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语文21 特色专项训练(二十一) 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实用类+诗歌+名句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特色专项训练(二十一) 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实用类+诗歌+名句

(时间:45分钟,分数:4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在硝烟弥漫的抗日烽火中,文学担负起唤起民众爱国意识、实现民族救亡的使命,文学界掀起了以________为主题的文学浪潮。1945年,马烽、西戎参加了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根据会上________的民兵英勇战斗事迹,写出章回体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小说以康家寨的抗战故事________整个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战情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的真实写照。

A.救死扶伤 宣扬 影射 B.救死扶伤 宣称 折射 C.救亡图存 宣扬 折射 D.救亡图存 宣称 影射

2.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男儿何不带吴钩 C.长江万里白如练

B.千树万树梨花开 D.疑是银河落九天

3.“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下列诗句与咏赞“四君子”无关的一项是(3分)( ) A.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C.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D.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 C.⑤⑥③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 D.⑤⑥③④②①

二、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7题。 材料一:

庙会的季节性特征,主要是指庙会的时间界限非常鲜明。庙会一般集中在春季,农历正、二、三月最多,尤其是正月庙会最为繁密。这是由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春耕季节在整个农业生产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北方农村的耕作以春天为始居多,庙会就自然成为耕作的准备。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因素使带有神秘色彩的庙会祭祀活动在春天繁盛,人们的愿望和担忧等心理因素,在庙会中化为具体的形式。庙会在初一和十五前后为最多,最长的如淮阳人祖庙会,从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为期长达一个月。较短的只有一天,一般的庙会在三天左右。另外,庙会的日期还以著名历史人物、传说人物的生日、忌日为高潮。一般来说,夏收、秋收季节没有庙会,即使有,也只是小型的一天就结束的“小满会”之类的庙会。这种季节性体现出庙会与农耕联系的特点。

(摘编自高有鹏《狂欢季节——庙会中的信仰与生活》)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张萍《明清陕西庙会市场研究》)

【注】 以上统计为清末民初澄城县一年中61个村镇举办的198天的定期庙会统计。 材料三:

庙会中使用的各种服装、道具等象征物品反映的对“官方符号系统”的嘲弄,是庙会狂欢精神的一大表现。这种借神灵之力以反传统的做法,在城隍庙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城隍出巡的队伍行列中,往往开始都是銮驾仪仗、三班六房的书吏衙役,然后才是各种杂耍舞队。前面有铜锣开道,扮演者高举“回避”“肃静”大牌,还有旌旗伞盖,完全模仿现实中地方官员的排场。在福建的神道出巡活动中,如果省城隍路遇瘟部尚书,城隍的神位要停在路边,尚书的神位则在路中央,代表城隍的香头要趋前三叩,表示接驾来迟,罪该万死,请求恕罪。代表尚书的香头则挺胸凸肚,抚慰告诫一番。这种做法突破了传统的等级限制,人们扮演着现实生活中距离极为遥远的角色;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他们不能超越或反抗这种“官方符号系统”,而只是在“应用”,并不是在摧毁。正如克劳克所说,这些东西“有时允许被用来对文化的既定秩序进行挑战,但通常其结果则是维护这一既定秩序”。

(摘自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

庙会与民间社会》)

材料四:

来自原始宗教的庙会的狂欢精神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经历了世俗化或从“娱神”到“娱人”的变化,在这一变化中,庙会狂欢的调节器作用十分明显:远古社会宰牲以谢神,变成庙会游神期间的大吃大喝,满足久违了的食欲需要;原始的歌舞仪式和群众狂欢,变成后代的各种集体娱乐形式,以满足压抑已久的声色本能;伦理道德对男女、服饰、举止、交往的诸多限制,也在宗教信仰的借口下被冲破……可以说,在文明社会的大背景下,理性活动,特别是被扭曲了的理性活动,需要非理性的活动加以调节,非理性的形式中可以潜涵着一种理性的目的。如果辩证地看,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理性”约束其实很大程度上倒是非理性的,甚至是非“人性”的,而表现形式上的非理性行为倒有很大的理性意义。

(来源同材料三)

5.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庙会狂欢”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庙会的狂欢精神就是指在庙会中使用象征物品对“官方符号系统”进行嘲弄。 B.城隍庙会的狂欢活动既应用了“官方符号系统”,又突破该系统的等级限制。 C.经历了世俗化后,庙会狂欢开始发挥调节器的作用,满足人们压抑已久的欲望。 D.庙会的狂欢精神经历了世俗化的转变,冲破文明社会的各种限制,足见其非理性。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庙会主要在初一和十五前后举办,期限长短不一,高潮通常发生在著名历史人物和传说人物的生日或忌日。

B.清末民初澄城县2月至4月高频率地举办庙会,反映了农业社会人们一直以来的对于耕种的祈愿,或者说担忧。

C.城隍出巡的队伍行列完全模仿现实中地方官员的排场,是庙会活动对现实“官方符号系统”讽刺的一种表现。

D.人们在世俗化的庙会活动中大吃大喝、集体娱乐,借“娱神”的名义实现“娱人”的目的,使压抑已久的理性诉求得以满足。

7.当今社会哪些活动具有庙会式狂欢精神?请举一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 三、古代诗歌鉴赏(10分)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王清惠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辗关山月。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注】 ①王清惠:宫中昭仪(女官)。南宋灭亡后,作俘北上。途经北宋时的都城汴京夷山驿站,遂在驿站墙壁上题写本词。②太液:原皇宫太液池。③姮娥:即嫦娥。

