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常数是多少?并说明在此pH值条件下能否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Mg2+?若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低pH值。(已知lgKMgY=8.7,pH=6时,lgXY(H)=4.8; pH=11时,lg XY(H)=0.7)
/解: lgKMgY?lgKMgY?lgXY(H)?8.7?4.8?3.9<8 在此pH值条件下不能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Mg2+
/lgKMgY?lgKMgY?lgXY(H)?8
/lgKMgY?lgXY(H)?8 lgXY(H)?8.7?8?0.7
能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Mg2+的最低pH值为11
药用分析化学作业2 (第4-6章)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对永停滴定法的叙述错误的是(D) A. 滴定曲线是电流—滴定剂体积的关系图 B. 滴定装置使用双铂电极系统
C. 滴定过程存在可逆电对产生的电解电流的变化 D. 要求滴定剂和待测物至少有一个为氧化还原电对 2. pH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为(A)
A.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 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 C. 内外溶液的H+活度不同 D. 内参比电极不一样
3.在电位滴定中,以ΔE/ΔV—V(E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为(A)
A. 曲线的最大斜率点 B. 曲线最小斜率点 C. 曲线的斜率为零时的点 D. ΔE/ΔV为零时的点
4.电位滴定法中用于确定终点最常用的二次微商法计算滴定终点时,所需要的滴定前后滴定消耗的体积和对应的电动势的数据记录最少不少于(A) A.2 B.3 C.4 D.5 5.在紫外可见光区有吸收的化合物(A) A. CH3—CH2—CH3 B. CH3—CH2OH
C.CH2=CH—CH2—CH=CH2 D. CH3—CH=CH=CH—CH3 6.荧光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B)
A.空心阴极灯 B.氙灯 C.氘灯 D.硅碳棒
7.下列四组数据中,所涉及的红外光谱区包括CH3—CH2—CHO吸收带的是(D) A.3000~2700 cm-1,2400~2100 cm-1,1000~650 cm-1 B.3300~3010 cm-1,1675~1500 cm-1,1475~1300 cm-1 C. 3300~3010 cm-1, 1900~1650 cm-1,1000~650 cm-1 D. 3000~2700 cm-1, 1900~1650 cm-1,1475~1300cm-1
8.用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C) A.外标法 B.内标法 C.归一化法 D.内加法
9.用气液色谱法分离正戊烷和丙酮,得到如下数据:空气保留时间为45 s,正戊烷为2.35 min,丙酮为2.45 min,则相对保留值r2,1为(D) A. 0.96 B. 1.04 C. 0.94 D. 1.06
10.某化合物在正己烷中测得λmax=305 nm,在乙醇中λmax=307 nm,试指出该吸收跃迁类型是(C)
A.n→π* B.n→σ* C. π→π* D. σ→σ*
11.在醇类化合物中,O—H的伸缩振动频率随溶液的浓度增加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原因是(B) A.溶液极性变大 B.形成分子间氢键 C.诱导效应变大 D.场效应增强 12.衡量色谱柱的柱效能指标是(D) A.相对保留值 B.分离度 C.分配比 D.塔板数
13.高效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比较,可忽略纵向扩散相,主要原因是(C) A.柱前压力高 B.流速比气相色谱的快 C.流动相粘度大 D.柱温低
14.在其他条件相同下,若理论塔板数增加一倍,两个临近的分离度将(C) A.减少为原来的
12 B.增加一倍
C.增加2倍 D.增加22倍
15.样品在薄层色谱上展开,10分钟时有Rf值,则20分钟的展开结果是(B) A. Rf值加倍 B. Rf值不变
C.样品移行距离加倍 D. 样品移行距离加倍,但小于2倍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组分的分配系数之比为1:2时,在同一薄层板上,它们Rf值之比为2:1 B.两组分的分配系数之比为1:2时,在同一薄层板上,它们容量因子之比也是1:2 C.两组分的容量因子之比为1:2时,在同一薄层板上,它们Rf值之比为3:2 D.薄层色谱的Rf值,即为样品在展开剂中的停留时间的分数
二、 问答题
1. 简述在等吸收双波长测定法中,选择测定波长λ1与参比波长λ2的方法?
