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B. 进入信息过剩的时代,互相粘贴带来新闻的趋同倾向,容易造成受众在海量信息中迷失,网络编辑中的加工与整合思维开始得到强调

C. 对新闻的解读能力也逐步成为衡量网络媒体水准的一个指标,一些网站通过评论、在线访谈及其他与网民互动的方式来加强对新闻内在意义的阐释。 (3)单媒体-多媒体-融媒体:网络新闻手段的丰富

A. 早期的网络新闻主要采用文字形式,图片在很多时候只能以牺牲尺寸与分辨率为代价

B. 随着网络带宽的改善,网络新闻的多媒体化开始受到重视,即一个网站的文字、图片、声音与视频等报道手段,这些手段同样经历了各自为政到互相组合的过程

C. 多媒体融合成为网络新闻报道的一个新的追求,例如网页整合的融合报道、Flash整合的融合报道等。

(4)单向-互动-共动:网络新闻受众观的变化

A. 从单向到互动,是受众观的第一次变革,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交流方式与通道增多,受众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某一个新闻事件或某个问题的态度 B. 受众观的第二次飞跃表现为将互动的关系进一步眼花为“共动”的关系,这意味着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的干预能力也增强了。

2.从单一到多维:网络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

网络媒体发展的一个显著影响,是新闻生产与新闻分发两者的分离。 (1)整合类平台:多源聚合+人工分发

A. 网站作为内容的集成商,将多个媒体的内容聚合在一起,再以编辑的判断为基础进行内容筛选,将媒体的内容二次贩卖给用户,人工判断在内容分发中仍然起主要作用。

B. 评价:这样的平台虽然可以对媒体内容的传播起到放大作用,但基本不会给媒体网站贡献流量。

(2)搜索引擎:多源搜索+算法调度

A. 搜索引擎同样是对广泛的信息来源进行搜索,但搜索结果排序的依据,是算法,这种算法与用户无关,它更多的是对传播者及其内容的一种权重衡量。 B. 评价:搜索引擎虽然自身并不生产内容,但是对于网站流量的调度作用是明显的。

(3)社会化媒体:人际网络+大众传播

A. 在社会化媒体里,由社交网络构成的人际传播渠道成为公共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在这些平台上,媒体内容的再分发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激活的人际传播网络的规模。这样的一种传播模式,也使得信息的筛选机制发生了变化,过去职业媒体人进行的信息“把关”,在社会化媒体中演变为用户的鼠标投票。

B. 评价:很多情况下,多数人的意志不一定指向正确的方向,而炒作、“水军”、自动发帖机器等的干扰,也有可能营造出虚假的信息环境。 (4)个性化推荐平台:个性分析+算法匹配

A. 个性化算法是搜索引擎算法的一个升级,它把个性作为算法中的核心变量,凸显了个人偏好的意义。

B. 评价:个性化算法可能带来如美国学者桑斯坦所说的信息茧房

(Information Cocoons)效应,即人们只听他们选择和能取悦他们的东西。信

息茧房效应会使用户越来越失去对外界环境的全面感知,面对被信息茧房隔离的社会个体,社会整合将变得越来越难。

(5)视频和VR/AR平台:临场体验+社交传播

A. 网络视频直播和VR/AR技术,重新定义了新闻现场。在这些新的新闻现场里,用户可以较少受到传统电视直播中视角的限制,特别是在VR/AR新闻里,人们可以直接“进入”现场并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观察与体验。

B. 在这些平台上,新闻分发会较多借鉴社会化媒体的模式。社交关系对于视频或VR/AR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服务类平台:生活场景+新闻推送

一些原来以生活服务为核心的网络平台也在某些领域里媒体化。服务类平台具有向新闻渠道延伸的可能性的原因是:

A. 具有较大的用户规模和较强的用户黏性; B. 所掌握的用户数据有助于深入理解用户;

C. 服务类平台常常对应着用户的各种场景化应用,可以得到用户更好的认同;D. 更容易将人的社交、物的数据及环境数据结合在一起。

3.从“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变革 (1)Web1.0时代的“大众门户”模式 A. 网站通过内容来聚集用户; B. 网站是传播的控制者;

C. 网站提供的是无差异化服务;

D. 网站内容的传播效果测量手段有限;

E. 整个互联网传播呈现出越来越浓重的“中心化”倾向。整个互联网最终会集中在某几个强势的门户网站上,这些网站就是传播的中心。 (2)Web2.0时代的“个人门户”模式

A. 每一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这些节点既包括个人用户,也包括媒体或其他机构

B. 关系成为传播渠道

C. 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动力 D. 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实现 E. 传播路径易于观测 F. 传播是多层级的

