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值养老地产开发热潮, 各大房地产企业、 保险业等纷纷试水养老地产, 但具体到落实层面往往会面临许多实际问题, 例如应当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开发建 设,产品类型和建筑形式应怎样选择等等。
近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于养老地产的开发模式也在不断地研究和探 索,尝试提出了 15 种适应于当前国内市场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 为便于说明, 远 景设计院 将这 15 种开发模式划分为五个类别,分别进行阐述。
第一类:与社区共同建设
在目前国内的养老地产项目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开发形式是建设养老社区, 或依托社区建设各类养老居住产品。 例如专门建设大型养老社区, 在普通社区中 配建养老组团或养老公寓等。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 4 种模式:
模式 1:专门建设综合型养老社区
综合型养老社区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的, 包含养老住宅、 养老公寓、 养老设施 等多种居住类型的居住社区。 社区中除了有为老人提供的居住建筑之外, 还会有 老年活动中 心、康体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配套设施。其开发 主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民营企业,也可以是由政府投资进行建设。
综合型养老 社区的规划设计应考虑老人在居住过程中会不断老化这一因素 ——老人最初入住时可能身体较为健康,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人会逐渐产生护 理需求。因此在开发建 设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设计出相应形式的居住产 品,以满足老人从自理到不能自理各阶段身体状况下的居住需求。 例如当老人健 康自理时,可以居住在一般的养老住宅中 ; 当需要较为全面的护理时,可以选择 入住护理型养老公寓或养老设施。 通常来讲,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 一些较大规模的养老社区会选在城市近 郊或郊外。 此时可以选择低密度的开发形式, 实现与郊外的环境协调。 在规划设 计时,应注意将不同类型的居住产品合理分区, 保证各自的独立性, 避免相互干 扰。开发大规模综合型养老社区时, 可考虑分期建设, 例如先建设自理型养老住 宅和部分服务设施, 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用地, 等到一段时期后, 再建设护理型养 老公寓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等等。
模式 2:新建大型社区的同时开发养老组团
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大型居住区楼盘时, 会考虑划分出一部分区域专 门建设养老组团。 这种开发模式有利于带动企业转向新的客户群, 走产品差异化 路线。养老组团与社区其他组团能够共享配套服务资源, 降低配套设施的建设量。
开发时一方面应注意将老年人的比例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不宜过少也不宜 过多; 另一方面要控制养老组团的规模,尽量划分为一个个小型居住组团,以营 造社区的归属感。
以广东惠州某项目为例,其总用地面积约 2 万亩,总建筑面积 720万平方米, 开发
商从中划出 150亩地进行养老社区建设,计划建设约 18 万平方米的养老住 宅产品。从规划布局来看, 养老社区靠近整体项目的中心商业服务设施布置, 方 便老人到达和使用。 养老住宅楼栋在规划布局时形成多个小型居住组团, 分别针 对自理老人和半自理老人, 其中半护理组团靠近医院和康复中心, 并设置连廊连 接,以满足老人就近医疗的需求。
模式 3:普通社区中配建各类养老产品
据调研, 许多六七十岁、 身体较为健康的老人都会辅助子女照顾下一代, 老 人需要与子女住的近一些。 而为了避免由于生活习惯差异而产生矛盾, 老人和子 女更愿意选 择分开但邻近居住。因此普通社区中配建一些养老居住产品,可满 足老人与子女在同一社区就近居住的需求。 这种“全龄社区”的居住理念能够较 好的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将会是较受欢迎的一种养老居住模式。
