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课同步课时训练

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迅速,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下列属于中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品种有( )

A.水稻、玉米 B.水稻、粟 C.小麦、水稻 D.玉米、粟 2、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不断总结生产经验,促进生产的发展。下列农耕方式按照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3、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4、宋代广大农户积极投资购买耕牛,即使没有能力购买耕牛的,也采用租赁的方式租借耕牛进行农业生产。对于产牛较少的地区,宋高宗下诏“:京西、淮南贩买耕牛,与免税三年”。这反映出宋代 ( ) A.政府拥有雄厚经济实力 C.畜牧业呈现商品化趋势

B.社会普遍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D.社会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5、劳动工具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尺度。以下古代中国生产工具的共同点是( )

A.都说明汉代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自然力水平提高

C.都能较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的不断完善

6、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 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

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D.都经历了几个朝代B.都反映了人们利用

7、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该变化说明( ) 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

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

8、下面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主要农书简表。该表可以说明( )

农书名 作者 地区 主要内容 《宝坻劝农书》 袁黄 天津宝坻 包括天时、地利、田制、播种、耕治、灌溉、粪壤、占验等八篇 《农桑经》 蒲松龄 山东淄博 蚕桑 《梭山农谱》 刘应棠 江西奉新 记叙了从种到收的水稻生产全部过程 《三农记》 张宗法 四川什邡 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 《浦泖农咨》 姜皋 上海松江 水稻栽培管理的技术和经验 《马首农言》 祁隽藻 山西寿阳 包括地势气候、种植、农器、农谚、占验、五谷病、粮价物价、水利、畜牧、备荒、织事、杂说等14篇 《农言著实》 杨秀元 陕西三原 关中旱塬地区农业生产技术 A.农耕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B.政府推广使水稻种植遍及东西南北 C.传承了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传统 D.农业呈现出东西部均衡发展的态势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下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材料二 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应分为三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农田水利工程统计结果如下:前期(618-714年)65项,中期(715-820年)59项,后期(821-907年)33项,还有8项时间不详。前期,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北、河南、河东、关内四道有46项,南方仅有19项,其中位于成都平原的剑南道就占有9项,长江以南只有8项。中期,江淮地区进入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期,淮南道和江南道共计25项。唐玄宗时期,有“天下”即“以江淮为命”之说。后期,北方只兴修了5项农田水利工程,相比前期的46项,数量骤然下降,而江南道则有19项。 材料二 晚清以来,内忧外患逐步加深,加之中国又进入历史上第四大灾害群发期,遂致我国的灾荒相形之下更为频繁和严重,其中又以水旱灾害最为突出。当时,国人有感于“世界潮流之所趋,咸聚而讲求新学”。据统计,1912年至1925年,全国共出现44个学术团体。鉴于水利界专家分散于各行政系统,1928年,有识之士希望组织中国水利工程师协会,但直到1931年4月,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才得以正式成立。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作为民国时期的水利科学社团,不仅促进了我国水利行政的统一与水利立法的实现,还提出了有关江、河、

湖、塘整治的建议。但是,由于受种种历史条件的制约,该会拟定的部分江河治理计划未能付诸宪施,但其阐述的科学治水理念为后世所承继。

---摘编自曾宪足《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与水利的现代化:1931-1948)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

第一课同步课时训练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迅速,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下列属于中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品种有()A.水稻、玉米B.水稻、粟C.小麦、水稻D.玉米、粟2、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不断总结生产经验,促进生产的发展。下列农耕方式按照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uhbx92mza1xkfw968ko77t6k14pg601b7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