±22.5)岁; 致伤原因:交通伤23例,坠落伤12例,摔

伤8例; AO分型: B1型15例, B2型8例, C1型8例, C2型7例, C3型6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 年龄22~76岁,平均(41.9±21.5)岁; 致伤原因:交通伤25例,坠落伤10例,摔伤8例; AO分型: B1型14例, B2型10例, C1型6例, C2型9例, C3型4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生效后,患肢处于侧卧位,固定后踝及外踝,再仰卧位固定内踝骨折。以AO原则为指导,以后踝、外踝、内踝和下胫腓联合复位固定的手术顺序。内踝骨折复位后以加压螺钉固定,腓骨下段骨折复位后以外踝解剖钢板内固定; 后踝用小“T”形或1/3管型钢板螺钉固定。C形臂透视,确认骨折复位良好。

下胫腓联合分离:观察组于腓骨外侧距离踝关节平面约3 cm处,用直径3.5 mm钻头由后向前25~30 °自腓骨向胫骨钻骨道,做1 cm内侧皮肤切口,引导针将肩喙锁韧带重建钢板扁窄缝合扣的引导线经骨道从腓骨引至胫骨,在腓侧牵拉编织缝线后将缝线打结固定。对照组在踝关节水平间隙上方2~3 cm的腓骨后外侧,采用直径4.5 mm的皮质骨螺钉固定,不予加压。最后,再次行C形臂透视和Hook试验,确认各处骨折复位良好,下胫腓稳定良好。留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术后当天开始预防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组术后6周可负重,对照组术后8~10周去除下胫腓螺钉后可负重。 1.3 评价指标

① 围术期指标: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下胫腓关节固定时操作角度。② 术后1、3、6个月记录2组胫腓间隙(TFCS)参数。③ 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

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进行疗效评价,包括疼痛、功能、行走距离等。优为90~100分,良为75~89分,一般为50~74, 差为<50分。④ 记录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2 结 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操作角度依次为(11.9±2.9) min、(85.6±25.7) mL、(43.5±8.9) °, 对照组依次为(12.5±3.5) min、(89.5±22.6) mL、(28.5±4.5) °, 观察组操作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的TFCS依次为(5.09±1.12)、(4.09±0.85)、(3.45±0.58) mm, 与对照组的(5.13±1.05)、(4.18±0.95)、(3.65±0.65) 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AOFAS评价为优35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为93.02%; 对照组AOFAS评价为优31例,良3例,差9例,优良率为79.07%。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轻度异物反应2例,中度异物反应1例,异位骨化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30%; 对照组发生轻度异物反应6例,中度异物反应3例,异位骨化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9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下胫腓联合前韧带、后韧带、横韧带及胫腓骨间韧带共同组成了下胫腓联合[5-6]。与膝关节内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的功能类似,下胫腓下联合同时具有抗牵拉和分散重力的作用[7]。踝关节骨折后常导致下胫腓下联合的损伤,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踝关节不稳定,严重者可导致踝关节炎的发生[8]。下胫腓联合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在踝关节骨折中常合并不同程度的下胫腓联合损伤,造成踝关节慢性不稳定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下胫腓联合的治疗存在较

不同治疗方案在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对比

不同治疗方案在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叶嘉豪1,杜绍龙1,陈浩龙1,林强2【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7(021)009【总页数】3【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非刚性踝关节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常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下胫腓联合作为一种微动连接关节,需要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v0r77o4jp5nd0e7n2yj9vfqx3d4pq0161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