普通社区中可配建的老年住宅类型主要有老少户住宅、 老人专用住宅等。 老 少户住宅指同一楼层中相邻或相近的两套住宅, 或者同一单元内上下层相邻的两 套住宅,其中一套为老人居住, 另一套为子女家庭住。 老人专用住宅套型是指将 普通住宅楼栋中的一部分套型进行适老化设计, 例如增加扶手、 满足轮椅通行需 求、考虑护理人 员陪住等。 设计时应注意根据住户的购买力来控制套型总面积, 特别是老年住宅的套型面积不宜过大, 建议以 50~60平方米的一居室、 两居室为 主。这样才能满足老人与子女共同购房的诉求。
普通社区中还可以配建养老公寓,其经营方式大致可分为出租或出售两种。 养老公寓通常为社区中专门的楼栋, 其居住对象既可以是自理老人也可以是需要 护理的老人。在规划设计时,建议将养老公寓靠近小区出入口或社区边沿布置, 一方面人员、车辆(例如救护车 )出入近便,另一方面养老公寓底层可设置对外商 业或公共设施,兼顾对外经营,同时也便于对养老公寓进行单独管理。
模式 4:成熟社区周边插建多功能老年服务设施
据资料显示, 一些城市存在城区老人就近入住养老机构困难的情况。 以北京 市为例, 城六区老年人口总量和比例均高于远郊区县, 老龄化程度严重, 但城六 区的养老床 位数量却低于远郊区县,由此可见城区对于养老设施的需求是十分 迫切的。这些社区往往年代较久,周边配套设施成熟,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然 而社区周边的用地资源比较紧张。 若能在几个社区之间插建养老设施将会是一种 较为有效的开发模式。开发者可考虑利用零散地块新建,或通过对既有建筑 ( 如 旧的诊疗所、 宾馆)的 改建等方式进行建设。 这种开发模式投资相对较少, 易于 复制和实现连锁经营。
此类老年服务设施可为小规模、 多功能、 综合型的设施, 其服务范围往往辐 射周边多个社区,因此具体的功能可根据周边的社区需求进行确定。通常来讲, 除了含有一定的居住功能外,还宜配置老年日托中心、社区医疗站、公共餐厅、 小超市等,并考虑为社区老人提供上门护理、送餐、洗浴等服务。
第二类:与相关设施并设
养老地产项目除了依托社区共同建设外, 还可以与一些其他设施结合, 共同 进行建设, 例如与医疗机构、 商业设施或其他福利设施设置在一起。 此类开发模 式能够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 使养老产品和相关设施实现互惠互利。 常见的开 发模式有以下几种:
模式 5:与医疗机构结合,就近设置养老设施
目前国内一些养老机构希望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使养老设施或养老社 区与医院就近设置、 共同建设。 这种“医养结合”模式的特点在于, 能够将优质 的医疗资源引入养老项目, 从而提升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使老人感到居住在其中 较有安全保障。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医院直接划分出部分闲置床位用于开办养老院, 这样既 能够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又能够满足一些护理程度较重、 普通养老机构无 法收养的老人的养老居住需求。
以日本六甲老年公寓为例, 开发企业将老年公寓与建立了合作关系的医疗机 构邻近设置在一起, 当老人遇到突发疾病时, 医疗机构可以做出迅速反应, 令入 住其中的老年人感到十分安心。
模式 6:养老设施与幼儿园并设
养老设施与幼儿园共同设置是一种较好的模式。 这种模式既能迎合老人愿意 与儿童共同在一起的心理, 又能够将养老设施与幼儿园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 节 约建造和人力成本。 从规划角度来看, 幼儿园在居住区中的配置密度与老年日托 设施较为类似, 若将这类养老机构与幼儿园设置在一起, 则能实现与社区的紧密 结合,从而较好 满足社区养老的服务需求。
在日本,老年设施与幼儿园共同设置的情况比较常见, 其设计形式可以是在 同一栋建筑内的不同楼层,或是分别设在不同楼栋,共用庭院及室外活动场地。 以日本幸朋苑老人院为例, 其建筑首层设置了一所幼儿园。 老人平日可以与儿童 共同开展做手工、 唱歌等活动。 老人在二层的室外平台休息时, 也可以看到儿童 在庭院里玩耍、嬉戏。这种设计方式对于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很有帮助。
随着我国的人口结构向高龄化、 少子化逐渐发展, 一些幼儿园或小学在未来 很可能出现空置,将这些建筑部分改造为养老设施的情况将会逐渐多起来 ( 见模 式 15) 。
模式 7:与教育设施结合,建设养老公寓
与大学等教育设施相结合的养老社区也是很受欢迎的。 目前有很多“高知老 人”在退休后希望能够继续学习、 发挥余热。养老社区、 老年公寓若能靠近大学
设置,并让老人享受一部分教育资源, 则会与他们的需求更加吻合。 这种模式能 够成为养老项目吸引高知老年群体的亮点,从而促进销售
美国拉萨尔村养老社区就将 老年公寓建在一所大学的旁边,老人可以参与 大学课程的学习, 并利用大学的公共设施 (如图书馆 )。在这里入住的老人都具有 高中以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