G. 整个传播格局呈现出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局面每一个传播者的起点是相对平等的,普通个体也有可能在平台上形成自己的影响力,但最终网络中还是会出现新的权力中心。

第四节 大变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1.从独立向融合发展的业务形态与生产机制

(1)业务形态变革的初级层面,是传统媒体产品的数字化,例如网站、数字报纸、数字电视、客户端等。

(2)各种媒体的数字化趋向,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媒介融合。

A. 媒介融合的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浦尔教授在《自由的技术》中提出,它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B. 媒介融合的层面一般认为,媒介融合包括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平台与市场融合、机构融合以及产业融合等不同层面。 C. 融合性新闻的两种含义

a) 涉及在一个报道内的多媒体手段融合

b) 涉及各种媒体平台的报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D. 媒介融合的过程,伴随着另一种重要的融合,就是传播者与用户的融合。过去由媒体人垄断的“单边性”内容生产应该转变为有用户参与的“双边性”生产。

E. 从长远目标来看,传统媒体需要实现文化性“转基因”,真正理解与融入新媒体文化。但在受众文化与用户文化并存的时期,传统媒体也需要尊重那些仍停留在受众文化中的群体特别是老年群体的需求与文化特质,减少文化性“数字鸿沟”。

F. 媒体需要提供分众化服务,来增加文化的兼容性。

2.从凝固到游移的价值坐标

(1)新闻价值要素权重的重新赋值

A. 新闻价值要素包括重要性、时新性、显著性、趣味性、接近性等,这些要素在网络时代仍然是成立的。但是,从用户角度来看,他们对这些要素的“权重”的赋值,相对专业媒体的判断,发生了一定的偏移。

B. 网络时代,受众对于新闻价值的衡量及权重的赋值并非凝固不变的,而是处在游移中。这意味着媒体需要不断去认识和理解游移中的受众的价值取向。(2)质量判定坐标的迁移

A. 传统媒体时代,专业媒体垄断着新闻信息传播。但是,对于专业媒体反映社会现实的准确度或干预社会现实的能力的检验,相对困难。

B. 在网络时代,用户对于传统媒体过去的一些业务标准已经不再那么看重,但他们对于专业媒体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准确度或干预社会现实的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媒体自身认定的质量与权威感,在网络的坐标下,往往可能被质疑。

3.从内容到产品、从受众到用户的思维转变

(1)网络产品不仅仅是内容,它还包括接入产品(如接入渠道、接入终端、接入软件等)、关系产品(社交平台)和服务产品。网络产业也不仅是内容产业,网络是一个包含渠道、内容、平台、终端等要素的完整系统,且这些要素是相互支撑的。

(2)将受众“重定向”为用户,不仅意味着要理解用户需求向娱乐、社交、服务等多元需求的拓展,还需要更新对网络用户“消费”行为的认识。只有从消费者与生产者合一的角度来理解从受众向用户的转变,才能真正认识“用户”的特性

4.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体制变革

在过去,不同类型的媒体是相互独立与隔绝的,同一类型的媒体各自为政,而媒体内部,各部门之间也形成了条块分割。但是在网络时代,各种类型的壁垒都会

被打破,开放、合作或融合会成为体制变革的基本取向。 (1)媒体内部的开放与重组 (2)媒体间的开放与合作

(3)传媒业的开放与跨界合作网络时代,传媒业必须对其他产业开放,媒体必须用更开放的心态去寻找产业链条上的合作伙伴,谋求共赢的业务合作乃至融合模式

第五节 重定向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1.移动互联网重新定义大众传播

(1)从黄金时间到碎片时间:移动互联网改变的时间观

A. “黄金时段”的形成与固定终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相关。这是用户行为共性的体现,反过来又变成一种约束用户的媒体惯性。

B.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接触和使用网络的时间是碎片化的。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打破了媒体的惯性,更多地体现了用户的个性与意志。

C. 移动互联网把人们的完整时间切割成碎片时间,人们的注意力被不断分散。同时,基于碎片化时间的行为,也往往带来思考与信息表达的碎片化,这逐渐挑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