答:根据两待测组分a、b的吸收光谱图,a为待测组分时,可以选择组分a的吸收波长作为测定波长λ2,在这一波长位置作x轴的垂线,此直线与干扰组分b的吸收光谱相交某一点或数点,则选择与这些交点相对应的波长作为参比波长λ1,当λ1有几个波长可供选择时,应当选择待测组分的ΔA尽可能大的波长。 2. 简述玻璃电极的作用原理?
答:玻璃电极膜是由固定的带负电荷的硅酸晶格组成,钠阳离子可以在晶格中移动,内参比溶液及待测溶液中的氢阳离子与膜结构上的钠阳离子经过交换和扩散作用,在玻璃膜的内外表面分别产生内相界电位和外相界电位,当玻璃膜内外表面的结构相同时,整个玻璃膜电
?膜?K??位为:
2.303RTlga外F对于整个玻璃电极而言(电极内参比溶液pH7或pH4的含KCl的缓冲溶液),
??K?2.303RTpHF可见,玻璃电极的电位与待测试液的pH呈线性关系(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3. 红外吸收峰少于或多于振动自由度的原因?
答:红外吸收峰少于振动自由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简并。振动形式不同,振动频率相同,吸收红外线的频率即相同,只能观测到一个吸收峰。
(2)红外非活性振动。化学键的振动过程中不能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因此不会产生吸收峰。
4. 已知结构为Ⅰ或Ⅱ的结构部分红外光谱图如下:哪一个结构与谱图相一致?为什么?
答:结构Ⅱ与谱图相一致,谱图中在3000cm-1以上没有明显的吸收峰,所以应不含机构I的-OH基团,另,在1800 cm-1有一强吸收峰,应为羰基峰。
5. 气相色谱有几种定量方法?各有何特点及适用范围?在什么情况下,定量计算可以不用
校正因子?
答:气相色谱定量方法主要有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内标校正曲线、内标对比法和内加法等。
(1)归一法:需用校正因子。优点是简便、定量结果与进样量无关、操作条件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缺点时必须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能流出色谱柱,而且检测器对它们都
产生信号,该法不能用于微量杂质的含量测定。
(2)外标法:不必用校正因子。分为校正曲线法和外标一点法。外标法不必加内标物,常用于控制分析,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主要取决于进样的准确性和操作条件的稳定程度。 (3)内标法:需要用校正因子。由于操作条件变化而引起的误差都将同时反映在内标物及欲测组分上而得到抵消,所以该法分析结果准确度高,对进样量准确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可测定微量组分。但实际工作中,内标物的选择需花费大量时间,样品的配制也比较繁琐。 (4)内标校正曲线法:不需要校正因子。该法消除了某些操作条件的影响,也不需严格要求进样体积准确。
(5)标准加入法:不需要校正因子。在难以找到合适内标物或色谱图上难以插入内标时可采用该法。 三、 计算题
1. 有一浓度为2.00×10-3 mol/L的有色溶液,在一定吸收波长处,与0.5 cm的吸收池中测得
其吸光度为0.300,如在同一吸收波长处,与相同的吸收池中测得该物质的另一溶液的百分透光率为0.20%,则此溶液的浓度为多少? 解:
2. 下述电池中,溶液的pH=9.18,测得E测得=0.418 V,若换一个未知溶液,测得E电池=0.312
V。计算此未知溶液的pH值。(玻璃电极| H+(cs或cx)||饱和甘汞电极) 解:pH?pHS?
3. 测得某溶液中Mg2+的浓度,用镁离子选择性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在25.0 ml的未知试液
中,测得电池的电动势为0.445 V,再加入5.00 ml 1.2×10-2 mol/L Mg2+标准溶液,测得
?A??cl?A1c1?A2c2A1?lg(0.20%)?c1??1.8?10?2mol/LA20.3c2??E0.312?0.48?9.18??7.38 0.059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