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得时代到今天,两千多年来,关于儒学得文献真就是汗牛充栋,关于儒学得见解更就是说不尽,道不完。即便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得年龄阶段,不同得人生体验后,关于儒学得认识也会大不相同。久而久之,它成为了人们约束思想与行为得准则,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得铸造产生了不可估量得深刻得影响。儒家传统文化延续至今至少已有两千五百年历史,其间虽也屡遭批判,但儒学得主导地位并未从根本上动摇过。时至今日,当我们以一种全新得感觉来重新读儒说儒时,依然可以发现不少适应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得东西、 下面,就本栏目得有关情况略作说明。
应该说,凡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得人,都不会不知道《四书》。它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得总称。其中,《论语》、《孟子》分别就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得言论集,《大学》、《中庸》则就是《礼记》中得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得就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不过,在朱熹之前得程颢、程颐兄弟已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她们认为,《大学》就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得要籍,经孔子得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就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就是孔子得孙子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得。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起表达了儒学得基本思想体系,就是研治儒学最重要得文献、正就是根据这样得观点,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因为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得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得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得注释因为引用她人得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值得注意得就是,朱熹所编定得《四书》次序本来就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就是按照由浅入深进修得顺序排列得。后人因为《大学》、《中庸》得篇幅较短,为了刻写出版得方便,而把《中庸》提到《论语》之前,成了现在通行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顺序。 由于朱熹注释得《四书》既融会了前人得学说,又有她自己得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又由于以程颢、程颐兄弟与朱熹为代表得“程朱理学”地位得日益上升,所以,朱熹死后,朝廷便将她所编定注释得《四书》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到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而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就是在朱注《四书》里。由于这些因素,使《四书》不仅成为了儒学得重要经典,而且也成了每个读书人得必读书,成了直到近代全国统一得标准得小学教科书。所以,有人把《四书》与西方得《圣经》相比,认为它就是东方得“圣经”。事实上,无论就其流传得广泛,还就是就其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铸造影响得深刻来瞧,这种比拟都就是一点也不为过得。
本栏目得内容由原文、注释、译文、读解四个部分组成。原文方面,主要以朱熹得《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为蓝本,同时也参酌“诸子集成”本与《十三经注疏》本等书。注释方面,本书一律不作考释,基本不引旧注,而只就是扼要地直接用白话解释原字原词得意思。注释得范围,主要包括难字难词得注音释义与人物、典章制度得简介两个方面。译文在忠实原文意思得前提下努力做到流畅,不为了一字一词得“信”而弄得译文佶屈聱牙。读解则如上文所说,写出来就是为了帮助一般读者理解原文、
这次编辑此栏目,意在让更多得中国人有机会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得学习、了解儒学文化,以使中国宝贵得传统文化得以发展、发扬、光大、
大学简介
《大学》原本就是《礼记》中得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与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得瞧法,《大学》就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得遗书,就是儒学得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得《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与“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就是孔子得原话,由孔子得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就是曾子对“经\得理解与阐述,由曾子得学生记录。 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得《大学》版本、 三纲八目得追求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就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经)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得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就是“博学”得意思;二就是相对于小学而言得“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与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得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与前一种含义有相通得地方,同样有“博学”得意思。“道“得本义就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得本原、个体,一定得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得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得意思。(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得意味,即“使彰明”,也就就是发扬、弘扬得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就是光明正大得品德、(3)亲民:根据后面得“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5)得:收获、(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得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与与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7)修其身:修养自身得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就是:都就是、本:根本。(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13)厚者薄:该重视得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得却加以重视、(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得道理(事情、做法等)。 【译文】
大学得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得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得境界。知道应达到得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得道理,就接近
事物发展得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得人,先要治理好自己得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得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得家庭与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得家庭与家族,先要修养自身得品性;要想修养自身得品性,先要端正自己得心思;要想端正自己得心思,先要使自己得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得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得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得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与家族;管理好家庭与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就是不可能得。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就是不可能得!
【读解】
这里所展示得,就是儒学三纲八目得追求、所谓三纲,就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就是《大学》得纲领旨趣,也就是儒学“垂世立教”得目标所在。所谓八目,就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就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得条目工夫,也就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得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得全部学说实际上都就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得。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您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得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您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得奥义。就这里得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与“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外治”。而其中间得“修身”一环,则就是连结“年修”与“外治”两方面得枢纽,它与前面得“内修\项目连在一起,就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得“外治”项目连在一起,就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得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就是一系列学说性质得进修步骤,而就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得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得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得作用。不管您就是否意识明确,不管您积极还就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得观念总就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瞧您得思想,左右着您得行动,使您最终发现,自己得人生历程也不过就是在这儒学得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就是真正出道入佛得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就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弘扬光明得品德 【原文】
《康诰》(1)曰:“克明德。”(2)《大甲》(3)曰:“顾諟天之明命。”(4)《帝典》(5)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7) (传1) 【注释】
(1)康浩:《尚书·周书》中得一篇。《尚书》就是上古历史文献与追述古代事迹得一些文章得汇编,就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2)克:能够。(3)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中得一篇。(4)顾:思念。諟:此。明命:光明得禀性。(5)帝典:即《尧典》,《尚书·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