(2)从“广播”到LBS:移动互联网改变的空间观 A. 信息消费空间:从“大空间”向“微空间”的演变

a) 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的概念LBS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信网络或外部定位方式(如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

b) LBS技术的意义移动互联网可以向不同位置的人们提供不同的信息和服务。它可以跟踪人们的移动轨迹,理解人们在不同位置的需求,把每一个位置作为向其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重要依据。

c) LBS技术带来的影响以往媒体市场细分时只关注“大空间”,而移动互联网关注的是随时在变化的“微空间”。微空间的坐标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一个重要的自变量,这个自变量发生的变化,即使微小,也可能导致与它相关的“函数”(信息、服务、社区等)发生变化。

B. 新闻生产空间:从“媒体空间”向“现场空间”的迁移

a) 空间的转移移动终端使得出自新闻现场的即时的新闻生产变得更为普遍,基于文字、图片、视频等手段的新闻现场直播成为常态,空间的转移更多地意味着新闻生产时间的高浓缩,以及新闻产品中更多的原生态。

b) 现场空间的新闻生产者更值得关注的是,来自现场空间的新闻生产,并非都出自专业媒体。更多的时候,新闻的直播,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现场目击者等普通人带来的。

c) 空间转移带来的影响这些普通人的直播信息经过社会化媒体实时的传播后,更容易使人们感同身受,使更多的人成为事件的“卷入者”或参与者,这种“卷入”会放大事件的影响力。 (3)场景:移动时空描述的新维度

A. 场景的含义人们对于场景一词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总体来看,场景主要指基于特定时间、空间和行为及心理的环境氛围。

B. 场景时代的五要素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所著的《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指出了与场景时代相关的五种要素: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 C. 场景的分类

a) 共性化场景在一般人群中具有需求共性与行为共性的场景。构成共性化场景的基本要素包括空间与环境、时间、行为共性等。

b) 个性化场景与个人特征和特定情境相关的场景,它的构成要素包括空间情境、用户实时状态与需求、用户生活惯性、社交氛围等。

D. 场景分析的最终目标要提供特定场景下的适配信息或服务。适配意味着,不仅要理解特定场景中的用户,还要能够迅速地找到并推送出与他们需求相适应的内容或服务。

2.大数据驱动媒体生产方式变革 (1)大数据技术的含义及特点

A. 含义一般认为,大数据是基于相当大的量级(这个量级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数据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挖掘与应用的技术 B. 特点

a) 业界通常将大数据的特点归纳为四个“V”,即多样性(Variety)、体量(Volume)、速度(Velocity)、和价值(Value)。大数据意味着多样化的数据来源、巨大的数据量、快速的处理。

b) 而对于大数据的价值,人们的解释角度不尽相同:能够产生巨大价值,但价值密度低,也就是单位数据的价值并不高。

c) IBM网站在对于大数据特点界定时用真实性(Veracity)替代了“价值”。(2)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及新闻业务方向的变革

A. 预测性新闻的增加大量案例表明,通过数据分析,特别是大数据分析,来预测一个事物的变化过程,揭示其发展趋势,是可行的。同时,在人类行为与社会的变化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大数据分析有可能将那些隐藏着的深层关联揭示出来。

B. 深度报道模式的改变目前的深度报道主要依赖于记者们的主观观察。而数据可以更直接、准确地反映全局性的或深层次的状况。如果能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报道的深度将得到有效的提升。

C. 个性化新闻与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每个特定用户提供的数据,来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已成为今天的一些数据新闻的探索方向。LBS技术对于个性化新闻和信息服务也具有重要意义。它采集的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成为个性化新闻与信息服务的依据。同样,物联网的传感装置不仅可以反映全局性的状态,也可以反映某一个特定物体或空间的状况,这也为个性化的新闻或信息服务提供了依据。 (3)大数据提升用户分析水平

相较传统的用户分析方法,大数据在以下三个层面上的分析都有优势。

A. 对于整体用户的全样本、跨平台分析大数据通常可以进行全样本的分析,比传统抽样调查涉及更大规模的研究对象,这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传统的用户分析研究更多地关注孤立的行为,而大数据技术基础上的用户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B.进入信息过剩的时代,互相粘贴带来新闻的趋同倾向,容易造成受众在海量信息中迷失,网络编辑中的加工与整合思维开始得到强调C.对新闻的解读能力也逐步成为衡量网络媒体水准的一个指标,一些网站通过评论、在线访谈及其他与网民互动的方式来加强对新闻内在意义的阐释。(3)单媒体-多媒体-融媒体:网络新闻手段的丰富A.早期的网络新闻主要采用文字形式,图片在很多时候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uz7w1w2bq3sk4u09qt56trx0171wu00ew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