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藤县禤洲, 梅花桩上的舞狮
作者:林涵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2019年第07期
有一种千年民间艺术文化,是利用纸张、竹子、羊毛及布料扎成类似狮子的模型,南方称之为“南狮”或“醒狮”,模仿狮子而舞动,称为舞狮。
在广西藤县禤洲码头,每天船来船往,离家、靠岸,家乡和远方都在岸上。那些舞狮少年已经成长,十几个春秋的舞狮运动生涯,他们无数次从这个码头落船出去比赛,又无数次从这个码头载誉而归。 舞狮文化 千年传承
在中国,狮子与老虎不同,它并非土生土长而是进口的。狮子原来生长在非洲与亚洲的伊朗、印度一带,传说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安息国(今伊朗)国王赠献狮子给汉章帝,从此狮子便从异国他乡来到中国。
狮子在中国被喻为瑞兽,在历史建筑物中,我们经常看到门前、门上、檐角上有狮子的造型雕刻守护,神态万千,威武庄严。
在南方,有一种千年民间艺术文化,是利用纸张、竹子、羊毛及布料扎成类似狮子的模型,南方称之为“南狮”或“醒狮”,模仿狮子而舞动,称为舞狮。舞狮在南方的两广地区、港澳以及海外华人区都非常流行。南狮文化非常讲究,非常注重礼仪,南狮的狮头在狮艺界内人士眼中是非常神圣的,一头新的南狮启动前,必须进行参花挂红、点眼开光拜神仪式。 说起舞狮,不得不提广西藤县。藤县是传统南派舞狮的发源地之一,该县位于浔江和北流河的交汇处,是古代中原通往雷州半岛、海南岛、交趾国的交通要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在县城龙母庙前仍存有唐代文物“蛇身狮头”石雕两尊。藤县舞狮的历史与其有着深厚的联系。 藤县的舞龙舞狮兴起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藤县舞狮达到鼎盛时期。2007年,藤县狮舞技艺列入自治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5月,国务院公布、文化部颁布藤县狮舞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4年藤县禤洲狮队在马来西亚世界狮王争霸赛中,以最高技术最高难度技惊四座,勇夺冠军和“世界狮王”“东方狮王”的称号。
关于藤县舞狮的历史渊源有一种说法:传说古代藤县山区出现了一头怪兽,每逢年尾岁末出现,到处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乡农不堪其苦。后来,人们想了个办法,用竹篾扎成许多狮子。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奋舞,怪兽惊恐万状,掉头就跑。从此,当地乡民认为狮子有镇妖驱邪之功,有吉祥之兆,都希望狮子能到家门前舞动一番,以消除灾害,预报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