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走向高考》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习题必修2第4单元第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必修二 第四单元 第四讲

一、选择题

1.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形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D.原始狼群由于食物来源不同,通过自然选择进化成不同的类型 答案 B

解析 由于生活环境、食物的来源不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原始狼群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狼群,而且它们一定都是朝着适应各自的环境方向发展,这正是说明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B错。故本题选B。

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性生殖的出现,使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

B.某种群中BB、Bb和bb基因型个体分别占20%、60%、20%,该种群中B基因频率是50%

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是有害无益的 答案 D

3.(2015·安徽名校联考)在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AA占25%、Aa占50%、aa占25%。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为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列较能正确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比例变化的图是( )

答案 A

解析 开始时基因频率为:A=25%+50%×1/2=50%,a=50%;由于aa个体生活力弱,容易被环境淘汰,所以后代中a基因频率会越来越低,A基因频率会越来越高。

4.(2014·河北广平模拟)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答案 B

解析 基因频率的改变才能说明物种在进化;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Aa自交后代,A的基因频率始终等于a的基因频率;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原因是男性只要有色盲基因就表现患病,而女性必须同时具有两个色盲基因才表现患病,而非色盲基因频率在男女群体中不同。

5.(2015·湖南师大附中联考)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且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一段时间后,若a的基因频率变为95%,由此判断错误的是( )

A.此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 B.该种群所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C.a基因频率的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物种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a的基因频率变为95%,则A的基因频率为5%,说明种群所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但并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的物种,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6.(2014·湖南模拟)某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开展了色盲普查活动,他们先以全校的1800名学生(男女生各一半)作为首批调查对象,结果发现有女性色盲患者3人,男性色盲患者8人,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13人。那么,在该校全体学生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 )

A.7.5% C.15% 答案 D

解析 由于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设相关基因为B(正常)、b(色盲),因此该等位基因的总数为XB+Xb=900×1+900×2=2700(女性每人含两个Xb基因,男性每人含一个Xb基因),色盲基因的总数为Xb=8×1+3×2+13×1=27(女性携带者和男性患者都有一个Xb,而女性患者含两个Xb),从而可推出全体学生色盲基因的频率=(27/2700)×100%=1%。

7.(2014·郑州质检)某动物的基因A和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基因A或基因B的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群体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 )

A.50% C.45% 答案 B

解析 结合题意可知,后代A_bb或aaB_的个体胚胎致死,故后代个体不存在该种基因

B.60% D.40% B.10% D.1%

型。当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的基因型为AaBb,全部存活,当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存活的F2个体基因型有9/10的A_B_与1/10的aabb,在9/10的A_B_中,AA个体占其中的1/3,即3/10,Aa个体占其中的2/3,即6/10,因此,F2个体中AA

Aa

aa=3

6

1,

即AA占30%,Aa占60%,aa占10%,由此可推得F2中A的基因频率=30%(AA)+1/2×60%(Aa)=60%。

8.(2015·大连质检)如表所示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基因A的频率 基因a的频率 1900 0.99 0.01 1910 0.81 0.19 1920 0.64 0.36 1930 0.49 0.51 1940 0.36 0.64 1950 0.25 0.75 1960 0.16 0.84 1970 0.10 0.90 A.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利于该物种适应新环境 C.1970年该种群中Aa基因型的频率为18%

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 答案 C

解析 由表可知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随时间的推移,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小,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利于该物种适应新环境;该种群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的条件,故1970年Aa基因型的频率不是18%;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

9.(2015·安庆质检)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或显性基因不利时,对应的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就会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不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为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时的曲线 B.自然选择作用于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 C.该种群将因基因频率的改变而进化为新的物种 D.生物体内有害的显性基因一般少于隐性基因 答案 C

解析 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其仅对隐性纯合子起作用,对杂合子不起作用,但当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时,其对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均起作用,则甲、乙分别为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时和对隐性基因不利时的曲线;生物体内有害的显性基因一般少于隐性基因;生物对环境是否适应是一种性状表现,自然选择作用于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10.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走向高考》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习题必修2第4单元第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二第四单元第四讲一、选择题1.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形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C.在生存斗争中,捕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uwfg7oz455gf8x599ez10e609m87w01bd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