(1)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哪个词语可看作“旧时颜色”的具体描绘?(5分) 答: (2)“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句,除了化用《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之外,还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分析。(5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9.(2019·南京高三期中)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节选)》] (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4)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6)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7)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8)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特色专项训练(二十一)

1.解析:选C。“救亡图存”指拯救国家或民族的危亡,谋求生存。“救死扶伤”指救活将死的,照顾受伤的。“宣扬”指广泛宣传,使大家知道;传布。“宣称”指公开地用语言、文字表示;声称。“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间接反映出来。“影射”指借甲指乙;暗指(某人某事)。

2.解析:选A。A项是借代,其他是比喻。

3.解析:选A。A.出自羊士谔的《郡中即事》,根据“红衣落尽”“叶上秋光”“白露寒”可知,咏赞的是荷花。B.出自林逋的《山园小梅》,根据“疏影”“暗香”可知,咏赞的是梅花。C.出自朱淑真的《黄花》,根据“抱香”“舞秋风”可知,咏赞的是菊花。D.出自徐庭筠

的《咏竹》,根据“先有节”可知,咏赞的是竹。

4.解析:选B。作答本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与所给的供排句,明确语段是讲述“理性经济人”关于利己主义的假设在互联网平台上发生的变化。然后分析供排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④句中的“不再”与②句中的“不再”照应,④与②具有并列关系,且④应在②前;两个“不再”后面的内容与①句中“反而”领起的内容形成转折。因而三者的语序应该是④②①,从而排除A、C两项。观察剩下的三个句子,⑤句“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直接领起④②①,③句与横线前的语句形成转折,③应排在首位,故排除D项。答案选择B。

5.解析:选B。A项,以偏概全,材料三中说的是“庙会中使用的各种服装、道具等象征物品反映的对‘官方符号系统’的嘲弄,是庙会狂欢精神的一大表现”,强调的是“庙会狂欢精神的一大表现”。C项,“经历了世俗化后,庙会狂欢开始发挥调节器的作用”错误,材料四中说的是“经历了世俗化或从‘娱神’到‘娱人’的变化,在这一变化中,庙会狂欢的调节器作用十分明显”,由此可知,经历的变化包括“世俗化”或“从‘娱神’到‘娱人’的变化”,同时文中说的是“调节器作用十分明显”,并非“开始”。D项,“冲破文明社会的各种限制,足见其非理性”错误,材料四中说的是“庙会狂欢的调节器作用十分明显”“非理性的形式中可以潜涵着一种理性的目的”,只是“调节”,并非“冲破”,并且庙会狂欢潜涵着理性的目的。故选B。

6.解析:选D。D项,“借‘娱神’的名义实现‘娱人’的目的,使压抑已久的理性诉求得以满足”错误,从材料四来看,文中说的是“从‘娱神’到‘娱人’的变化”“在文明社会的大背景下,理性活动,特别是被扭曲了的理性活动,需要非理性的活动加以调节,非理性的形式中可以潜涵着一种理性的目的”,由此可知,“庙会活动中大吃大喝、集体娱乐”只是非理性的活动,而其中潜涵着的是理性的目的,并非借助“娱神”的名义来实现“娱人”的目的。故选D。

7.解析:从材料四来看,“在这一变化中,庙会狂欢的调节器作用十分明显……可以说,在文明社会的大背景下,理性活动,特别是被扭曲了的理性活动,需要非理性的活动加以调节,非理性的形式中可以潜涵着一种理性的目的。如果辩证地看,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理性’约束其实很大程度上倒是非理性的,甚至是非‘人性’的,而表现形式上的非理性行为倒有很大的理性意义”,由此可知,庙会式狂欢精神表现为纵欲的、粗放的、显示人的自然本性的行为方式,它颠覆了人们日常的生活态度、理念等,同时它又具有调节器的作用;明确了“庙会式狂欢精神”之后,再联系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活动具有这些特点,如“双十一”、狂欢节、足球赛、篮球赛等,接着就要结合庙会式狂欢的特点分析这些活动,分析出这些活动中的狂欢精神和调节作用等。

答案:①狂欢节、选秀节目、足球赛、“双十一”购物节等活动。

②示例1:“双十一”购物节,人们疯狂购物,甚至透支消费,颠覆了传统“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消费理念。它又是调节器:较多的购物折扣,释放了平日被压抑的购物欲,一定程

度上满足了物质需求。

示例2:当下,不少人热衷于“抖音”等短视频社交软件,这就具有狂欢精神:各种人、各种视频、各种评价充斥其间,似乎充满了非理性的“狂欢”;背后却潜涵着追求个性、自由、平等的理性目的。

8.(1)①曾记得,忽一声。②晕潮莲脸。

(2)①借代,以“鼙鼓”代指元军。②夸张,以“忽一声”便招致“繁华歇”的可悲结局,凸显南宋灭亡的迅速;“揭天”,指鼙鼓声似乎是把天这个盖子都要掀开了,渲染元军的浩大声势。③双关,“繁华歇”表面上是指太液池中的荷花凋谢,实际上指繁华生活、逸乐时代的结束。

9.(1)朝菌不知晦朔 (2)举匏尊以相属 (3)夙兴夜寐 (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清荣峻茂 (6)角声满天秋色里 (7)静影沉璧 (8)吟鞭东指即天涯

高考语文21 特色专项训练(二十一) 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实用类+诗歌+名句

特色专项训练(二十一)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实用类+诗歌+名句(时间:45分钟,分数:4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硝烟弥漫的抗日烽火中,文学担负起唤起民众爱国意识、实现民族救亡的使命,文学界掀起了以________为主题的文学浪潮。1945年,马烽、西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uh913r8z99bpag891bi6tck19hpxv003j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