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小说《红楼梦》选段批读
吴卫东
刘姥姥谢了,遂携着板儿绕至后门上。只见门上歇着些生意担子,也有卖吃的,也有卖玩耍物件的,闹吵吵三二十个孩子在那里厮闹。(寥寥几笔,就把荣国府后门街面的热闹写了出来,写一群孩子,为下文刘姥姥问路预埋了伏笔。)刘姥姥便拉住一个道:“我问哥儿一声,有个周大娘可在家么?”孩子们道:“那个周大娘?我们这里周大娘有三个呢,还有两位周奶奶,不知是那一行当上的?”刘姥姥道:“他是太太的陪房。”孩子道:“这个容易,你跟我来。”说着,引着刘姥姥进了后院,至一院墙边,指与刘姥姥道:“这就是他家。”又叫道:“周大妈,有个老奶奶来找你呢。”
周瑞家的在内忙迎了出来,问:“是那位?”刘姥姥忙迎上来问道:“好呀?周嫂子。”周瑞家的认了半日,方笑道:“刘姥姥,你好呀!你说这几年不见,我就忘了。请家里坐。” (周瑞家的和刘姥姥的相会,作者在“迎”前面都用了一个“忙”修饰,刘姥姥的问话是一个倒装句;周瑞家的认了半天后,笑着打招呼,用了一个正常的句式。这里鲜活地透视了人物的不同心理:周瑞家的热情、好客;刘姥姥惶恐、喜悦。)刘姥姥一面走,一面笑说道:“你老是‘贵人多忘事’了,那里还记得我们?”说着,来至房中。周瑞家的命雇的小丫头倒上茶来吃着。周瑞家的又问:“板儿倒长了这么大了!”又问些别后闲话,又问刘姥姥:“今日是路过,还是特来的?”刘姥姥便说:“原是特来瞧瞧你嫂子,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对于周瑞家的问话,刘姥姥不直接说此行的真正目的,而是拐弯抹角地绕开了,先说特来瞧瞧周瑞家的,让周瑞家的听起来很舒服,接着用了两个假设句式,表明了刘姥姥对是否能见到姑太太王夫人的忐忑不安。刘姥姥虽是一个农村老太婆,但也很善于措辞,张弛有度,进退有余,表达得十分合理、得体。)周瑞家的说:“但只一件,姥姥有所不知,我们这里不比五年前了,如今太太不大理事,都是琏二奶奶当家了。你道琏二奶奶是谁?就是太太内侄女儿,大舅老爷的女儿,小名凤哥的。”
刘姥姥因说:“这位凤姑娘,今年大还不过二十岁罢了,就这等有本事,当这样的家,可是难得的。”周瑞家的听了道:“我的姥姥,告诉不得你呢。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回来你见了就知道了。——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了些。”说着,小丫头回来说:“老太太屋里已摆完了饭了,二奶奶在太太屋里呢。”(王熙凤出场前,运用侧面描写、对比和夸张等手法,突出了王熙凤的雷厉风行、富有心计、能说会道。激发了刘姥姥的期待,此为一折。)
周瑞家的听了,连忙起身催着刘姥姥:“快走。这一下来他吃饭是空儿,咱们先等着去吧。若迟一步,回事的人也多了,就难说话。再歇了中觉,越发没了时候了。”说着一齐下了炕,整顿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随着周瑞家的,逶迤往贾琏的住宅来。先至倒厅,周瑞家的将刘姥姥安插在那里略等一等,自己先过影壁,走进了院门,知凤姐未出来,先找着凤姐的一个心腹通房大丫头名唤平儿的;周瑞家的先将刘姥姥起初来历说明,又说:“今日大老远的特来请安。当日太太是常会的,今日不可不见,所以我带了他进来。等奶奶下来,我细细回明,谅奶奶想也不责我莽撞的。”(王熙凤出场前,借助周瑞家的和平儿的对话、刘姥姥对板儿的交代等等继续侧面描写王熙凤,表现她理家的不凡、忙碌和威严,以及封建大家庭的规矩,作者依然在激发刘姥姥的期待。此又为一折。)
平儿听了,便作了个主意:“叫他们进来,先在这里坐着就是了。”周瑞家的方出去领了他们进来。上了正房台阶,小丫头打起猩红毡帘,才入堂屋,只闻一阵香扑了脸来,竟不辨是何气味,身子如在云端里一般。满屋中之物都是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晕目眩;刘姥姥此时
点头咂嘴念佛而已。(先是通过嗅觉、视觉相结合,接着通过刘姥姥“咂嘴念佛”的神态,正面、侧面交错运用,描写了堂屋里不俗、豪华的陈设。)于是引他到东边这间屋里,乃是贾琏的大女儿睡觉之所。平儿站在炕沿边,打量了刘姥姥两眼,只得问个好,让了座。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月貌的,便当是凤姐儿了。才要称姑奶奶,只见周瑞家的说:“他是平姑娘。”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叫他“周大娘”,方知不过是个有体面的丫头。(王熙凤出场前,刘姥姥差点把平儿认作王熙凤,戏剧性的一幕,妙趣横生,既继续写刘姥姥的期待,又表现了刘姥姥的可爱。此为三折。)于是让刘姥姥和板儿上了炕,平儿和周瑞家的对面坐在炕沿上,小丫头们倒上茶来吃了。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东西?有甚用处呢?”正呆时,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铜磬一般,倒吓了一跳,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刘姥姥没有见过世面,对于挂钟这样一种不是普通家庭用得上的计时器具,当然不明何物,感到好奇,这里作者运用神态、心理描写等手法进行刻画,和上文差点误认的情节相得益彰,让读者读出了盎然的趣味。)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一齐乱跑, 说:“奶奶下来了。”平儿与周瑞家的忙起身说:“姥姥只管坐,等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迎出去了。(王熙凤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出场了,“一齐乱跑”“忙起身”“迎出去了”等词语,同样是侧面描写,可见王熙凤地位、影响在贾府的确非同一般,更可见等级森严。)
刘姥姥只屏声侧耳默候。只听远远有人笑声,有一二十妇人,衣裙窸窣,渐入堂屋,往那边屋内去了。又见两三个妇人,都捧着大漆捧盒,进这边来等候。听得那边说道:“摆饭”,渐渐的人才散出去,只有伺候端菜几个人。半日鸦雀不闻。忽见二人抬了一张炕桌来,放在这边炕上,桌上碗盘摆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板儿一见了便吵着要肉吃,刘姥姥一巴掌打了他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点面结合,描写了摆饭的场面,给人感觉是何等的气魄!板儿吵着要吃肉,刘姥姥的一巴掌,小孩子的天真,不谙世事,刘姥姥在小孩子面前的威严,都刻画得惟妙惟肖。)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刘姥姥会意,于是带着板儿下炕,至堂屋中,周瑞家的又和他咕唧了一会,方蹭到这边屋内。
凤姐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有人似的。”刘姥姥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了这里,没的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看着也不象。”凤姐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个穷官儿,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说着,又问周瑞家的:“回了太太了没有?周瑞家的道:“如今等奶奶的示下。”凤姐道:“你去瞧瞧,要是有人有事就罢,得闲儿,就回,看怎么说。”周瑞家的答应去了。(这是王熙凤和刘姥姥第一次正面对话,凤姐的两笑,一下子缓和了气氛,抓住了刘姥姥的心,拉近了和刘姥姥的感情距离;刘姥姥也道出了家道的艰难,同时暗示了刘姥姥此行的目的。凤姐接下来的一问和周瑞家的一答,凤姐的权威跃然纸上。)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了几句闲话时,就有家下许多媳妇儿管事的来 回话。平儿回了,凤姐道:“我这里陪客呢,晚上再来回。若有很要紧的,你就带进来现办。”平儿出去,一会进来说:“我问了,没什么要紧事,我就叫他们散了。”凤姐点头。只见周瑞家的回来,向凤姐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一样的。多谢费心想着。自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周瑞家的提示刘姥姥来这儿有什么尽管可以和凤姐说,但刘姥姥这个时候爱起了面子,还是坚持说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但这不是刘姥姥的真实想法,周瑞家的才递眼色给刘姥姥,不要遮遮掩掩,有什么就直
接和凤姐说了。)
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未语先飞红”的神态和“忍耻”的心理,特别是一个老者,“未语”居然先“飞红”,极其形象地表现了刘姥姥内心的矛盾:想说又羞于说。)刚说到这里,只听二门上小厮们回说:“东府里小大爷进来了。”凤姐忙止道:“不必说了。”一面便问:“你蓉大爷在那里呢?”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轻裘宝带,美服华冠。刘姥姥此时坐不是,立不是,藏没处藏。凤姐笑道:“你只管坐着,这是我侄儿。”刘姥姥方扭扭捏捏在炕沿上坐了。(刘姥姥刚要想说,贾蓉的到来,打断了她的话,真亏作者的巧妙匠心;面对贾蓉,“坐不是,立不是”“扭扭捏捏”等词语又极其生动地刻画了刘姥姥局促不安等复杂心理。)
这刘姥姥身心方安,便说道:“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天气又冷了,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爹在家怎么教你的?打发咱们作什么的?只顾吃果子呢。”(妙在偏偏不让刘姥姥说,刘姥姥偏偏又推着板儿让板儿说,板儿偏偏又是个小孩子,只顾吃东西,又怎会说?最终刘姥姥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想法还是被聪明的凤姐领悟了,可谓尺水兴波,跌宕起伏。)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因问周瑞家的:“这姥姥不知可用了早饭没有?”刘姥姥忙说道:“一早就往这里赶咧,那里还有吃饭的工夫咧?”凤姐忙命:“快传饭来。”
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馔来,摆在东边屋内,过来带了刘姥姥和板儿过去吃饭。凤姐说道:“周姐姐, 好生让着些儿,我不能陪了。”于是过东边房里来。凤姐又叫过周瑞家的去道:“方才回了太太,说了些什么?”周瑞家的道:“太太说:‘他们家原不是一家子,不过因出一姓,当年又与太老爷在一处做官,因连了宗的。这几年不大走动。当时他们来了,却也没空过的;今来瞧瞧我们,也是他的好意,也不可简慢了他。便有什么话说,叫奶奶裁度着就是了。’”凤姐听了说道:“我说呢,既是一家子,我如何连影儿也不知道!”
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眉开眼笑道:“我们也知道艰难的。但俗语道‘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大些’,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笑而不睬,叫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串钱来,都送至刘姥姥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改日无事,只管来逛逛,方是亲戚们的意思。天也晚了,不虚留你们了,到家里该问好的都问个好儿。”一面说,一面就站了起来。(这里细致地刻画了刘姥姥拿到银子前后不同的心理,由“突突的”到“眉开眼笑”,虽觉得不好意思,但又用“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大些”这一俗语,既安慰自己,又是取悦于对方。二十两银子和一串钱,不仅成功地度过了寒冬,而且攀上了一门富亲戚。)
(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有删改)
写作借鉴:
1.要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记叙文写作离不开写人,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都要把人物写活,写出活生生的这一个。这时,就应该调用多种描写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就是其一。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为、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描写主人公,从出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还未出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选段中对王熙凤的描写就是典范,出场前,周瑞家的向刘姥姥的多次介绍,小丫头子们“一齐乱跑”等等是侧面描写,与出场后的正面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没有出场的王夫人则纯粹是侧面描写了。
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收到以少胜
多的功效。要注意的是,侧面描写要适当,因为毕竟是辅助手段,并且要与正面描写相结合。
2.要写出事件的波澜。记叙文也离不开写事,写事最怕平铺直叙,一览无余,“文似看山不喜平”,说的就是叙事要有点波澜,要有点“看头”,这也是高考考场记叙文拿到高分的一个重要因素。选段中,刘姥姥此行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要得到贾府的接济以便渡过难关。但作者就是不让刘姥姥一开始就说出这样的用意,而是欲说还休,尤其是才要说出,却被王熙凤侄儿贾蓉的到来打断了,刘姥姥让板儿去说,小孩子能说什么?可谓处理之妙,趣味横生。王熙凤的出场,同样是一波三折,吊足了读者的胃口,也不断激发着刘姥姥的期待,以致于差点误认平儿为凤姐,真是精彩之至。要写出事件的波澜,需要熟练运用一些“兴波”的方法,如,扣人心弦的悬念法,节外生枝的误会法,出奇制胜的巧合法,烘云托月的铺垫法,以及出人意料的陡转法等等,选段就运用了误会法、铺垫法等等,读起来很有情味。
(作者系江苏省高邮中学高级教师)